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5

我喜欢DHC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假如我是社会工作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iuyanfei0451

已采纳

摸底摸底再摸底,如果你足够了解他们,自然就能做好工作

假如我是社会工作者

284 评论(13)

在路上8848

作为一名专业的社区工作者,不但要有专业的理论背景,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但要有出色的工作能力,还要有很高的人格魅力;不但要有对工作的满腔热情,还要有独特的工作方法。

理论联系实践,两者相互促进,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因此,如果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我会从一下几方面加强自身修养,努力胜任这份工作。

首先,要努力学习各种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工作是不丰满,不完善的,只是一个空壳而已。理论是前人在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总结的,对后人有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社区工作的三种模式,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模式、社会行动模式,我首先要分清楚三种模式的概念、目标、操作方法等,理解三种模式分别适用的范围、注意事项等,这样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再如SWOT 分析,强势、劣势、机会、挑战,虽然是很简单的几个词,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含义。良好的分析可以使个人认识自己,促进自身在工作中的正确定位,非常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当然,理论是非常枯燥的,没有对其的兴趣是不可能深入细致的学习的。如果只停留在表面,仅仅知道该理论,而不能将其结合运用在实际工作中是不够的。

因此,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我要多思多问,向老师请教,将某一个理论深入的理解。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中,我会注意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律等各方面知识我都要有一定的了解。社会学方面,关于社会结构、社会互动、社会问题和社会变迁方面的知识我要充分的掌握。

政治学方面,我要掌握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权力分配等方面的知识。经济学方面,关于生产资料的分配,经济的运行,我们都要有所了解。法律法规我也要详细的了解,因为工作中会涉及到这方面的东西。另外,管理学、心理学的知识我们也要去了解掌握。

注重实践,培养自身的多种能力。有了理论内涵,必须将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去。理论转化为实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勤学好问。

多看、多听、多想、多走、多记,将每个人当成自己的老师,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因为我们所受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时间不长,因此我们要通过实践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知识和技巧,以帮助我们提升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质量,并逐步向专业工作者过渡。

社区工作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小到社区中居民中的某一个小问题,大到社会政策的改变,所以单靠书本及老师的讲解我们很难了解社区的实际情况,如果多一点亲自体验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多观察和反省,将会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社区工作者的职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社会政策的分析能力、基层动员能力和综合社会服务能力,因此在实践我会注意锻炼自己,提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行政和管理能力也是社区工作者必备的能力,这对于我们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并取得成绩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提升自身道德素质,认清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社会工作的价值与目标是将人类的行为引向更合乎道德的层面。道德伦理可以具体的知道我们的工作,可以促进社会转型,可以改造文化导向,因此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工作中应该体现出社会工作专业价值,体现出自己的道德素质。伦理方面,平等、尊重、生命优先、公平、正义、参与、民主等这些理念都应刻在我们脑子里,并体现在我们的工作中。

当今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理念多少会对我们有些冲击,我们应该保持自身价值体系,不被世俗所同化。另外,要树立端正的工作态度,工作态度体现在奉献、忍辱、敬业上面。

社会工作是非盈利性的,并且工作对象多为困难社区或正在遭受困难的居民,属于缺乏资源的一群人,他们在接受社区工作者的帮助过程中,所能回馈的也只有对工作者的肯定和赞扬等精神层面的鼓励,是没有物质报酬的,因此我们要保持一颗奉献的心。

而对于社区中的居民,有时间可能不理解我们的工作甚至不配合或者反抗,当我们被抱怨或被误解时,我们应该忍辱负重,不感情用事。社区工作是一种职业,我们奉献和忍辱,并不是要标榜自己的伟大,而是处于自身对社区工作的热爱,正是这种职业态度和事业心,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

305 评论(8)

duanxuehan

学好社会学,国内外的都要重视,很多人出国都是读社会学的,那说明其实社会学、社会工作在成熟的社会中是很重要的一门学问。推荐一部有关社工以及澳大利亚被偷的一代的电影《橙子与阳光》

292 评论(11)

托尼小吃货

沟通放在第一位社会责任感社区工作者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职责具有清楚的认识。即每个个体无论处于多么困弱状况,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和需要。社区工作者作为以社区和居民群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将完善和发挥工作对象的社会功能为已任。社区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标是帮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使社区获得应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为社区工作者个人或小团体赚取金钱或私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提供社会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务,并不向求助者收取费用。社区工作属于“非营利”事业,来自政府资助和私人捐助的经费主要用于公共福利和基础建设。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种崇高的理想, 以务实的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社区,贡献社会。平民意识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人们的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没有这种“群众路线”,社区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意识。即使社区工作者具有一种组织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视志愿参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展各自的潜力。知识基础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沟通技巧社区工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区成员的信任,与社区组织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区工作者既要与社区内外的组织机构打交道,也要与社区成员共同学习、讨论和工作。无论是工作伙伴之间的联合设计、集中财力、协同服务,还是推动工作对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区工作者发展或维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社区工作者面对的工作伙伴或对象的职位、年龄、性格、组织角色各式各样,因此社区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会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沟通与合作的原则,运用相应的知识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相互的沟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为社区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终为有成效的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组织能力社区工作也被称为“社区组织”,也就是说社区工作是一种运用组织方法的干预或互动过程。社区工作者运用组织动员手段来协助居民认识社区的整体需要和目标,通过计划方案和专门机构协调、整合社区成员、团体或机构,挖掘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满足社区需要、实现社区目标,以适应社会变迁。积极发掘、组织、协调与利用社区资源,是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特征。社区工作者应当熟悉各种资源,善于将各种要素有机组合在一起,平衡社区工作中“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社区工作者的组织能力还表现为组织具体专业活动的能力,如社会调查、会议主持、行政管理、方案策划以及推动社会行动或运动的知识与技能。优秀的社区工作者能够通过分析、策划、检讨、激励、咨询、教育、谈判等手段、挖掘和利用一切潜能。职业伦理社区工作者的职业伦理由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身规范所规定。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权威机构都制订了社会工作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或职业道德守则。Durkhein(译为涂尔干或迪尔凯姆)将伦理分为两种:一是适用于所有人的伦理;另一种则适于特定团体。社会工作的伦理守则属于第二种,人们称其为专业或职业伦理。专业伦理至少有4种功能:(1)指明该专业的核心价值观,并为专业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提供具体规范和标准;(2)专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某些职责冲突或伦理矛盾时,能够遵循专业伦理守则,维护专业的原则;(3)为社会公众提供理解社会工作专业职责的伦理标准;(4)提供一套评价或衡量系统,评判专业工作的优劣,尤其用于裁决专业界中的不道德行为。美国全国社区工作者协会最新修订的《伦理守则》(1999 年),洋洋数万言,详尽规定了社区工作者的日常行为规范(美国全国社区工作者协会[NASW]网页)。这套守则为社区工作者的行为和作出决策时的价值观列举出基本的价值观、原理及准则,这些准则以美国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作为基础,包括服务取向、社会公义、人的尊严和价值、人际关系的重视、诚信以及职称与否等项(Rowena Fong,2000)。香港社会工作注册局于1998年10月订立的《工作守则》也列明了社区工作者与其服务对象、同事、所属机构、专业及社会建立专业关系时的道德行为标准,其应用范围包括社区工作者以社工身份所从事的一切有关活动(参见香港社会工作注册局网页)。必须承认,大陆有美国社会和香港地区不同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因此大陆中国人所奉行的职业伦理也会与此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国一方面需要探求境外社区工作者伦理守则在中国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尽快制订出符合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社会工作专业化的伦理守则。

33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