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215
老年社会工作就是因应老年问题产生而产生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它是指受专业训练的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的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在生活中遭受各种困难而暂时丧失社会功能的老人解决问题、摆脱困境并同时推动更多的老人晚年获得进一步发展的专业服务活动。一)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社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社会工作(1)参与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2)改善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A.倡导救助对象通过劳动就业解决自身困难,向政府呼吁,提供信息和辅导对象寻找就业机会;B.倡导劳动力市场规范,主要是在设立最低工资标准和消除就业歧视方面的能力。2、个人改善层面上的社会工作(1)评估救助对象的需求:审查申请者条件并帮助其确定资格。(2)帮助符合条件对象获得救助,辅导疏导未获救助的成员。(3)提升救助对象的人力资本,推动其就业和经济自主:A.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前的增能策略,针对对象的依赖性强、主动性差、忍耐程度低、信心弱等等特点开展工作;B.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中的短期和长期策略:针对不同救助对象开展社会工作;C.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服务的宣传策略:通过大众传媒和网络向救助对象传播宣传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信息。(4)有组织、制度化推进反贫困计划的实施。(5)提高救助对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6)为救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救助对象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健康、婚姻质量、亲子关系冲突、子女问题……解决他们的面临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以社区为主要的服务领域;二是要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增进社会融合。
虎娃妈jsz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老年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那么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包括健康服务和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前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后者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与身心健康间接相关的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二、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
三、精神问题的解决
四、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1、有效动员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要求从业人员有“家庭思维”。 家庭思维”指的是把老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它会影响老人的所思所想。
2、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主要包括:老年伴侣工作、家庭体系的工作、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和促进老人与社会相融合方面的工作。
五、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1、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虐待老人指的是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经济方面对老人构成虐待或剥削。疏于照顾老人既包括主动也包括被动地让老人得不到所需的照顾,导致老人的身体、情绪或心理方面的健康衰退。
主要介入措施包括:(1)保护老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2)提供支持性辅导。(3)发展支持性服务。(4)改变和调整环境。
2、丧亲问题
社会工作者在老人濒临死亡时要做的工作主要有:(1)提供情感支持。(2)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确保医护人员能敏锐地体察和理解老人及其家人的需要。(3)提供相关资讯(4)做丧亲辅导。
一、老年人个案工作方法
1、老年人个案工作地独特之处:P81-832、老年人个案工作的注意事项:P83
二、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
1、老年小组工作的独特之处:P83-84
2、老年人小组工作的注意事项:尊重老人的自决权,平衡好对小组和对个别组员所负的责任,尊重保密权,干预小组动力。
