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8

孤星泪新民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彝良县社会工作者信息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dp73711528

已采纳

招聘单位名称 昭通市三江口国有林场 昭通市三江口国有林场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镇雄管护站 昭通市森林和草原资源管理站 昭通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昭通市专用通信局 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昭通渔洞水库管理局 昭通市农业科学院 昭通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昭通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昭通市纪委市监委留置工作点管理中心 昭通市纪委市监委留置工作点管理中心 昭通市爱国宗教团体联络服务中心 昭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昭通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昭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中心 昭通市工伤保险中心 昭通市人社局考试中心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镇雄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盐津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绥江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彝良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昭通市生态环境局大关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 昭通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中共昭通市委党校 扎西干部学院 扎西干部学院 扎西干部学院 昭通广播电视台 昭通广播电视台 昭通人大 编辑部 昭通市接待处 昭通市接待处 盐津县投资审计中心 彝良县审计计算机技术中心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昭通卫生职业学院 昭通市育苗幼儿园 昭通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昭通市档案馆 昭通市民族中学 昭通日报社 昭通市天麻研究院 昭通市财政局财会人员教育培训中心 昭通市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昭通市国有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昭通军供站 昭通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昭通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 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中医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昭通市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心 昭通市广播电视转播台 昭通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办公室 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昭阳区规划编制服务中心 昭阳区规划编制服务中心 昭阳区水电移民服务中心 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中心 昭阳区苹果产业发展中心 昭阳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办公室 昭阳区林业和草原技术推广站 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昭阳区接访劝返中心 昭阳区无线电监测中心 昭阳区公共资源交易 中心 昭阳区公共资源交易 中心 昭阳区政府采购出让 中心 昭阳区政府采购出让 中心 昭阳区政府采购出让 中心 昭阳区投资项目审批 服务中心 昭阳区司法局公证处 昭阳区财会人员教育培训中心 昭阳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委员会 昭阳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委员会 昭阳区防震减灾局 昭阳区水利工程管理站 昭阳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昭阳区水旱灾害防御中心 昭阳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站 昭阳区工程质量监督站 昭阳区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管理站 昭阳区乡镇定向村干部岗位 昭阳区大寨子乡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 鲁甸县融媒体中心 鲁甸县融媒体中心 鲁甸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鲁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鲁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鲁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鲁甸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鲁甸县防震减灾局 鲁甸县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 鲁甸县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 鲁甸县江底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鲁甸县江底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 鲁甸县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大队 鲁甸县重要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鲁甸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 鲁甸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鲁甸县住宅与房地产管理中心 鲁甸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鲁甸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鲁甸县乡镇定向村干部岗位 巧家县国家综合档案馆 巧家县国家综合档案馆 巧家县融媒体中心 巧家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巧家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巧家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巧家县民政社会事务中心 巧家县公证处 巧家县公证处 巧家县公证处 巧家县文化馆 巧家县文化馆 巧家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巧家县消费者协会 巧家县价格认证中心 巧家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 巧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巧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巧家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巧家县国有林场 巧家县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站 巧家县农村水利及电气化发展中心 巧家县农村水利及电气化发展中心 巧家县水利运行调度中心 巧家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

彝良县社会工作者信息

85 评论(11)

八宝爱上粥

在新华网、央视网、人民网、新浪健康网等各大媒体网站可以查看疫情去世的医生名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至少有59名医务工作者去世。其中,湖北有32人,河南、江苏、云南、福建、安徽各3人,江西、湖南各2人,广东、广西、海南、辽宁、陕西、内蒙古、甘肃、贵州各1人。

澎湃新闻统计发现,59人中,有12名女性,年纪最大的72岁,至少有20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有53人是在抗疫一线牺牲。

在这些因为疫情离世的医生中,有一些事劳累过度导致,而有一些则是因为被这次的病毒感染导致病重去世,这些医生的离世,使人类的损失。现介绍部分牺牲的医生如下:

