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9

yangguangsnow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举办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蝶澈kaixin

已采纳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导语: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体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我国已经进入到和谐社区建设与发展的新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社区工作的内涵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社区服务内容增多、提供主体增加等等,而社会工作者的定位亦随之做出了调整。下面我整理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一起来学习下吧!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不脱离社会,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包括被判处管制、被宣告缓刑、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以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五种罪犯。前4种情形由司法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一、基本情况

我区自2009年7月在奎文经济开发区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全面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三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2012年3月1日,《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后,社区矫正工作由司法行政机关全面组织实施。目前全区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500多人,无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

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除了有一支规范化的执法队伍作为组织保障外,还需要充分依靠社会力量来开展工作。为适应社区矫正工作性质要求,建立了以司法局(司法所)执法工作者为核心、社会工作者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区矫正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辅助力量。社会工作者按照自身专业知识的不同,可以成为社区矫正人员矫正小组的组成成员之一,在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的司法所的组织指导下,协助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工作。

(一)协助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与社区矫正责任人、监督人组成矫正小组,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个性特征、生活环境、悔罪表现、家庭状况、犯罪情况,协助司法所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并在实施中适时进行调整。参与对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效果的评估,提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司法奖惩建议等。配合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定期对社区矫正人员家庭、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进行走访,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工作、生活情况。

(二)协助开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帮扶工作

一是从思想上感化社区矫正人员。针对社区矫正人员大部分存在自卑、自责、沟通能力欠缺、适应能力较差等情况,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心理、思想和行动方面的综合矫治。社会工作者与社区矫正人员最贴近,与社区矫正人员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面对面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现状、现实表现及犯罪类型等整体情况,帮助社区矫正人员深入剖析犯罪根源,鼓励其积极认罪悔罪,乐观面对生活。

二是加强心理矫治。不管是故意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还是过失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问题。聘请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定期与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思想沟通,对矫正人员进行心理测试,确定心理类型,选择有针对性的心理矫治手段。有效的疏导和心理干预,化解了社区矫正人员的不良情绪,化解了可能存在的矛盾。

三是定期开展教育学习。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认罪悔罪教育,认清罪与非罪的界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公共道德教育;通过举办法制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现身说法等方式进行法律常识教育;结合国家的重大决策和部署,针对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时事政策教育。

四是定期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开展社区服务是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教育改造的一种重要形式。社区矫正人员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大部分是由社区进行组织,由社区在矫正人员《社区服务记录》卡上进行登记、签字确认。社区服务的形式多样,可以打扫社区卫生、清除小广告、清理积雪等社区劳动,也可以参与文明交通协管员等一些公益性活动。开展社区矫正人员社区服务活动常态化,不仅增强了社区矫正人员的在刑意识、公益意识和服务意识,而且使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受到了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对促进他们自觉矫正好逸恶劳的主观恶习,养成守法向善的行为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区的社区矫正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社区矫正工作机构不能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我市潍城、高密、青州、寿光、昌乐等地均已成立了正科规格的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我区仅成立了股级内设科室,不利于工作开展。

二是从事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力量严重不足。《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我区8处司法所共有编制24人,现仅有工作人员15人,空编9人。矫正工作人员主要是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缺少一支稳定合格的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且管理手段单一,难以对社区矫正对象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矫正方案,矫治效果难以保证。

在经费不足,无法聘用专职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情况下,为解决社区矫正人才队伍严重匮乏的问题,我区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取社区矫正人员所在社区工作人员为辅助的形式,协助司法所长开展矫正工作。因同在一社区内,社区工作人员虽然有较为了解社区矫正人员工作、生活情况的优势,但是专业水平低,而且兼职工作,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亟需一支高素质的专职社会工作者队伍专门协助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疏导、生活帮扶等日常事务性管理。

四、 几点建议

(一)落实社区矫正机构和人员问题。为全面加强我区社区矫正工作,按照上级部署要求,在区司法局加挂“社区矫正管理局”牌子,立户列编。同时,尽快配齐配强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公务员招考、军转干部安置等形式,选拔录用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办事稳妥的优秀人才充实司法所队伍。

