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liduruixue
这三科以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为主,无论是不是考这一科,都请把书先通读一遍,因为社会工作实务的案例分析(方案设计)题说白了就是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核心是要用社会工作的方法。所以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这科很重要,基本上占总复习时间的50-60%,实务要和能力一起复习,可以串插进行。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一共有三个科目,分别是《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要求考生在两年内通过3个科目的考试,就可以顺利拿到证书了。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通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在备考过程中,教材是根本,是考试的依据,万变不离其宗,学通学透教材是考试过关的基础和保障。因此考生应系统地通读一遍教材。这里强调对教材的通读,是要突出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
准确把握文字背后的复杂含义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能够从整体上对应考科目的基础知识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建议考生最好可以结合老师的精讲班课程一起学习,效果更佳。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相对于其他科目的考试,更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要结合练习题进行理解记忆,在实例练习的基础上牢记知识重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考试
蜡笔小新新XU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
社会政策的调整
(一)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
社会政策调整是指基于一定的原因对社会政策作出修订、改革或终止的行动与过程。它的意义在于: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废除政策,而是通过调整使其连续,使对象能更好适应;
(2)促进政策不断完善:通过调整是政策更趋完善,避免各种重大的损失;
(3)保证政策有序运行:通过调整使社会政策各要素之间,各种社会政策之间更好地衔接,从而保障有序运行。
2、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目标不适当或高或低; 总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已经达到或部分达到,以追求更高的目标、目标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其运行效率太低而进行调整;
(2)政府方面的原因:执政党和政府负责人的变化而产生的调整;
(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 (政策对象、利益群众和普通民众)对社会政策所持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3、层次
(1)修订:指在技术层面上作局部的修改,不改变基本框架;例如社会养老保险遇到资金亏损时而采取的提高保额、推迟退休财政予以补贴等措施而调整;
(2)改革:对基本框架作出带有根本性的改变,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政策的调整属于此类;
(3)终止:完成使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负面影响太大三种情况才会被终止。
4、 内容
(1)政策目标:目标太高、太低或过于分散就必须进行调整;
(2)政策方案:运行成本太高,运行条件过于苛刻;
(3)政策效率:某些社会政策的效力范围失当
janjan3344
中级社工难度相度更大:
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个科目
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3个科目。
从考试科目上来看,中级社工考试比初级社工多了一科《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初级的两门门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而中级是在初级的基础上进行加深拓展,侧重点在于考察考生们的综合能力和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中级社工题型设置相对更复杂:
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除了上述客观题型外, 还有案例分析题、方案设计题,这就对考生们的实际应用要求比较高,考试难度加大。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