一、原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梁武东疑因感染新兴冠状病毒而去世,这名医生其实在2019年3月份就退休了 ,在2020年1月16日的时候,梁医生感到身体不适,来到自己之前工作的医院接受检查,在该医院检查之后发现他肺部已经感染,采取了隔离措施。

而在1月18日的时候转院到了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救治,结果在1月25日,也就是新年第一天的时候,这名医生就与世长辞了,这是目前编者看到的最早的医护人员染病去世,当然也是年龄最大的离世医生。

二、湖南衡阳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宋英杰,因为连续十天奋战在防控一线,导致身体负荷过重,劳累过度,最终在2020年2月3日,猝死在自己所在医院的宿舍,这名90后乡镇医生,去世的时候年仅28岁,这也是笔者看到的第一例,因为疫情防控过度劳累导致的医护人员的离世。

在生前,宋医生除了加入当地一个高速收费站提问检测排查团队之外,还单独负责该医院的仓库医疗物资分发,连续十天九夜都奋战在一线,最终因为过度劳累引发心源性猝死,这名医生是因为疫情去世的最年轻的一位医护人员。

三、最早发现疫情医生之一,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2020年2月7日凌晨,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而离世,作为这次疫情的最早发现者,李文亮医生在生前的故事让人动容,当然在去世之后,也引发了非常多人民自发的悼念。

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名最早发现疫情并且做出预警的医生,是一名80后,年仅34岁,家里有老有小,有个五岁的孩子之外,自己的妻子腹中还有待产婴儿。不过好在是目前李文亮医生已经被认定为工伤,社会各界都对李文亮的家庭展现了很多善意,希望李文亮的家庭能够被全社会照看的很好。

四、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副院长徐辉,因奋战于抗疫一线,操劳过度,在2020年2月7日凌晨突发疾病离世,享年51岁。在这四位离世的医生中,这名副院长的离世原因和之前90后医生宋英杰离世的原因一致,都是因为奋战在疫情一线,过度劳累导致。

这些医生在这个关头,因为这些理由去世,确实令人非常的痛心,这些医生的去世,是人类的损失,是国家的损失,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医生的遗志,勇敢的和病毒作斗争,尽快的战胜这次疫情。

4月4日是清明节,为哀悼为战疫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全国举行哀悼活动,一起致敬和缅怀这些逝去的医务工作者。

172 评论(13)

扬州宏宏

2020年云南省昭通市事业单位招聘通告(742人)

311 评论(14)

晨阳爱美食

截至4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至少有59名医务工作者去世。其中,湖北有32人,河南、江苏、云南、福建、安徽各3人,江西、湖南各2人,广东、广西、海南、辽宁、陕西、内蒙古、甘肃、贵州各1人。

澎湃新闻统计发现,59人中,有12名女性,年纪最大的72岁,至少有20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有53人是在抗疫一线牺牲。4月4日是清明节,为哀悼为战疫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全国举行哀悼活动,让我们一起致敬和缅怀这些逝去的医务工作者。

[59名牺牲医务工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江学庆,男,55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黄文军,男,42岁,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夏思思,女,29岁,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

彭银华,男,29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

刘智明,男,51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

柳帆,女,59岁,副主任护师

肖俊,男,50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文亮,男,35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

魏安君,男,67岁,湖北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肖集村村医

梁武东,男,62岁,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退休医生

张军浩,男,57岁,湖北黄冈市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副主任

林正斌,男,63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科教授

邱飚,男,51岁,湖北武汉市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许德甫,男,63岁,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前院长

左汉文,男,46岁,湖北广水市太平镇群联村卫生室村医

王兵,女,72岁,湖北武汉市洪山区王兵西医内科诊所主治医生

梅仲明,男,57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

朱和平,男,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董天,男,29岁,湖北宜昌枝江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

