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小鱼子
《米花之味》捕捉现实不再是“新现实主义”的方式,或者侯孝贤式的“还原”和阿巴斯式的“虚实”。导演鹏飞很知道自己在内外两方面与这些大导演有的距离,同时他也不会认同传统乡村电影中复制现实的套路,这会让影像具有一种低劣做作、假情假意的色彩。他找到了的那条与众不同的“反现实”道路是对日常生活的真实本色进行迂回的捕捉。整部电影闪现着明亮的色调,乐观的情绪,俏皮的设计……彻底翻转了对一部表现留守儿童生活现状的电影的期待,让人眼前一亮。很不错。
爬爬的蜜糖
在拍摄《米花之味》之前,导演鹏飞在取景地云南沧源的一个村寨中待了一年。他刚去的时候正逢整个村寨在为马上到来的泼水节排练舞蹈、准备食物。当地信奉小乘佛教,每一个寨子里都有寺庙,泼水节的时候,要先用水给佛祖擦洗身体,然后用这个水泼到人身上来表达祝愿。相比于之前设想的凋敝和落后的情境,鹏飞在这里首先看到的是一个信仰和习俗润色下生机勃勃的村庄。
《米花之味》走了很多电影节,它入围了威尼斯电影节、香港国际电影节,也在平遥电影展、大理国际电影节等展映,目前鹏飞正在谈宣发的事宜,希望明年二月这个电影可以上映。这是鹏飞的第二部长片,但是他得到许多大咖的加持:蔡明亮的御用摄影师廖本榕担任该片的摄影师、北野武作品的配乐师铃木庆一为该片配乐、该片剪辑陈博文六次提名金马奖,是《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等电影的剪辑师。
《米花之味》的点睛之笔在最后面母女在溶洞中跳的一支舞。影评人木卫二评价道:“面对结尾的上古洞穴和壁画暗影,影迷总是热衷于按图索骥,认为导演偷师现学了谁谁谁,却从没有想过,这是不是在中国电影的疆域里,挖掘出一道全新的,打通地下的光亮路径。”
可爱多VS神话
米花之味影片主要讲述了外出务工的年轻母亲返回家乡后与处于叛逆期的女儿之间由陌生、疏离到互相理解的故事。
拍摄地点是在云南边境的傣族聚居的小村寨里,全篇的人物对话也是云南方言,主人公也只是屈指可数的左邻右舍。可想而知,这是一部小规模制作的电影,必然是对人物关系和感情的着力刻画和描写来呈现母女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过程。
《米花之味》全片抛出了很多小情景让人咀嚼。如母亲在去意已决的时候,开车在机场徘徊,最终又选择了回家。这其实与我们的经历十分相似,在无数个这样的瞬间,我们总是需要片刻的宁静,把愤怒和伤心安抚之后,在慢慢和自己妥协,耐心说服自己选择重新开始。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虽然不是情节跌宕起伏到让人印象深刻,但是也平静的传达除了电影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这或许就是这部电影的特色。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