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6

奶油花生AAA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知识点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史瑞克0111

已采纳

第二节小组工作的主要模式小组工作实施模型由科伊尔和罗斯曼最早进行研究,他们将小组工作模型区分为三大模型,即社会目标模型、治疗模型和交互模型(互惠模型),认为这些模型受到小组工作历史经验的影响。一、互动模式又称交互模型和互惠模型。由施瓦茨创立,此模型的助人过程中的焦点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强调过程、使能和订约的品质。(1)理论基础系统论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佩恩,每个个体都处于系统中,人生活的系统包括3类,即非正式系统或自然系统,如家庭、朋友、同事等;正式系统,如社区、机构;社会系统,如医院、学校。(2)场域理论:(fieldtheory)是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借用了19世纪的物理学关于场的概念,威尔从哲学的观点阐明物理学的场域理论,而推演到社会现象。心理学的场域论由勒温创立,基本假设是“人类行为是个人与其环境的函数”,即生活空间论,场域的函数公式为:B=f(lifespace)=f(PE)个人行为由个人的内在(P)和个人所在的社会环境(E)所决定。个人内在包括遗传、能力、人格、健康、信仰、价值等,社会情境则指他人的存在或缺席、个人目标的阻力、社区态度等。布迪厄发展和完善了场域论,他在批判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局限性基础上,从关系论出发,提出了一种关系论的思考方式,场域中位置与位置的相互关系,来理解人类行为。场域论几个重要概念:(1)生活空间(lifespace):指个体所经验的主观环境,所有的心理事件,包括思考、行动、梦想都是生活空间的函数,人与环境是互相关联的。(2)此时此地(hereandnow):场域论认为任何心理事件都受到现在的生活空间的影响,同时认为过去的经验只能对现在的行为产生间接的影响,而不能起决定作用。强调此时此刻的重要性。(3)紧张体系(tensionsystem):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需求会使人产生一种为解决的紧张体系,当任务完成的时候,紧张体系也相应的消失,这个任务也将被忘记。符号互动论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内容是:(1)人类行为是在互动中运用符号产生的。(2)个人经由与他人互动而人性化。人类行为、人性、自我、心灵等都是人类互动的产物。(3)人类社会是人们互动的产物,任何组织都是一个架构,在这个架构中,社会行动得以发生。(4)人类在积极的塑造自己的行为,人类有选择行为的自由和能力2、特点(1)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产生社会归属感,形成相互支持;(2)成员在小组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3)社工扮演中介者和使能者角色3、工作原则透过对成员需求共同性的思考,工协助案主增强目标;通过澄清小组成员所期望的,订立明确的契约;工应该是诚恳的、直接的,以接避免压制知识与效力的。二、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又称过程模式,以关注人的社会功能的恢复,预防人的社会功能缺失,发展人的社会功能为目标。基本假设是人有钱能自我实现,能够意识到他人价值,能够意识到小组的情景,评估小组情景,并在小组中采取行动。1、特点(1)目标是促进小组成员和小组的共同成长(2)小组成员通过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3)社工扮演协调者和使能者角色2、工作原则(1)发展成员的认知,形成小组共识(2)建立小组目标,形成小组动力(3)激发小组成员的潜能,增强小组成员能力此部分的知识重点:1、互动模式、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以书为准,单选、多选)2、互动模式、发展模式的特点(多选)3、互动模式、发展模式的工作原则(多选)

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知识点

197 评论(13)

maggie13050

导语: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包括了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等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复习引导

本章主要介绍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社会环境的含义和特点,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人们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特征及面对的主要问题。根据往年的真题分析以及新修订的考试大纲,考生应重点理解和掌握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社会环境的构成要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以及人生不同阶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章往年出题情况:2008年单选5题、多选2题;2009年单选7题、多选2题;2010年单选6题、多选1题;2011年单选4题、多选1题:2012年单选5题、多选1题;2013年、2014年及2015年单选均为6题、多选均为1题。

考点一:人类需要的层次和类型

本考点是本章历年考题相对集中的内容。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4年都出过考题。从考法来看,既有直接考理论内容的,也有考理论比较的,还有考理论应用的。本考点要求考生把握人类需要的层次,区分人类需要的类型。

1.人类需要的含义

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它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

2.人类需要的层次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依次构成需要的层次。

①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

②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

③归属与爱的需要。a.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b.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④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又有些不同的理论。阿尔德弗尔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

①生存需要(E)。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要。这实际上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②关系的需要(R)。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它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感情上的需要和一部分尊重需要。

③成长的需要(G)。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使个人得到满足。这相当于马斯洛理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尊重的需要。

(3)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的需要理论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认为人类存在共同的、客观的需要,他们把人类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中介需要。

①基本需要。基本需要包括身体健康和自主两个方面。

②中介需要。中介需要是指那些在所有文化中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人的自主的产品、服务、活动和关系的特性。

3.人类需要的类型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按起源来划分。人类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生理性需要反映了人们对延续和发展自己的生命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们在生理性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特有的需要。它是在维持人们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从内容的角度来划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需要是指个体对物质的需要,如衣、食、住、行和日常用品。

精神需要是指人对自己的智力、道德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条件的需要。

(3)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人的需要可分为生存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

生存性需要是指维持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如阳光、空气、水、食物等。

发展性需要是人们平等、自由地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条件,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17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