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1

青青园中葵me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参加社会工作者培训的初心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妮子125940

已采纳

今天刚给学院写完个稿子,初稿记录如下: 社工学子风采|江盼盼: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江盼盼,女,中共党员,中级社工师。2010年进入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辅修英语专业并获得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在校期间曾担任校学代会主任、华理广播站播音员等,积极参加校内外社团活动,本科毕业时被评为优秀毕业生。2014年保送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习,在MSW学习期间,两次前往香港参加社会工作实习共计半年左右。此外,在上海东方社会组织与服务评估中心、上海星雨家庭服务中心、上海赋启青年发展中心等机构也进行了社会工作实习。2017年1月毕业后加入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工作,现担任基金会副秘书长一职。专业选择: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说起“社会工作”专业的选择,其实还有这样一段插曲。高中毕业那年要选学校和专业,我一眼看中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的专业,但是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两个专业的选择上有些纠结,当时自己对这些专业都了解不多,便咨询了一位学姐。学姐给我的推荐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当时她也没有说原因,我也没有问,就这样凭着迷之相信选择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四年间,在专业学习之余我特别热衷参与学生组织、社团活动等,也认识了不少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伙伴,从与她们的日常交往中感受到“社会工作”专业非常有趣有意义,不仅有理论的学习,还有丰富的课外实践,还有机会到香港实习,于是深埋在心底那颗四年前就想过选择“社会工作”专业的种子,又悄悄地发芽了。我选择了保送本校“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在正式读研前还有幸参与了范斌老师担任专家督导、在云南边境地区开展的儿童福利项目,两次前往云南开展调研,那是我开启社会工作专业学习之旅的初体验。兜兜转转四年,在学习了社会保障之后又学习“社会工作”,也许正验证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吧!专业实习:你走过的每一步其实都算数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至今回忆起来都是非常充实有趣的,还记得在王瑞鸿老师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课上陷入的伦理选择困境,那是价值观悄然转变的开始;在朱眉华老师的《社会工作实务》学习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参与了学校承办的“亚洲区家庭研究联盟第四届研讨会”,直接锻炼了组织大型会议的能力;蔡屹老师的社工实习课里一个又一个的实训任务挑战都在带我们一步一步接近未来的工作,记得当时我所在的小组选择调研了解“基金会行业”,没想到毕业后我就进入了一家基金会工作。 你不知道哪一节课程、哪一次实习,就会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产生影响。正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里所说,只有回顾的时候才会把过去的经历都串联起来。回顾学习社会工作专业后的每一段实习,真的有很多的细节都被串联起来了。比如大四毕业那年暑假我在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做了两个月的实习,主要担任青少年夏令营的营长、教练,让我积累了一些青少年服务以及开展营队活动的经验,工作后我在所负责的儿童公益项目里也加入了成长营的活动,受助儿童的反馈都非常好;研究生期间在导师机构参与一些项目评估的协助工作,让我了解了项目的专业评估如何开展,工作后在所负责的项目里也开展了不少针对项目本身和针对合作组织的评估工作;在香港的实习让我认识了一群极具使命感的社会工作者,深切感受到专业价值观的内化,在我毕业后在杭工作的四年时间里,香港实习机构的老师们还有两次到访杭州专程来基金会看我,特别感动!基金会还联合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组织过一次浙港两地社会工作交流活动。 能联系起来的例子数不胜数,更有趣的经历是,我能进入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工作,也是缘于在上海星雨家庭服务中心实习期间,因举办家长读书会共读《非暴力沟通》,而后我又参加了相关工作坊认识了一位在杭州公益圈里的老师,她得知我毕业后到杭州工作,正值她在基金会担任督导,所督导的项目正在招募项目主管,便推荐了我,从此开启了我在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的工作之旅。 正如社会工作专业相信人的改变一般,你也要相信,在专业学习与实践的道理上,你走过的每一步,其实都算数。 公益慈善:专业化之路道阻且长 早在2015年,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健刚阐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其中包括了“民间化、组织化和专业化”,他提出:“随着公益市场化的到来,政府不断简政放权,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公益慈善事业中来,慈善事业会进一步民间化;另一方面,随着政策越来越开放,有更多的公益慈善组织注册成立,公益慈善组织的数量不断上升。在民间化和组织化的过程中,有要求公益慈善组织不断提高效率,才能赢得更多的公信力,这就自然而然走向专业化的道路。” 毕业后我在浙江省公益慈善行业中从业四年有余,所见所闻与此也大体契合,只是深有体会的是,专业化的过程道阻且长。在更广大的县域地区,基层社会组织数量足够多,但专业人员配备、专业化发展意识和能力提升,都有很大的空间,很多组织仍无专职工作人员,很难开展专业化的服务,更难以获得政府、企业及社会多方可持续的支持。非常欣喜的是,总是听到有咱们华理多位老师在浙江的金华、温州、嘉兴、湖州等地区或提供督导培训、或设立机构、或开设相关继续教育课程,多种形式的赋能无不在支持着浙江地区的公益慈善行业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则未来可期。专业社会工作的普及推广,能有效促进公益慈善组织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可以考虑直接或间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如加入公益慈善组织工作,或为公益慈善组织提供专业服务等,让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能嵌入公益项目当中,让专业理念渗透到公益慈善领域,从而助力公益慈善更精准地发现和解决社会问题。这条路也许很漫长,但只要坚持前行,美好的未来就值得期待! 社会工作:融入公益慈善的教育和实践 进入基金会工作后一个很强烈的感受是,需要提升格局、打开思路。在基金会这样的平台,我们开展项目不仅需要考虑项目的深度,项目执行是否规范,是否能专业、有效地为受助对象带来改变等,也要考虑项目的高度和广度,如何契合宏观政策、如何形成规模化影响力、如何整合社会力量等,这些都是在过往的学习中较少涉猎和具体实践的。在基金会工作期间,浙江省内多个高校也在基金会建立实训基地,实习内容多会要求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但基金会作为平台型、枢纽型机构,很少直接开展服务,更多是筹资、宣传、运维及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如何为未来需要进入像基金会这样的公益慈善组织工作的同学储备所需要的、更具有针对性的能力,帮助其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公益慈善行业,是学校与机构可以共同探讨的话题。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和各位老师多年来的培育和指导,毕业后深感作为华理社工学生的骄傲和幸福,骄傲的是不管在哪里都能见到华理社工老师们的身影和足迹,幸福的是无论毕业多少年、在哪里,只要需要,都能联系到老师、师兄师姐和同学们,或被鼓励、或被支持、或被帮助。借此机会特别感谢王瑞鸿、范斌、朱眉华、黄锐、童雪红等多位老师,他们都曾为我在基金会的工作和项目开展提供过无私的帮助和指导,让我在很多个也曾迷茫、混乱和不知所措的时刻获得力量、坚定方向。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后面还有一句话,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借用社工华理公众号上这句“让社会工作连接大众与慈善,让每一个人坚守着爱与温暖”来做结尾再合适不过,因为这也是我们最值得坚守的初心。