三、养老机构照顾
1、养老机构的类型。
2、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特点。
3、不同照顾模式及其特点。
4、提高老人照顾质量的措施。
四、老年社区照顾
1、老年社区照顾的特点。
2、老年社区照顾的服务内容。
黑崎龍少
工作实务(一)贫困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社会结构调整层面上的社会工作(1)参与贫困救助制度的设计、修订与实施(2)改善救助对象劳动就业的环境:A.倡导救助对象通过劳动就业解决自身困难,向政府呼吁,提供信息和辅导对象寻找就业机会;B.倡导劳动力市场规范,主要是在设立最低工资标准和消除就业歧视方面的能力。2、个人改善层面上的社会工作(1)评估救助对象的需求:审查申请者条件并帮助其确定资格。(2)帮助符合条件对象获得救助,辅导疏导未获救助的成员。(3)提升救助对象的人力资本,推动其就业和经济自主:A.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前的增能策略,针对对象的依赖性强、主动性差、忍耐程度低、信心弱等等特点开展工作;B.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中的短期和长期策略:针对不同救助对象开展社会工作;C.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服务的宣传策略:通过大众传媒和网络向救助对象传播宣传就业辅导与职业训练信息。(4)有组织、制度化推进反贫困计划的实施。(5)提高救助对象的参与意识和能力。(6)为救助对象解决实际困难:救助对象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比如,健康、婚姻质量、亲子关系冲突、子女问题……解决他们的面临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以社区为主要的服务领域;二是要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增进社会融合。(二)自然灾害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灾害应急救助:(1)组织受灾群众转移;(2)安排灾民基本生活;(3)社会秩序维护;(4)心理疏导。2、灾后社区恢复重建(1)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社区人居环境的恢复重建,参与监督社区重建工程进展;(2)参与恢复社区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3)参与恢复社区正常的经济秩序。3、社区减灾:参与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社区灾害风险、减灾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工作。(三)流浪乞讨人员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1、进入服务机构之前的救助:街头救助亭和巡回救助车等救助,全天候的救助站开放接待主动求助者。2、服务机构内的救助: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对其偏差观念和不良习惯行为、甚至轻微违法行为要进行引导和矫正;提供专业介入服务。3、回归主流社会阶段的服务(1)类家庭——由救助机构聘请的成年人和流浪儿童组成的类似于家庭的生活群体。(2)家庭寄养——有一定条件的正常家庭的寄养。(3)教育培训——还有通过教育培训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引导。4、返家安置后的服务:主要是跟踪回访,巩固回归主流社会的成果;对某些家庭暴力、歧视等等原因的流浪儿童回归后要关注发生流浪的引发原因的消除。基本定义追根究底,比较专业的为老人服务的工作最早可以追溯20世纪初,当时英国颁布的《养老金法》、1935年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社会安全法案》以及20世纪40年代英国发布的“贝佛里奇报告书”,等等,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老年人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规定了政府和社会应该承担的为老人服务的责任。不过,老年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直至今日,老年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补救性和预防性的功能上,而且也越来越表现在诸如挖掘老人的潜能、协助老人体现晚年人生价值、倡导老人互助等发展性的功能。
xiaoze2000
1、协助老人自我探索的技巧
社会工作者应该帮助老年案主自我探索,让他们更深入地仔细地了解自己的感受和心态,以便为达到预期的改变而创造条件。
(1)工作初期避免采用劝告
劝告的技巧是个案工作过程中的一种介入,但在初期由于双方还未建立信任关系,此时采用劝告技巧往往会没有结果也不利于案主自我探索。
(2)避免完全依赖问话
在初次面谈时,利用一些询问无疑会帮助获取更多案主的有关资料,但一连串提问反而会让案主感到威胁,当工作员不停地问什么的问题以及引导性的问题时,会迫使案主采取封闭态度来封闭自我。而对话二则显示了工作员采用的开放式问题有利于案主作自我探索。
(3)仔细聆听案主诉说。
在面谈时要求案主更全面地描述其行为,有助于案主自我探索及做出决定。
2、辅导技巧
沟通的技巧适用于不同的人群,但适于老年人的沟通技巧见诸于书面的并不太多,实践中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自夸自己是一个成功的老人辅导员。因此,做老人辅导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我们不只要学到理论层面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不时地练习、研读、实习,才能逐步悟到老人辅导上的真谛,实现有效地为老人提供服务的目的。
