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2

可爱滴娃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个人社会工作者公众号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未成年

已采纳

杭州作为全国最早一批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城市,截至目前,社区工作者已达万人,平均年龄岁,大专以上学历10546人,占,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04人。

近年来,杭州市政府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对于取得资格证书者分别给予每月400元、200元的职称津贴。此外,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有优先政策,可放宽户籍、年龄和工作经验要求。

总体来说,杭州社工的工资福利待遇都不错,人均年收入达万元(含五险一金)。

同时,政府还对长期为社区服务的社区工作者,按照服务年限,给予300—600元/月的津贴;对在社区连续工作满20年的,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次性5000元的特殊荣誉津贴。

社区工作人员其实大部分都是属于“合同聘用制”或者“劳务派遣制”(除了部分街道主任是事业编制以外),但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是会不断提高,与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差距会越来越小。由于地区差异,各地社会工作者待遇报酬也存在差异,工资待遇在各个地市也会有所不同。

城市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统一采用“财政性生活补贴+绩效工资+综合性奖励”的办法。

(1)“财政性生活补贴”是指由区级财政承担的社区工作者生活补贴,社区主干财政性生活补贴按本区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50%,一般社区工作者按本区当年最低工资标准的130%,标准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由区财政统一支付给街道;

(2)“绩效工资”是指以目标责任为主,实行绩效考核,同时兼顾社区工作者服务年限等,由街道根据实际确定考评标准和年度目标责任制,每年考评一次。原则上每个社区工作者的“绩效工资”收入不得超过财政性生活补贴的50%,“绩效工资”由街道(乡镇)确定并解决;

(3)“综合性奖励”是指各项福利补贴和年终奖金等。原则上“综合性奖励”不得超过财政性生活补贴的30%。“综合性奖励”由社区自筹解决。

(4)城市社区工作者受聘期间,享受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其参保基数随财政性生活补贴提高而提高。城市社区工作者离职或解聘的,于次月起停止享受以上各项待遇。

(5)对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被聘用到社区相应岗位的,每月分别享受职称补贴60元、80元、100元,所需经费由区财政承担。

——以上内容摘自公众号《社会工作者考试》

个人社会工作者公众号

337 评论(8)

laijiaying4

杭州社工的工资在5000元左右,年薪加上各种奖金人均年收入达80000元左右。由于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公益性岗位,因此,发展前途不是很好,但是社工的福利较多,社区专职工作者可以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探亲假、婚丧假和实行计划生育的优待等福利

282 评论(12)

嗷哟嗷哟

正常来说使用社工警察不会知道。但是非法使用社工会被检举。首先我们要明白社工是什么。社工其实是一种职业。全科社工是全面掌握人社、民政、卫健等社会公共服务各项业务技能的社区工作者,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我想应该发起一个“社工是什么”的主题的倡导行动,我想可以这样做:一是,个体行动:个人可以通过朋友圈、个人公众号发送可以促进大众对社工有更多了解的图文;二是,组织行动:机构可以在官网、公众号、微博等平台推送解释社工是什么的图文、音视频,在线下的活动中每次都可以设置一个社工宣传展位/摊位/海报;三是,行业行动:社工协会可以发动会员单位开展上述行动,并且可以召开“社工是什么”的主题研讨会或是工作坊,亦或是开展“社工是什么”的主题辩论赛等。四是,政策倡导:倡导出台规范使用“社工”简称的相关文件;五是,主题研究:高校老师、独立学者、有研究能力的社会工作者寻找相关资源,针对这个现象进行研究,分析成因、影响、对策等。3、建立机制:社工行业协会应该建立一个对外接触的机制,如有发生这种混淆概念、简称误用的情况,社工行业协会应该出面和使用方、出版方进行交涉,并且督促其改正。并且将整改结果通过公众平台对外发布,进行社会和专业的交代。虽然社工在不同的实践场景里面(国家或地区),都会有所不同,有嵌入在不同的组织里面去开展工作的社工,也有像中国内地在专业社工机构中工作的社工;但是简单的将“有证”和“在组织中”从事民生服务的人,定义为或简称为一般使用来普遍简称专业社会工作的“社工”,个人不敢苟同!有人要跳出来说社工需要本土化或在地化,但是那个是谈如何适应的问题,而这个适应不应该是内核的改变(披着羊皮的狼,能称作羊吗?),我们的社工也还是需要具备国际上大家普遍认可的要素,才能称得上社工的嘛!所谓的社工身份也还是需要得到国际其他国家社工界的认可,才能算是这个大家承认的社工。

235 评论(11)

无奇不爱

1、理论上说,从事民政系统包括福利,社区,居委会等从业人员都可定位为社会工作者。通常指从事社会工作的教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

2、西方国家主要指在各类社会福利机构或设施中服务的人员。中国泛指在国家机关和群众团体中,从事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风俗改造、社会基层管理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社会工作者队伍基本上由3部分人组成。

3、从正式的社会工作学院毕业,取得社会工作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者。

4、在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的人指导下,能完成社会工作任务者。

5、在社会工作的基层单位从事社会服务者。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如下条件。

6、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为社会成员真诚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尊重服务对象的主人翁地位的民主观念,以及在工作中克己奉公、廉洁自守的品格。一些国家订有社会工作人员守则,对从事社会工作专业的行为、态度、责任、道德、品格等作出具体规定。

7、广博、系统的知识。要求掌握社会制度、国家和政府体制、经济建设、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人格发展与行为特征、家庭与团体、社会服务和社会互助组织、社区发展与服务等方面的理论和知识。

8、角色能力。应具有多重角色,能充当直接或间接服务的实施者,社会立法、社会政策和领导决策的执行者,同有关专业和技术部门、团体与人员联系、合作的活动者。

16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