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snow.
1.个案工作过程
(1)接案与建立专业关系
那些尚未使用或接受社会工作资源帮助、但未来可能需要服务资源和协助的服务对象,或者当服务对象并没有求助,但可能需要协助,或者是虽然没有求助但已妨碍他人或其它系统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时,即为“潜在案主”。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与“现有案主”工作,同时,还要与“潜在案主”建立联系,促使“潜在案主”成为“现有案主”。
(2)对案主的需要和问题进行评估
收集案主自身及家庭资料,评估其问题,以决定帮助的介入点。
(3)制定计划、介入干预与总结检讨。
制定工作计划的和目标的原则是:工作目标与社会工作者的专长以及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机构的功能相一致;目标应是案主和社会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目标制定后,社会工作者要与案主订立工作契约,促使双方承担各自的责任。
2.个案工作技巧
(1)沟通技巧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好以下三种符号。
语言符号:社会工作者在与案主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力求把话说的悦耳、清楚、准确、恰当、巧妙。
身体符号: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及仪表等与语言搭配使用。
环境符号:包括时间观念、交流中的说话时机、沟通场所、交流时身体距离的把握。
(2)关系技巧
真诚和有同理心的回应技巧;表现温暖和关怀的技巧;表明尊重案主的技巧。
(3)过程技巧
接案和约定技巧、评估技巧、签订契约技巧、介入技巧和检讨及终结技巧等。
3.个案工作理论模式
(1)危机介入模式。
在该模式下,社会工作者承担着提供信息和建议的角色,必要时,也可以积极主动、直接、系统化的进行介入。
社会工作者进行危机介入时,要将引起危机的事件或原因具体化和清晰化。要限定介入的时间,鼓励案主面对未来,在特定阶段,还要承担案主榜样的作用,引导案主怎样有效应对问题。
(2)任务中心模式。
任务中心模式主要应用于八类问题:人际冲突、不满意的社会关系、正式组织中的问题、角色困难、社会转型中的问题、情绪问题、资源不足问题和行为问题,其对象可以是个人、夫妇或家庭。
在该模式下,社会工作者承担着资源顾问的角色,案主与社会工作者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该模式认为问题的原因不仅仅是案主本身,其外部因素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它强调案主的优点和优势,以及案主的网络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在问题探索、协议和确定任务阶段,确定的任务不仅仅是针对案主的,是针对案主有关外在系统的。这也是该模式的优点所在。
(3)社会心理模式。
社会心理模式认为,案主受到心理、生理和他生活的生活环境三方面的交互影响,强调社会工作者要整体的去了解和认识案主,从案主自身和案主所生活的.环境这两个方面来开展工作。
社会心理模式融合了意识、潜意识、人格功能、人类行为和情绪的知识,通过认识和理解人及其心理的发展过程,来找出案主问题的根源,帮助社会工作者制定个别化的“诊断与治疗计划”,帮助案主解决问题,促进个人成长。
(4)行为治疗模式。
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影响。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的四种学习形态(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行为治疗模式运用奖罚分明的工作方式,让案主不断重复期望行为,渐渐消除问题行为,同时通过树立榜样,让案主学习正确的行为模式等,最终达到案主问题的解决。
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社交困难及问题行为等。
(5)叙事治疗模式。
该模式以日常对话为基础,从多向价值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社会工作辅导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在辅导关系和辅导技巧上的一些变化,并透过“故事叙说”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叙事治疗模式与传统个人工作模式相比,更能使社会工作者和案主进行反思,调整他们对生命的态度,明确生命的抉择,重写生命故事,而不再仅仅是一套治疗“工具”或“技术”。
【拓展】个案工作定义
作为现代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之一的个案工作是一个助人的历程,是以个人或个别家庭为服务对象,让其更好发挥社会功能。其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本身能力和资源无法解决的问题。
在协助过程中,个案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维持着面对面或一对一的专业关系,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与技巧协助失调的个人改善环境,增进生活适应能力;协调社会关系,建立良性互动网络;调适自我功能,促进人格发展;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及面对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善用社会资源和机会,来解决问题,以提升自我信心和生活质量。
基本原则
(一)个别化原则
含义:将案主看成独特的个人,重 视案主对待困难和问题的感受与看法。
要求:社会工作者认同和了解每个个案的独特性,并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来帮案主达成较好的适应。
(二)接纳原则
含义:接纳他人,尊重、欣赏个人和团体的差异
要求: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 表达情感(包括负面情感)的权利, 应投入地聆听,既不阻止,也不责备。
(三)承认的原则
含义:承认案主作为一个人的价值、发 展潜能以及改变的能力。
要求:不能以轻视、反感、责备的态度 对待案主,应抱有尊重的态度,帮助案主从防卫中解脱出来,以更有效的 方法来面对自己的问题。
(四) 理解关怀的原则
含义:案主常常希望自己的感受或 表达出的情感,能得到工作者的了解、支持与共鸣。 要求:在个案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需要适度的情感介入。
(五) 非评判的原则
含义: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不能简单地 否定服务对象,不能以自己的价值文化去批判服务对象。
要求:工作者以非评判的态度了解案主 及其问题,在适当的时候向案主说明工作者的工作是帮助他,而不是审视他、评判他、给他做结论。
(六) 案主参与及自决的原则
含义:尊重案主自我决定的权利,不能帮案主做最后的决定。
要求:社会工者应处于分担、支持、提示的地位,他可以告诉案主如何获得帮 助,但该建议是否被采用则由案主自己决定。
(七) 保密性原则
含义:保守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显露的秘密。
要求: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对不必要的事项不要深究,另一方面对必要的资料应注意保密。 方式:不向他人透漏案主的姓名、资料, 不向他人提及会谈的过称及内容,不让他人旁观。
特点介绍
注重以个人为工作对象;
注重建立一对一的专业助人关系;
注重个人和社会两方面的调整,兼顾形成问题的内因和外因;
注重知识基础。
作用
帮助个人或家庭善用社会资源;
帮助个人或家庭挖掘潜能;
帮助个人或家庭适应新的生活转变做准备;
帮助个人或家庭处理突发性的危机事件
楞大个肚兜
2017年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模式
个案工作的服务模式既是用来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某个服务对象开展专业服务的理论依据,也是帮助社会工作者决定个案工作的程序和服务方法的重要依据。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模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其理论假设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②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强调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a.在成长的早期因愿望没有获得满足或者情绪冲突没有解决而形成的压力;b.当前社会环境的压力过大,导致成长早期形成的问题表现出来;c.对外部环境的理性处理能力以及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欠佳而导致无法有效应付外部环境的要求。
