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季节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不同的行业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工作目标是不同的,妇女社会工作者通常都是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那么,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重塑自我,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
(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性别平等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3、最终目标
(1)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3)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个目标层次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关系,不可割裂的,它们显示了解决问题的不同 层面。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
(1)承认妇女的多样性以及与其一起工作的视角的多样性。
(2)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
(4)认识到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
(5)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6)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
(7)将个体与群体联结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互助。
(8)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一)妇女社会工作含义解剖、特点
1、妇女社会工作含义解剖
(1)主要工作对象:妇女。
(2)理论:社会性别视角、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
(3)基础:总结和提炼出的本土妇女工作的实践经验。
(4)工作内容: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满足妇女的社会福利,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
(5)目标:实现性别平等。
2、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每个妇女的情况不同,包括民族、职业、年龄、贫富状况、家庭状况等,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开展服务。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
(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
(4)两性生理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5)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妇女的个人问题是由制度和社会原因导致的)。
(6)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微观)
(1)缓解心理压力、宣泄情绪。
(2)重塑自我,提升自我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中观)
(1)协助重新界定妇女的问题。
(2)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的认同。
(3)建立妇女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孤独感。
3、最终目标(宏观)
(1)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和网络之间的链接。
(3)倡导和建立社会的性别公正、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了解)
(1)承认妇女的多特性。
(2)尊重文性的力量,妇女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3)妇女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4)文性是发展的主体,不是客体。
(5)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
(6)连接社会资源,地加妇女可支配和可选择的资源。
(7)将妇女置于所处的社会情境中,促进有类似经历的女性组成互助小组。
从三方面来理解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轻成员的孤独感。
3、很终目标
重新建构权力关系;建立妇女网络和网络之间的连接;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婚姻和家庭工作
1、关系调适: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
2、单亲母亲:问题、观念、服务体系
二、伤害干预
1、婚姻暴力:特征、干预原则、干预策略
2、卖妇女:危害、综合治理干预
三、流动和留守妇女工作
1、流动妇女:问题现状、倡导服务、回应需求服务
2、留守妇女:问题现状、干预措施
四、生殖健康
1、概念:见教材
2、问题成因:妇女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缺乏对生殖健康权利的认识等
3、干预原则:主体原则、参与原则
4、干预策略:政策倡导、服务策略、检查的制度
五、妇女参政
1、参政形式:权力参与、民主参与
2、推动参政:参与机制、立法和维护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基层推动
六、就业问题
1、性别问题:报酬低、缺乏必要社会保障、劳动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2、干预:培训、扩大就业岗位、政策和法律、社会平等
七、贫困问题
1、贫困原因:结构性
2、干预策略:政策支持
八、维护权益
1、维权内容: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2、维权途径:宣传、调查研究、提供服务、监督、倡导、督促健全机制
九、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马克思主义:5项内容
2、男女平等国策: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平等
3、社会性别含义:社会性别是由后天社会建构而成
4、社会性别分析决策主流化:将性别分析纳入社会决策过程
5、如何推动:详见教材
晴天小珠717
妇女社会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为妇女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与社会环境,那么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又是什么呢?
一、针对特殊苦难妇女人口的妇女社会工作内容
(一)为失业女工提供的服务
A. 心理支持B. 社会支持C. 再就业D. 婚姻家庭方面的支持
(二)为单亲母亲提供的服务
A. 寻找资源B. 心理支持C. 协调关系
(三)为家庭暴力中被虐妇女提供的服务
A. 危机介入B. 家庭治疗
(四)为进城打工妹提供的服务
A. 熟悉城市B. 提供社会支持C. 维护合法权益D. 提升竞争力