张抗美,女,68岁,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聘全科诊室临床内科医生

冯效林,男,66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返聘的副主任医师

吴忠泽,男,武汉天安医院体检部主任

周宗德,男,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技术工三级

崔靖,男,57岁,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

刘励,女,45岁,武汉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

左腊珍,女,59岁,湖北云梦县隔蒲潭镇中心卫生院副榜村卫生室村医

孟庆波,男,52岁,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石鼓镇卫生院副院长

刘文雄,男,50岁,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卫生院医生

罗轩,女,湖北天门市中医医院罗轩医生

阮惠芳,女,湖北省长江航运总医院技师

陈清山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仁和医院主治医师

邓林,湖北省武汉市急救中心科员

王土成,男,37岁,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董村镇新王庄村村医

姚留记,男,68岁,河南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北街村乡村医生

袁洋洋,男,36岁,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科科长

姜继军,男,51岁,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

徐辉,女,51岁,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

朱峥嵘,男,48岁,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组长

陈健,女,26岁,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奎香乡寸田村村医

宋云花,女,46岁,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太平社区卫生室医生

龚喊伦,女,32岁,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

毛样红,男,52岁,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

王福鹏,男,27岁,福建泉州鲤城区常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

唐凡,男,21岁,福建泉州万祥医院医学影像科医生

童明昌,男,50岁,安徽安庆望江县雷池乡卫生院院长

李家举,男,51岁,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马大村村医

周新疆,男,42岁,安徽灵璧县冯庙镇泗张村村医

宋英杰,男,28岁,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

张辉,男,56岁,湖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

蒋金波,男,58岁,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陈祥田,男,37岁,江西萍乡芦溪县银河镇长竹村卫生计生服务室乡村医生

杜显圣,男,54岁,海南琼中阳江农场医院医生

张建华,男,50岁,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湫坡头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兼救护车驾驶员

包长命,男,50岁,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卫生室村医

钟进杏,男,32岁,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卫生院副院长

王烁,男,36岁,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员

崔志刚 ,男,49岁,辽宁省朝阳市卫生监督局副科长

张勇,男,49岁,甘肃西和县洛峪镇喜集卫生院院长

韩钦,男,27岁,贵州道真县玉溪镇凇江村村医

217 评论(12)

南京1942

登录百度官网,搜索疫情去世的医生名单即可查看。

根据官方通报、公开报道等信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至少有59名医务工作者去世。其中,湖北有32人,河南、江苏、云南、福建、安徽各3人,江西、湖南各2人,广东、广西、海南、辽宁、陕西、内蒙古、甘肃、贵州各1人。

59人中,有12名女性,年纪最大的72岁,至少有20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有53人是在抗疫一线牺牲。

1、江学庆,男,55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据武汉市中心医院公告,江学庆同志1964年3月31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86年7月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从事外科专业30余年。在医院工作期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对患者耐心细致,尽职尽责,为医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学庆同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3月1日凌晨5点32分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去世,享年55岁。

2、黄文军,男,42岁,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2001年6月,黄文军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同年8月起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工作。2004年-2005年,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学习一年,于2006年12月被聘为主治医师,2012年被聘为副主任医师。

疫情发生后,黄文军写下请战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听从组织安排!”

2月23日晚,孝感市中心医院官网发布讣告: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黄文军不幸被感染,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于2月23日19时30分不幸牺牲。

据同事介绍,1月27日,黄文军称有点干咳,不太舒服。两天后,病情加重,后于1月29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222 评论(12)

小M回归中

1、灾难面前冲锋在先

“社会给了我莫大的关爱,人民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必须以一颗感恩之心、一腔赤子之情回报社会和服务人民。”这是徐洪刚内心真实的想法。

1998年8月,长江发生特大洪水,部队接到抗洪抢险命令整装待发。组织上考虑到徐洪刚的身体状况,安排他留守后方。徐洪刚一听急了,在群众最危难的时候,自己怎么能留在后方?他向团党委申请,强烈要求参加抗洪抢险。

1998年8月21日晚,风雨交加,洪水漫堤,荆江大堤出现特大险情,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险情就是命令,徐洪刚主动请缨担任营突击队队长,与80余名突击队员每人扛着50公斤重的沙袋,来回奔跑在没膝深的淤泥里。

徐洪刚不顾自己的身体,咬紧牙关坚持奋战36个小时,直到累倒在大堤上。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刚刚被提拔担任济南军区某红军团副政委的徐洪刚正在基层连队蹲点,他急切地找到团政委:“15年前,是四川人民给了我重生的机会,现在他们有了苦难,请组织安排我参加第一梯队吧!”