(二)建立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队伍。社区矫正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必须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执法队伍作为组织保障。随着社区矫正的开展,司法所现有的人员力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工作开展的需要,亟需建立一支以司法行政机关执法工作者为核心、社会工作者为辅助、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建议民政部门按照“公开招考、定岗定责,择优选拔”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历层次高的人员担任社区矫正专职社会工作者,由政府统一出资购买服务,统一培训、管理和晋级,以劳务派遣的方式,将工作者分配到司法所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

(三)建立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经司法行政部门和志愿者组织登记,吸收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专业知识、文化水平高、经验丰富、热心社区矫正事业的专家学者、社区居委会成员和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社区矫正志愿者,自愿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同时还要根据矫正任务的需要,发动社区服刑人员的部分亲属和所在单位的一些领导同事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努力增强矫正工作的管教力、亲和力,说服力。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中举办

294 评论(9)

鄙视投机者

一、寒假优秀假日小队评比

1.评比条件

①活动主题明确。寒假社区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学习 体验 行动”。

②活动次数要求。

●寒假:要求各班组织1支小队,每支小队开展活动不少于2次。

●学期:要求各班组织1支小队,每支小队开展活动不少于4次。

●20xx学年第二学期特色星社区教育工作考核共要求2支小队(寒假一支+学期一支),每支5分,共10分。

③活动记录详实。(包括成员名单、活动时间、地点、过程、效果及活动照片)

④宣传报道及时。

●寒假活动报道要求——1次在市级媒体或xx教育网、社区教育网上报道,或2次在校园网上报道;

●学期活动报道要求——2次在市级媒体或xx教育网、社区教育网上报道,或4次在校园网上报道;

●每篇报道均以“xx小学教育集团**班**小队***”为题,文字不少于150字,均有照片。

⑤确保活动安全。(每次活动均有辅导员,可以是校内的,也可以是校外的,确保安全,活动尽量就近,不主张教师组织学生到外地旅游)

2. 信息报送要求:

① 文字:有一个活动题目,组织者姓名,活动过程(包括时间、地点、活动班级,活动过程,活动效果等),小四号,固定值22磅行距。

② 照片:以照片格式直接通过附件发送,像素大小为640×480,注意活动场景的抓拍,不要排成“全家福”。

3. 寒假优秀假日小队活动评比材料一定要丰富、详实,体现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

电子稿上传至“三校区FTP/德育/大队部/1502/20xx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下相应校区相应年级组文件夹中,截止到2月26日(周五)傍晚放学前;纸质稿上交时须附上报道复印件或截图,如缺失则不予参评“优秀实践小队”评比,截止到2月26日(周五)傍晚放学前。

二、学生寒假实践活动信息卡相关要求

1月29日前印好4—6年级学生《寒假实践活动信息卡》,下发到各班,并要求各班在1月30日(周六)上午发给学生,并强调好相关工作。

2月23日(报到当天),上交班主任,填好“班主任评定”一栏后,2月26日(周五)放学前交大队部,相关情况纳入班级常规工作。

少先队xx小学教育集团大队部

4月15日是国际社工日,是全世界社会工作者共同的节日。为宣传社会工作理念,普及社会工作知识,扩大社会工作影响,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推动我区社会工作发展,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决定在国际社工日到来之际,由各街道办事处组织动员各社区和广大社会工作者,以庆祝国际社工日为契机,以服务社区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组织开展“和谐社区,有我社工”主题庆祝国际社工日活动,从贴近生活、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实际出发,充分展示社工风采,广泛宣传社工理念,提高社工的知晓度与认可度,号召大家,共同携手,共创和谐,用实际行动开展各种关怀他人、服务社会、促进社区和谐的活动,推动通州区社会工作的蓬勃开展。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1日—4月15日