老年个案辅导是指工作员与案主相互接受有特定目的的一种专业性谈话和助人关系,并通过这种关系更有效地促进老年案主的转变。这是一个双方交换观念、表达态度、分享情感、交流经验等的过程,其间需要一些基本技巧:
(1)专注老人的感受
在案主的陈述中,案主的感受或情绪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人们往往集中在事件的合理性而忽视了感受的部分,当感受被忽视时,不利于我们认清问题所在。感受具备以下的一些特性:
感受没有好或坏,感受就是感受本身;每一个人都有权去感受;在每一个人的角度来看,它的感受都是合理的;感受是没有危险的,行动才有危险性;否定一个人的感受,并不会减少这种感受的存在。
A、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关于感受的词库
请大家安静下来,试着回想曾经令你兴奋的快乐的往事,并把当时的感受写在纸上;
接下来,我们试着去回想曾经的痛苦的往事,同样把当时的感受写在纸上。
我们总结相关的感受的词语,建立这样一个感受的词库
B、确认感受
例:x案主: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我只有放弃算了,我做什么都不对的。
感受:放弃、贫乏、无望、沮丧、气馁、不快、挫折、绝望
C、 回应案主的感受:
我们在回应老年案主的感受时,必须遵循下列宗旨:向案主表示我们明白他的部分感受;支援案主的感受,继而支持案主;帮助案主集中在其感受上;试试看我们所猜度者是否案主的'感受;明确告诉案主我们接受他的感受。
(2)明确老人的谈话内容:
确定案主谈话的内容,从而注意案主当时的情绪感受,对案主的情绪感受和谈话内容作出准确的回应。
(3)要有准确的同理心
(4)明白老人的非语言沟通
(5)对老人回应的技巧
3、其他技巧
建立老年案主记录档案;适当安排面谈场所;注意着装等。
老年社会工作方法中人生回顾疗法:
人生回顾的目的
与缅怀往事不同,人生回顾既注重老人一生中的正面事件,也注重负面事件。通过正视正负面情绪和事件,可以察觉早期生命阶段未察觉的问题。在社工引导下的人生回顾中,可帮助老人找出那些问题来,并且决定哪些问题可以改变。有时候,老人和家人之间的伤害是可以修补的。对于那些老人还没有完成的事,在余下的时间可以完成。人生回顾可以向缅怀方法般协助老人重读人生中的成就,找出适用于现在的处事技巧。如果专注于过去完满解决的事件,不但可以改善处理问题的技巧,同时亦可增强个人的自信和自尊心。
人生回顾的过程
一、小组方式与个别方式
人生回顾既可以采用小组方式又可以采用个别方式。小组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多人参加,这些人可能面临类似的人生挑战。老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记忆闸门被其他同龄人的回忆打开。
因为人生回顾常常涉及非常个人性的、有时候是痛苦的回忆,所以对一些老人来说进行个别方式进行这一工作可能更有益处。
二、建立干预前的基线数据
人生回顾的一个核心要素是它兼具评估性和治疗性。在按时间顺序做人生回顾前,社会工作者应该为老人的情绪健康状况建立一个基线。人生回顾不是要让老人抓着陈年往事不放,而是要帮助他们从中获得领悟,以远离过去的冲突,让现在的神恶或更具有建设性、更有满足感。为干预工作建立前测和后测有助于评估社会工作者和老人实现干预的基本目标方面做得好不好。
三、人生回顾的结构安排
有指导的人生回顾一般分为6~12节,具体取决于老人参加人生回顾的目的、老人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工作者与老人的个人偏好。每个大的人生发展阶段会用近两节的时间。在运用一段时间的人生回顾技术之后,社会工作者或许可以有自己的实施方式,根据实际工作中的有效性来增加或删减这一工具的内容。实施治疗性的人生回顾并非只有一个正确的方法。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在治疗性的人生回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常常担当编辑的角色。出城老人回忆早年生活,并详细的记录下来。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老人重新梳理往事。担任的角色还包括帮助老人理出自己人生历程的主题,并清楚这些人生主题如何影响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行为。
五、为人生回顾形成一个成果
像缅怀往事一样,如果人生回顾能够结出一个独特的果实可能会有益处。果实的形式可以使影集、录像带或者是生命历程日志等。
六、评估和总结
人生回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评估与总结。这给老人提供了一次机会,去把各个人生阶段的所有事情整合到一起,形成对自己一生的看法。一旦过去的事情整合完毕,社会工作者就能够协助老人进一步讨论在这辈子余下来时间希望成就什么。在人生回顾的最后一个阶段,一般会实施后测,以确定老人情绪状况经过人生回顾干预是否有所改善。
人生回顾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小组方式难以保证每个老人都有充分的机会实现个人目标并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小组发言。
2、当揭开痛苦的记忆或事件时,社会工作者可能需要把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帮助特定老人处理和化解这些强烈的情绪反应上,难以兼顾小组中的每个人。
3、在帮助老年人做人生回顾时,社会工作者要去探寻额外的内容,必须放慢节奏,集中精力回想一些重要的事件。
4、在帮助老年人做人生回顾时,可能会发现有一些时间段可能是空白,这就需要社会工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能力去解决这一事情。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