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1

不计较的心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的理想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uanshanneko

已采纳

浅谈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导语:社会工作学科将与专业发展相适应,进一步朝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这突出地表现于社会工作的研究和实施方面。社会主义国家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理论,从该国的特点出发,开展了多方面的实际的社会工作及其应用研究,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应用性和学术性相统一的特征。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是近些年城镇社区工作者考试当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因此需要各位考生多加重视。

一般而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充分体现了热爱人类、服务人类、促进公平、维护正义和改善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理想追求,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

三秦出版社的官方教材当中将这些价值观概括为对服务对象的接纳、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个别化原则、对服务对象的知情同意与自我决定、注重服务对象的保密的原则。

首先,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对服务对象的接纳指的是把服务对象当做是服务活动当中的重要伙伴,从内心接受服务对象的价值观念、信仰、行为等。这里需要各位同学注意接纳并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宽容。

其次,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尊重指的是社会工作者重视服务对象的基本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保证服务对象能够公平的获得社会工作的服务和其他社会资源。

第三,注重个别化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的价值差异,以及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

第四,知情同意与自我决定

知情同意: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自身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注意这里的措辞是主导作用。

自我决定: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们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由社会工作者代替服务对象做决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当然如果出现了非常紧急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服务对象进行决定,但是事后必须履行一定的程序,进行必要的存档和备案以便查看。

最后,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者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威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这里注意是在一般情况下,如果在特殊情况下比如司法判案或者刑事侦查活动中需要社会工作者配合相关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这里分为两种情况。

(一)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的相关保护措施。

(二)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已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

社会工作者的理想

298 评论(14)

丁锋8934

社会工作核心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 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从专业使命看, 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十三五”时期,我国社会工作立足民生改善新需求,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

一个定位。明确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要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予以推进。根据不同地区、行业和领域的特点,分类确定社会工作发展的速度、力度、内容与方式。

两个融入。一方面,继续率先促进社会工作融入民政事业发展大局,突出为民解困的实效。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社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相结合,加快推动教育、卫生、公安、司法、信访、扶贫等部门在本系统、本领域积极发展社会工作。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制度设计与政策落地相统一,逐步形成纵向衔接、横向配套、成熟定型的社会工作制度体系。二是坚持壮大队伍和深化服务相协调。三是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相结合,加快健全符合中国国情、反映时代要求、与国际接轨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服务民生传递温暖

238 评论(13)

niftynifty

中原焦点团队  张海萍  高级四期  山西晋中  坚持分享第1526天  2022年5月4日  周三国际社会工作界把社会工作价值观归纳总结为以下六个方面: (社会层面)1、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服务对象层面)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社会工作者层面)5、待人真诚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社会工作价值观包括基本的实践原则:1接纳、2非评判、3个别化、4保密、5当事人自决。

151 评论(13)

janelin1002

1、收入与财富。工作能够明显有效地改变自己的财务状况,将薪酬作为选择工作的重要依据。工作的目的或动力主要来源于对收入和财富的追求,并以此改善生活质量,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2、兴趣特长。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作为选择职业最重要的因素,能够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可以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得到成就感。在很多时候,会拒绝做自己不喜欢、不擅长的工作。

3、权力地位。有较高的权力欲望,希望能够影响或控制他人,使他人照着自己的意思去行动;认为有较高的权力地位会受到他人尊重,从中可以得到较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4、自由独立。在工作中能有弹性,不想受太多的约束,可以充分掌握自己的时间和行动,自由度高,不想与太多人发生工作关系,既不想治人也不想治于人。

5、自我成长。工作能够给予受培训和锻炼的机会,使自己的经验与阅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得以丰富和提高。

6、自我实现。工作能够提供平台和机会,使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得以全面运用和施展,实现自身价值。

7、人际关系。将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看得非常重要,渴望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甚至被关爱的环境工作。

8、身心健康。工作能够免于危险、过度劳累,免于焦虑、紧张和恐惧,使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受影响。

9、环境舒适。工作环境舒适宜人。

10、工作稳定。工作相对稳定,不必担心经常出现裁员和辞退现象,免于经常奔波找工作。

11、社会需要。能够根据组织和社会的需要响应某一号召,为集体和社会做出贡献。

12、追求新意。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扩展资料

作用

“社会工作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并主要表现在。理论作用与实践作用上。在理论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构成专业社会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确定社会工作专业使命或目标的根据,同时,也是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实践作用上,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通过社会工作专业伦理标准这种形式,社会工作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进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

社会工作价值观影响着社会主体—人的个体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个良好的社会工作价值观能让社会个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升本身的素质,进而影响到他的世界观,他会认为他是社会不可分的部分,有着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对全球各族人民团结维护地球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价值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职业价值观

22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