•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7

千年小猴妖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2021答案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柔情似水9999

已采纳

【例题详解1】 1.关于社工必备能力,选你认为最重要的一个讲?(2021年05月22日宁波市镇海区社工面试题目) 【审题分析】 1.角色/身份:社工 2.题干中的情境/任务:选一个最重要的社工必备能力 3.目标:选出最重要的必备能力,并分析选择原因,最后结合自身谈谈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 【主要测评要素】 综合分析能力·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参考解析】 我认为作为社工最重要的一个必备能力是社会交往能力,也就是沟通协调能力。具体我是这么理解的: 第一,社会交往能力是完成日益艰巨复杂的社会工作的任务的保障。现代的社会工作对象逐渐扩展到广泛的有着不同需求的社会大众,受助对象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行业。能够与不同职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生活方式的对象都达到有效的沟通,是社会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第二,社会交往能力是指能察觉他人情绪和问题,有效地站在对方角度理解他人且善于同他人进行交际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帮助受助人,更好的帮他分析问题,综合考虑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三,解决受助者问题的前提是打破对方的顾虑,有效的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让其能将自己的问题主动进行输出且主动寻求社工帮助,而能实现这一目的的能力需要社会交往能力,一个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具有破冰和走进对方的作用,同时社交能力还包含情商的作用,具有高情商能将分析转换成更易让人接受的方式去给予他人帮助。 最后,社会交往能力是开展所有工作的前提,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人,而更好地开展工作需要社交能力,不具备社交能力无法很好地与人相处。比如社区工作需要进行资源调配,需要发动居民,全面负责社区工作的组织、管理、协 调,而这就需要具备社会交往能力来加强社区之间和社区各社会组织、团体之间的沟通。社会工作者是否具有较好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其能否在社区顺利地开展工作有着决定作用。因此,与不同的受助对象的交往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从其讲述的内容、言谈的方式,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传达的信息来准确地把握对方叙述的内涵,同时进行态度与情感的互动,用亲和力建立更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合作关系。 我深知,社区工作者,不仅仅是只需要社会交往能力,还需要专业能力、强大的心理素质等。在我踏入到工作中,我会以优秀社区工作者为工作榜样,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让自己在工作的岗位上能够更好开展社工工作。 【延伸拓展】 社工需要哪些能力? 1、沟通能力。 社工的服务对象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行业。与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能够达到有效的沟通,是社工必备的能力。 例如,与不同的服务对象交往中,如何从其讲述的内容,准确把握叙述的内涵,与服务对象进行态度和情感的互动,建立更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合作关系是否更好开展工作的关键。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决定一名社工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所达到的高度。社会工作专业性很强,涉及面比较广,我们不仅仅需要具备自己服务群体的“专科”能力,更要具备作为一名社工应具备的通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全科”能力。 3、强大的心理素质。 社会工作是一个需要承受压力的职业,它需要社工时刻坚守助人自助的理念,社工要长期体验和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问题,我们更多的是与各种“不幸”打交道,需要感同身受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长年累月下来很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职业倦怠。

社会工作者2021答案

200 评论(14)

江小赖007

一、单项选择题

1.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在介入阶段可能采取的主要介入类型是()。

A.直接介入

B.间接介入

C.综合介入

D.交叉介入

【答案】C

【解析】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社会工作将介入焦点放在:第一,增强个人生活适应能力;第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这种从人与环境两个环节进行介入的策略构成了直接实务和间接实务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介入行动。因此,答案选C。

2.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进行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这种评估类型属于()。

A.过程评估

B.工作评估

C.行动评估

D.结果评估

【答案】D

【解析】结果评估是在工作过程的最终阶段作出的评估,包括目标结果和理想结果两个部分。

3.结案阶段,服务对象不愿承认已到结案期,避免讨论关于结案的话题,表现为不准时参加与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会谈。会谈时心不在焉等。服务对象对结案产生的这种负面情绪反应称为()。

A.否认

B.倒退

C.愤怒

D.抱怨

【答案】A

【解析】常见的服务对象负面反应有:(1)否认;(2)倒退;(3)依赖;(4)抱怨;(5)愤怒;(6)讨价还价;(7)忧郁。其中,题干描述的是“否认”的表现。因此,答案为A。

4.收养服务是依据法律通过正常手续确立抚养关系的一种方式,下列不属于收养服务对象的是()。

A.无人抚养的弃婴

B.未婚妈妈无力或不愿抚养的子女

C.因战乱、生病或意外事件所导致破碎家庭的儿童

D.在家庭中被虐待的儿童

【答案】D

5.社会工作一直强调人与环境的关系,在青少年成长的微观、中观、宏观的环境中,()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大的。

A.同辈群体

B.家庭

C.学校

D.社会

【答案】B

6.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是()。

A.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

B.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

C.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

D.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

【答案】A

【解析】考查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由于企业独特的经济属性,企业社会工作具有以下特点:(1)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2)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福利权益;(3)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4)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策略。

7.目前政府推行的公民行为规范的教育多属于()。

A.发展式教育

B.控制式教育

C.补偿式教育

D.指导性教育

【答案】B

【解析】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目前政府推行的公民行为规范的教育多属控制式教育,例如通过一些宣传标语告知居民不应乱扔垃圾、不吸毒、不应在公共场所吸烟等。

8.通过事先设计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参与服务(活动)后的满意度是哪一种成效评估的方法?()

A.定性评估法

B.定量评估法

C.问卷法

D.调查法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定量评估法的概念。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成效评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可以采取定量的方法;二是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

9.为糖尿病患者组织的病友互动小组——“糖友乐”。针对直肠癌患者组织的病友互助小组——“爱康乐”等属于()。

A.患者小组

B.医生与患者小组

C.自助小组

D.患者家属小组

【答案】A

10.“接案”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A.协商

B.熟悉

C.参与

D.接受

【答案】D

【解析】“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通过沟通达成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协议的整个助人过程的开始。

13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