③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认为人际沟通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④对人的价值的假设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目标就是帮助服务对象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自身健康地成长。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技巧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技巧两大类。
①直接治疗技巧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②间接治疗技巧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技巧。
2、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依据医学模式的概念,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相互紧密关联的实施阶段。其特点如下。
(1)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境中了解服务对象从第一次与服务对象接触到完成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资料的收集,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研究阶段。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对服务对象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寻找服务对象问题产生、变化的原因和过程,这个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阶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心理动态诊断是对服务对象的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评估。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对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和人际关系失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调整和修补,这一阶段称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治疗阶段。心理社会治疗模式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根据服务介入的目标,可以把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服务介入分为五个层面:①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②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③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④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⑤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关系。
二、危机介人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危机介入理论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吸收其他理论以及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的概念。
(2)危机的发展阶段一般分为危机发生、危机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四个阶段。
(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危机介入模式有效调适和治疗危机工作的一些重要原则包括:①及时处理;②限定目标;③输入希望;④提供支持;⑤恢复自尊;⑥培养自主能力。
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包括四个方面: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②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三、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1)行为治疗模式的三种学习理论行为治疗模式以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三种学习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这三种学习理论都强调:①以行为作为理论研究的中心,探讨行为习得、改变的规律;②以学习作为核心,研究行为学习的具体机制和条件;③注重外部环境在行为习得中的作用。
(2)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行为治疗模式的技术比较多,其中简单实用的有放松练习、系统脱敏、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模仿五种。其中,放松练习是行为治疗技术中应用最广的治疗技术之一,最常见的是一种渐进式紧张——松弛放松法。模仿是运用比较广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包括榜样的示范和模仿练习。
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行为治疗模式是以服务对象的行为学习为中心开展的,特点有:①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评估;②关注服务对象行为的修正;③侧重服务对象修正效果的评估。
四、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人本治疗模式的内容
(1)人本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人本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以及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2)人本治疗模式的治疗策略人本治疗模式认为,有效的辅导方式不是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而是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罗杰斯把这种能够充分运用自己各种潜在能力的人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征:
①能够依据自己的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②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③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④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物,具有基本的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⑤面临众多的选择时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2、人本治疗模式的特点
人本治疗模式改变了以往个案辅导模式的工作重点,注重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创造一种有利于服务对象自我发展的辅导环境。在实施过程中人本治疗模式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①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②强调个案辅导关系,罗杰斯认为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积极关怀三项充分必要条件,这包括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接纳、无条件的爱和保持独立性六方面的内容;③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