三、活动地点

街道、社区

四、活动项目

围绕“和谐社区,有我社工”的主题,组织开展各种庆祝活动。

(一)开展入户走访、知民需、解疑难服务活动。组织社区工作者入户走访,与社区居民进行深入接触,了解居民遇到的困惑,提供相关的政策和信息支持;了解居民的现实所求,帮助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征集居民关于社区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推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开展社会工作知识宣传活动。以板报展示、设立咨询台、专题讲座、社工知识问答、派发宣传资料、横幅签名等宣传形式,对广大社区居民进行社工知识的普及,使更多的人认识社工、了解社工,使更多的人理解社工、支持社工事业。

(三)开展畅谈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座谈会活动。组织召开社会工作者座谈会,畅谈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的重要意义、交流工作经验、听取社会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具备条件的可组织社工观摩、参与其他兄弟单位的活动或到专业社工机构进行互动交流活动,以促进专业学习,进一步扩大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的影响力。

(四)开展关爱弱势群体服务活动。采取走访、聊天、联欢等形式,关爱社区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残疾人;依托96156热线,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与空巢老人、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陪他们聊天,为他们提供服务,义务参加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帮他们解决生活上、心理上遇到的问题,使他们心情舒畅、快乐生活。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体娱乐活动。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文艺爱好者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等场所,为社区居民进行文艺演出,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六)开展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活动。组建“社工+义工”社区服务队,通过社工带义工服务社区老人、青少年、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对社区环保、医疗卫生、环境治安等方面开展义务服务,营造和谐社区的良好氛围,推进我区社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

(七)开展其他庆祝活动。结合街道社区特点,倡导社工在国际社工日期间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各街道要把组织开展“和谐社区,有我社工”主题庆祝国际社工日活动,作为弘扬社会工作理念的重要形式,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一件大事来抓。精心组织,广泛发动,使各社区都行动起来、广大社工都参与进来,共同庆祝“”国际社工日活动。

2、周密部署。根据活动方案,强化保障措施,注重实际效果。要精心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活动项目,使社工服务更好地符合社区居民需求。要多提供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努力在社工服务中体现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在庆祝社工日活动中营造社会工作良好氛围。

3、加强宣传。充分发挥各单位宣传平台的作用,通过新闻报道、社区报刊、信息、讨论互动等多种形式,大力普及社工精神,深化社会工作理念。要注意控制活动规模,加强安保工作,确保活动安全。

4、及时总结。及时了解掌握各种活动开展情况和新闻宣传情况,注意留存活动方案、活动图片、活动信息、活动总结等资料,于4月15日国际社工日活动结束后,将活动总结报送区委社会工委、区社会办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科。

一、活动主题:

“红领巾进社区”

二、活动目的:

结合“弘扬民族精神,关爱他人,摒弃陋习”实践活动,我校继续开展“阳光行动进社区”实践活动。通过此活动,让队员们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去带动、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撒拨爱心,让队员们亲身感悟怎样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怎样去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礼貌的小公民。

我校的队员们本着就近就便、自主自愿的原则成立了各小队,并以自己的特色起好队名,“阳光小队”、“雏鹰小队”、“爱心小队”等等。

三、活动时间 :8月11日

四、活动安排:

将队员们分成若干小队,同时进社区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

第一小队以宣传为主:队员们进到社区,利用宣传画、宣传牌以及各种书籍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从古至今的文明用语,宣传关爱他人的爱心行动,宣传摒弃陋习的文明行为。

第二小队以行动为主:队员们在社区内进行义务劳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像拾捡白色垃圾,摆自行车,擦楼梯扶手,或是看到需要帮助的人便伸出援助之手等等。用自己的文明行为为社区做一点有益的事,去带动周围的每一个人,希望他们爱护生活的环境。

第三小队奉献:队员们将自己的旧文具、玩具等还有利用价值的东西摆在社区内进行捐赠,将这些东西捐赠给有困难、并有需要的小伙伴,奉献出自己的爱心。

323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