二、针对全体女性人口的妇女社会工作内容1.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教育2.文化教育3.技能培训4.健康生育5.婚姻家庭咨询6.维护合法权益
一、个案工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一)协助妇女求助者理清思路问题——排序——优先问题——成因——解决方法——需要的帮助
(二)从优势视角帮助求助者寻找资源A.每一个妇女都有优势B.不幸事件也可能是成长机遇C.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二、小组工作在妇女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一)妇女小组工作的主要类型发展性小组---进城打工妹成长小组,关爱儿童小组支持性小组---单亲母亲,受虐妇女,下岗女工,弱智儿童家长小组预防性小组---准父母小组
(二)妇女小组工作的工作重点
A.帮助成员形成互助体系C.努力增强成员的'能力B.协助成员了解小组过程D.协助成员回顾小组过程
三、构建妇女社区的社会支持网络(重点)
(一)什么是社会支持网络是指在社会网络(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支持作用的关系的集合。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妇女社会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是有需要帮助的妇女们的重要的社会资源,但还需要运用社会支持网络。
(二)构建社区社会支持网络的类型
1、妇女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
2、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
3、社区紧急支援网络
越狱兔不越狱
社会工作介入妇女服务方法
妇女个案工作就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下,以面对面的方式为妇女和家庭提供各种帮助与支持,目的在于协助妇女个人和家庭减降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的福利状态的专业服务。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妇女服务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一、妇女个案工作
所谓妇女个案工作就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念和理论指导下,以面对面的方式为妇女和家庭提供各种帮助与支持,目的在于协助妇女个人和家庭减降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的福利状态的专业服务。
妇女个案工作的内容广泛,包括女性婚恋辅导、女性健康指导、女性家庭关系调适、女性沟通技巧训练,等等。在香港妇女服务的三大层次中的第一层次——“家庭为服务本位”所提供的服务多属此类,其服务的目标是补救或促进家庭的功能和巩固家庭,由于认为妇女是家庭的主要照顾者,因而为妇女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为了满足妇女精神健康和持家技巧的'需要。
二、妇女小组工作
所谓妇女小组工作就是指社会工作者秉持社会工作的理念,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小组互动、小组经验、小组凝聚以及方案活动达到小组中妇女个人的问题解决、妇女个人和小组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的一种专业服务。
妇女小组工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女性的职业培训、女性的能力提升、女性的兴趣爱好培养、女性志愿者队伍建设、女性与反家庭暴力,等等,都可以小组工作的方式来开展。为了更好地说明妇女小组的开展步骤以及小组设计思路,本节试以香港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圣公会麦理浩夫人中心的举办妇女小组为例,以作为我们开展相应的专业服务的参考。
社会工作实例——单亲母亲家庭服务
1.活动目标
组织区内单亲母亲家庭,建立彼此之间的支援网络,借此实现互相支持及自我依靠的概念;
提供教育性及支持性的服务以防止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的恶化及恢复其家庭功能,并回应其独特服务需要,如情绪、人际关系及亲子沟通
提升社区人士对单亲母亲家庭问题的关注,并接纳此种家庭乃是众多家庭中的一种家庭模式。
2.策略及内容
本项单亲母亲家庭服务,主要运用了网络发展策略,采用了多项网络工作策略,包括互助小组网络及义工联系策略。这些网络最终希望提高单亲母亲及其家庭的互相支持能力。
网络发展在整项单亲母亲家庭服务内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推展:
服务探索阶段
包括搜集有关现存服务资料,参加者需要及特色、强化推行的理念及因应参加者特色计划服务内容。
服务推行阶段
借助工作员所提供的康乐与深化活动,运用网络发展策略去建立单亲母亲家庭的网络。另一方面,也从中培养一批单亲母亲会员去协助工作员为更多单亲母亲及其家庭提供服务,在这个阶段运用了“单组事前事后问卷”测试服务推行的成效。
服务重整阶段
借问卷的结果重整工作计划,也因服务已推行了一段时间,过程中部分服务对象会流失及加入,故需重新厘定所需人手、资源及对推行阶段所面对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法。
服务巩固阶段
基本上,单亲母亲家庭在此阶段已能建立有效的多项网络,而这些网络的顺利运作,增加了单亲母亲家庭的家庭功能及生活满足感。
3.工作员之手法及角色
本项单亲母亲家庭服务在中心内以跨部门服务计划形式推行,由小组工作部、家庭教育部及社区工作部分别抽调部分同工于工作时间推展服务,提供多元化的小组活动、单元式活动及社区教育活动,包括义工网络及互助小组策略。在1993年主要运用互助小组手法,分别建立了两个在职及非在职单亲母亲支持小组,发挥同辈支持功能,让她们分享及交流处理类同问题的方法,建立互相信任的支持关系。在义工网络建立方面,本中心更动员了一个职业青年义工小组为单亲母亲的子女筹划两个儿童社会化小组,教导他们与别人相处之道及如何适应单亲子女的角色。
在1995年,中心共提供了30次单亲母亲活动,主要分为五个类别:社交、支持性、发展性、互助及教育性活动,对象除单亲母亲外,更注重其子女的成长及发展,活动包括56节小组活动(四个家长小组及五个儿童小组)、5个例会、4个讲座、4个户外康乐活动、 3个技能训练课程及5期会员季刊。
三、妇女社区工作
所谓妇女社区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理念支配下,以社区妇女为服务对象,在充分了解和确定社区妇女的需要及相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发动和组织社区妇女参与集体行动,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在社区范围内与妇女有关的问题;同时,积极培养社区的妇女领袖、培养社区内妇女的互助精神和民主参与的能为,从而推动整个社区的妇女全面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
可以有许多针对妇女的服务内容放在社区的层面上展开,如妇女合法权益的维护、男女平等的倡导、妇女互助、合作精神的推展、妇女个体自我成长意识的熏陶,等等。香港妇女服务的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以社区服务为服务本位”和“以妇女为服务本位”所提供的妇女服务大多针对上述内容。前者把妇女看成是社区内个体和可动员的资源,注重发掘妇女的潜能,协助妇女建立自信心,鼓励妇女参与社区事务和为社区内有需要的居民提供援助。后者在女权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注重协助妇女个体的自我成长,鼓励妇女争取两性平等和在政治、经济、文化与家庭等各个社会领域里呼吁消除对女性的一切形式的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