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0

看i哦飞机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马加爵社会工作者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huaxiaoer

已采纳

马加爵(1981年5月4日—2004年6月17日),男,汉族,广西宾阳人,身高厘米,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户籍地为广西宾阳县宾州镇马二村一队。1996年至1997年在宾州初中读初三,以优异成绩考取省重点宾阳中学;1997年至2000年就读于宾阳中学;1999年至2000年读高三,成绩优异,被预评为“省三好学生”;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被执行死刑。

马加爵社会工作者

98 评论(10)

月野小兔纸

马加爵事件:

马加爵事件为发生于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的一起刑事案件。此案件由于作案者为大学生,出身卑微,手段残忍而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

2004寒假由于要找工作,马加爵没有回家,而邵瑞杰和唐学李早早就返回了学校。案发前几天的某一天,马加爵和邵瑞杰等几个同学在打牌时,邵瑞杰怀疑马加爵出牌作弊,两人发生了争执。其间,邵瑞杰说:“没想到连打牌你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这样的话从邵瑞杰口中说出来,深深地伤害到了马加爵。邵瑞杰和马加爵都来自广西农村,同窗学习、同宿舍生活了4年,马加爵一直十分看重这个好朋友,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邵瑞杰眼中竟然会是这样的评价,而且好朋友龚博居然也是如此。就是这句话使马加爵动了杀邵瑞杰和龚博的念头。

唐学李原本不住校的,一直在校外租民房住,但那几天由于还在假期,宿舍床位普遍空着,唐学李就暂时住进了马加爵和邵瑞杰住的317宿舍。而邵瑞杰那几天经常跑到隔壁宿舍玩,玩晚了有时也就住在隔壁。唐学李的存在成为了马加爵杀邵瑞杰的最大障碍。为排除障碍,2月13日晚,马加爵趁唐学李不备,就用石工锤砸向唐学李的头部,将其砸死后。

14日晚,邵瑞杰上网回来晚了,隔壁宿舍的同学已经休息,他就回到了317室住。就在邵瑞杰洗脚的时候,马加爵用石工锤将邵瑞杰砸死。15日中午,马加爵正在宿舍里处理头夜杀死邵瑞杰时留下的血迹。这时,杨开红来到317宿舍找马加爵打牌,已经杀红了眼的马加爵做贼心虚,一不做二不休,用同样手段夺走了杨开红的性命。当晚,马加爵找到龚博的宿舍,说317室里打牌正三缺一,叫龚博过去打牌。结果,龚博就在当晚惨遭马加爵的毒手。

扩展资料:

罪犯性格:

《中国青年报》2004年03月17日报导《马加爵其人》:

平时看起来就给人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特别是有时候在教室楼道内遇到他,由于楼道光线不好,他就会给人一种阴沉沉的感觉,能吓人一跳。他这人太怪了,没有人敢接近他。

当他在篮球场打球时,如果别人没打好或不小心撞到他一下,他就会翻脸骂人,时间一长,也没人敢跟他一起打球了。

《新闻晨报》2004年03月16日报导《马加爵:一个大学生“屠夫”的成长》:

大家都觉得他心理有问题,每次同别人闹不愉快,他从不反思自己,总认为是别人找他麻烦。后来,大家只能以远离的方式对待他,但绝没有料到他会如此极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加爵

143 评论(15)

初见521125

“马加爵事件”指的是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个人,轰动全国的杀人案件。

2004年2月,云南大学新学期的生活刚刚开始,就被一桩惊天血案打断了。2月23日中午,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6幢317室两名同学感觉宿舍有异味,遂一起打扫卫生,发现了宿舍内一个衣柜被一把梅花牌小锁锁着,柜内有液体流出开带有臭味,于是向学校宿管科值班人员报告。

柜锁撬开后,露出一只人脚,校方立即向昆明市公安局110报警。公安机关在这个宿舍4个储物柜内分别发现了4具男尸。凶手是马加爵,他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4年2月13日晚杀一人,2月14日晚杀一人,2月15日再杀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

2004年3月1日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3月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河西区落网;2004年4月24日被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4年6月17日被依法执行死刑,终年23岁。

扩展资料:

马加爵事件的社会舆论

当时的媒体唯恐天下不乱,很多媒体都表达了同情马加爵的意思,把马加爵描述成一个在农村长大的朴实孩子,受人欺负后,迫不得已去杀同学的。

这刚好迎合了很多人心里的反抗权限心理,那时候社会普遍存在一种质疑权威,底层民众受到压榨的情绪,所以当时的评论上,也有将近一半的人表达了同情马加爵的意思,甚至还有联名求情的。