参加社会工作者培训的初心

235 评论(10)

每天只睡4小时

希赛为您整理:要想做好一名合格的社工,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品格、责任心、勇敢、善良、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过硬、坚持原则、善于发掘并整合社会资源、寻求社会支持系统。认可社工的价值理念,自己要喜欢这个职业,才能做个好社工。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社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想做一名合格的社工,需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为这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做社工光有人格魅力是不够的,怎样做好一个合格的社工需要探讨的问题有很多很多。面对一个收入如此微薄且正在发展中的职业时如果没有爱心、激情、热情、没有动力、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做不好的。新时代的社区与以前的居委会已今非昔比,随着政府工作重心的下沉,社区正在不断承接政府延伸下来的工作,出现“千条线万条线,汇成社区一根针”的局面,社区作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作用和地位非同一般。从社区的发展历程中,它折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同时期的发展道路,展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和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作为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作为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它的工作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中国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需要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社区要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需要社区细致的工作,完善的服务,为老百姓创造和谐、温馨、便利的居住环境,开创社区为民服务新天地,把社区建设成为凝聚人心、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理的阵地,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使社区能够成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乐园、青少年欢乐学习的课堂、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优的阵地、困难人群提供优厚保障的家园。同样,毋庸质疑,新形式和新时代下,社区工作内涵更深、要求更高。我们作为新形式下的社区工作者,要始终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身工作好坏的标准,我们要以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总之,社区的工作平凡而又琐碎,可它又与居民的生活联系最密切,实践中,我们深深感觉到,把党的温暖送到社区居民的心坎上,责任之重大,正是秉承“居民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我们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居民的工作。

176 评论(9)

gracesea123

一名合格的社工,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品格、责任心、勇敢、善良、表达能力强、沟通能力过硬、坚持原则、善于发掘并整合社会资源、寻求社会支持系统。认可社工的价值理念,自己要喜欢这个职业,才能做个好社工。

1、需要具备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因为这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2、新时代的社区与以前的居委会已今非昔比,随着政府工作重心的下沉,社区正在不断承接政府延伸下来的工作,出现“千条线万条线,汇成社区一根针”的局面,社区作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桥梁”,作用和地位非同一般。

3、社区作为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作为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它的工作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党的十七大指出,现阶段,中国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需要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

4、社区要夯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需要社区细致的工作,完善的服务,为老百姓创造和谐、温馨、便利的居住环境,开创社区为民服务新天地,把社区建设成为凝聚人心、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理的阵地,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使社区能够成为老年人颐养天年的乐园、青少年欢乐学习的课堂、失业人员解除后顾之优的阵地、困难人群提供优厚保障的家园。

5、我们作为新形式下的社区工作者,要始终将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自身工作好坏的标准,我们要以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

325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