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臭熊熊
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农村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中国化的特色化产物,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农村社会工作定义的“百家争鸣”。列举以下几个代表性定义。1.湖南省农村社会工作学者蒋国庆于2009年9月提出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定义为:农村社会工作以村庄、村民、农业、当地政府和农村社会工作者为主体,以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为理念,以社会工作为方法,应用人本模式、社区模式、发展模式、社区资产模式,倡导社会包容、公平、公正为目标的一门艺术科学。他认为,由农村、农民、政府、类农村社会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共同构成了农村社会工作的五大核心概念。在农村社会工作的工作领域方面,蒋国庆提出:农村社会工作服务领域有村庄(农村社区)、村民、农业和基层政府,但无论是村庄社会工作、还是村民社会工作、农业社会工作、基层政府行政社会工作都是不独立的服务,四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主体,农村社会工作者也是各有侧重,统揽全局。2.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对于农村社会工作的最新定义是这样的:农村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阶段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体现。它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泛发动各种社会力量在农村所开展的社会服务;农村社会工作的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增进农村的社会福利,推动农村的社会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如果按工作性质来划分,农村社会工作可分为消极被动型和积极主动型两类。所谓消极被动型的农村社会工作是指对发生各种困难的农村居民给予帮助或对已出现的农村社会问题采取应急措施,如对五保护进行救济、对受灾地区的农民给予援助等。所谓积极主动型的农村社会工作是指开展具有预防性和建设性的工作。预防是为了尽量减少农村社会问题的发生,如搞好疾病预防,防止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等;建设性工作指为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适应能力而进行的工作,如文化娱乐,农村文化教育、农业技术推广等。3.湖南省农村社会工作专家史铁尔教授在其主编的《农村社会工作》一书中,并没有明确的指出什么是农村社会工作。但是,在这本作为高职院校教材的书上,他提出了要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农村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① 重建政府于农民信任关系和农民自信心、自尊和权力意识。② 通过与村民同行、广泛参与和增能,倡导政府和社会政策改变。③ 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和社区卫生项目,提升村民应对社会变迁的能力。④ 通过农户家庭、社区提供支持服务,重构农村互助友爱精神。他将能力建设作为农村社会工作的核心,将促进农村社区福祉和保持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目标。在农村社会工作过程中,强调社会工作者利用同理心,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服务对象的思想能够传播出来,使得服务对象能够获得能力并且保持社区的发展动力。
沈阳王小圈儿
面对新时代农村社区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学会“弹钢琴”,做到有的放矢。一是党建引领,健全体制。充分发挥党在农村社会工作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加大政府部门对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积极吸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介入农村社会工作,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不断提升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化水平。二是理念先行,完善路径。广大社会工作实践者要牢固树立群众需求至上的价值理念,通过了解需求——满足期待——反馈成效的工作路径,不断提升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水平,在深耕细作中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是优化程序,细化环节。广大社会工作实践者要执守先融入、后嵌入的工作思路,将项目细化分解为调研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评估阶段、反馈验收阶段,通过“三社联动”“双工联动”保障工作推进,实现农村社会工作的多元合作、环环相扣、相得益彰。四是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广大社会工作实践者要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特征,在项目实施中以社区党建服务为切入口,通过社群管理、志愿服务、青少年儿童社会教育、为老服务、妇女家庭服务等服务项目“全面开花”,不断探寻农村社会工作的“新境界”。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