如今过去多年了,大家的生活逐渐丰富完善,现在那种对权威的叛逆现在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评价,基本就是马加爵就是一个性格封闭古怪的人,跟很多人不和,所以受到排挤。

被马加爵杀的室友都是在大学里很常见的小伙子,其中有2个人其实平日对马加爵还可以,算是够给面子了,可把他们都杀了,即使再换100次室友,他这样的性格照样会收到排挤,他不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只是不断强调自己怎么怎么不容易,别人怎么怎么坏,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这事要给予社会警醒,对于这些性格古怪的人,一定尽早的识别出来,不要指望你跟他谈谈心就能改变,因为他需要砍你一刀才能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加爵

155 评论(8)

小鱼果MM

马加爵事件影响至今,那么马加爵事件究竟在告诫我们什么?

101 评论(9)

dt930014240

2004年2月23日,在云南昆明云南大学北院鼎鑫学生生活区6幢317室男生宿舍内发现一起四人被杀案件,警方在案发现场发现大量喷溅的血迹并提取了一把石工锤。后经检验,警方认定317室即作案现场,被害人均系钝器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死亡时间约一周左右,案发时间初步认定为2月13~15日,作案工具即现场遗留的石工锤。警方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走访和痕迹鉴定工作,专案组确定,该宿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有重大嫌疑。2月23日晚11时,云南省公安厅向全省公安机关发出公安部A级通缉令,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马加爵,男,23岁,汉族,广西人,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现住317室。被杀害的四名大学生分别是:杨开宏,云南红河州人;龚博,陕西人;唐学李,云南怒江人;邵瑞杰,广西梧州人。据老师、学生介绍,马加爵和被害的四名大学生平时关系都不错,五人是同班同学,他们经常在一起活动。2004年3月15日晚19时35分,马加爵在海南三亚被抓获,经警方审讯,他交代了杀人原因,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马加爵供述说:上大学后,他一直有很大的压力,过得不好;同时,总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在背后议论他的一些生活习惯甚至是个人隐私。引起这场连环杀人案件的导火索是:血案发生前几天,马加爵和几个同学打牌,有同学认为马加爵作弊,让马加爵积怨多年的怨气终于爆发,他觉得,他们既然看不起自己,不如杀了他们,惨案终于发生了……2004年4月24日,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马加爵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法院认为:马加爵为报复杀人而进行了一系列周密细致的准备,积极实施犯罪,最终致四人死亡。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犯罪后果特别严重,构成故意杀人罪。法院一审后,马加爵没有提出上诉。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执行死刑。能从心理上分析马加爵的杀人行为吗?从作案过程看,嫌疑人马加爵有明显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称之为“人格异常”,这种人的自我概念有偏差,有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心理,往往具有攻击性和毁灭性,只要一点小事就会激起他不安全的防范心理。这种人在攻击别人时往往想不到结局。马加爵杀完人后,并不是销毁尸体,而是放在卧室内,这明显是不成熟甚至幼稚的人做的“游戏”,从这点可以断定,他是个封闭简单的人,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别人的感受,做事不考虑结果,也就是具有“变态性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缺陷与家庭教育有关,由于成长在农村,马加爵的外部环境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他的个人空间非常狭隘,个人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他对社会、对别人的理解只能从图片、游戏中获得。游戏是一种虚拟的环境,很容易使人隐藏很深的东西被激发出来,马加爵很可能就是受暴力游戏的影响,将杀人也当成一种游戏,当成探索自己的途径,并从中获得满足感。像马加爵这样极端的人只是极少数,但几所高校最近发生的几起自杀案件也暴露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目前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一是学业问题,因为学业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二是人际交往问题,人际交往费用大,一些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往往因此变得孤僻;三是由于家庭不稳定导致的个性问题;四是失恋问题。通过对几起自杀和他杀事件的调查后发现,大学生极端行为往往并不因单一因素引发,而是多样问题集中引起。而这些问题包括:学业竞争、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太大等因素。随着大学生提前进入社会,他们往往发现,自己许多方面比不上别人,于是就产生了不如意、不幸福感。往往文化层次越高,对自己期望越高的人,这种不幸福感越强烈,就越容易走极端。这个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调整心态,而是采取各种自虐或攻击的做法。社会竞争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找工作压力等等,都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的心态和焦虑的心情。

10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