次日一大早,徐洪刚就与官兵们奔赴灾区。他鼓励大家:“灾区亲人的生命财产正在遭受重大损失,早到一分钟,就能多救一个人!”为加快行军速度,他安排每辆车由两名司机轮班交替驾驶,为避免埋锅做饭耽误时间,就在车上吃干粮充饥。

仅用26小时,他们就跋涉了1200公里,赶到了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然后,立刻徒步向重灾区映秀镇进发。

山高坡陡、桥梁垮塌,沿线公路遭到严重破坏,徐洪刚一行一路穿山越岭,终于在当日下午5时到达映秀镇重灾区。此时又接到上级通知,要他们赶往银杏乡为受困群众送给养和药品。因为路不通,那里的群众已经断粮两天,药品也十分缺乏。

事不宜迟,要快,师部在通知里连用了三个“快”,还为他们捎来一张简易路线图。

历经艰难跋涉6个多小时,徐洪刚和红军团260多名官兵终于到达银杏乡,当地群众抱着他们失声痛哭,感谢他们送来了救命粮。当晚他们穿着雨衣,住在一个摇摇欲坠的加油站。

艰难困苦面前方显英雄本色。2008年5月27日,徐洪刚再次请缨,带领官兵执行运粮任务,凭着前几次行走的经验和顽强的意志,他们两次穿越死亡谷,共运送给养5000多公斤、药品数十箱,解除了灾民的燃眉之急。

热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身上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那些天他们还运送和搭建帐篷500多顶,搬运物资50多吨。指挥部的领导直夸他们:铁军名不虚传!

2、履行职责不负重托

作为河南省三门峡市驻军的一名人大代表,军旅倥偬之余,徐洪刚没有忘记履行自己的代表职责。

军队驻地附近有一条名为涧河的干枯河道,经过部队的训练场。近些年,这条河道竟成为当地一些私营企业的排污之所,常年臭气熏天,居民苦不堪言,官兵的工作、训练和生活也受到影响。

徐洪刚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利用节假日进行调研,走访了驻地政府、企业、居民,多方听取意见建议,并就河道治理请教了5位专家学者,形成了科学严谨的调研报告。在2007年春举行的三门峡市人代会上,徐洪刚提交了《关于对涧河进行综合治理的建议》。

该建议受到时任市委书记连子恒的高度重视,并作出批示:此建议要尽快进入工作日程,形成可行性施工方案,力争一年内完工。

当年5月启动施工后,徐洪刚又多方奔走,协调军地两方密切配合。当年底,一条清新的涧河呈现在人们面前。如今,河水清澈,杨柳依依,船游水上,人映水中,成为驻地一大风景。徐洪刚看到自己的建议变成了利民惠民的成果,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记者采访了解到,徐洪刚近年来积极履行基层人大代表职责,先后就地方领导过军事日、加强青少年国防教育、加强军地双拥共建工作提出多项可行性建议。

他还协调部队与驻地12家企事业单位建立起军民共建关系,整合驻地资源建立起3个国防教育基地,联系7名随军家属就业。

渑池县县委书记仝孟蛟对记者说:“徐洪刚作为一名军队政工领导和地方人大代表,对群众赤胆忠心、对事业满腔热忱,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军民团结和社会和谐,可以说他既是军队的党代表,也是地方的军代表。”

“有一根弦我们紧绷着,有一种责任我们肩扛着,有一片风浪我们紧盯着,有一声号令我们等待着。”走上团级领导岗位后,徐洪刚还时常唱起这首歌。

扩展资料:

徐洪刚,男,汉族,云南省彝良县洛旺乡人,1971年3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团保卫股干事,团副政委、济南军区某红军师政治部副主任,所在部队驻扎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

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西藏昌都军分区副政治委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洪刚

313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