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40

hj黄小兔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工资是财政发吗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赵家小燕儿

已采纳

社工补贴又财政发出。你好!根据你贴文所反映的情况,答复如下:1、根据《中共衢州市委 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加快四省边际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衢委发〔2012〕25 号)精神,对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资格的机关干部,当地财政分别给予每人一次性 2000 元、5000 元的奖励。2、对考出社工证的社区干部,各县(市、区)有相关规定,给予每月一定的津贴。其他人员不在此范围内。 3、对于一次性奖励,由市人才办统筹安排,目前企业和自由职业者不在奖励范围之内。奖励的解释权在市人才办,如你还有关于奖励方面的疑问,具体可市人才办咨询。联系了民政局的慈善和社工科,据该科负责人介绍,根据《社会工本人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该规定适用于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推动实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津贴制度,对获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的社区工本人而言,将给予初级每月不低于100元,中级每月不低于150元,高级每月不低于260元的津贴。如果是社区工作以外的其他用人单位人员取得了该资格证书,将依照本单位自行决定是否发放该津贴。有补贴。社会工本人属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职业,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国家新职业,并于同年7月1日作为第九批新职业正式向社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并收编入国家职业大典。社会工本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每年安排两次鉴定考试,社会工本人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制定并统一颁布的《社会工本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多考一个证,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阅历,并且是对自己能力的一个肯定。例如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都有专门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都称之为社工。【扩展资料】社工证分两种,分别是《社会工本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社会工本人职业水平证书》。1、社会工本人属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职业,2004年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确定国家新职业,并于同年7月1日作为第九批新职业正式向社会颁布国家职业标准,并收编入国家职业大典。2、社会工本人职业水平考试是民政部和人社部共同组织的,旨在专业化、职业化社工队伍。一般都是每年6月组织考试,在本省的人力资源网站上报名(具体参照本省的网站),社工报名条件要求很严。

社会工作者工资是财政发吗

252 评论(9)

基斯颠奴86

企业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而且还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探亲假、婚丧假和实行计划生育的优待等福利。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从事社会工作是一项非常崇高和体面的工作,报酬也很不错。社会工作者的工资在全国不是统一标准的,其中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由于社工事业得到政府重视,部分费用由财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5000-8000左右。其他城市,例如杭州、武汉等地,工资一般在3000-5000左右,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社会工作者工资待遇还不算太高,不过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社会工作这个行业就业前景以及发展潜力是非常巨大的。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可以说,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的面极其广泛,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专家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公民将慢慢形成社工意识,而政府也将随之出台配套政策。社会工作,这个新兴的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有社会工作者证书能够从事的工作比较多,主要有:公务员岗位、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相关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岗位、民间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工作者能做以下几种工作:1、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发展便民利民社区服务,完善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和弱势群体服务网络,开展群众性社会互助活动,帮助失业人员就业;2、协助政府做好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维护社会治安和流动人口管理,开展劳动教养人员教育活动,调解民间纠纷;3、做好社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发展社区卫生事业,开展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4、维护社区成员的合法权益,对社区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对社区燃气、卫生、供水、供电、供热等公共服务和物业管理进行监督和评价。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212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