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1

pisces850318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养老机构社会工作者比例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威家具

已采纳

据2019年末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亿,占总人口比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亿人,占总人口比例。

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养老机构万个,同比增长;各类养老床位万张,同比增长。

图/保利和品服务的养老院

民政部:要求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因为养老院院长的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需加强这部分人员的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适应养老服务迅速发展要求的管理人才队伍,利于推动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养老机构社会工作者比例

114 评论(8)

中国神运

——养老护理员与自理老人比例不低于1:16。 ——养老护理员上岗前需接受岗前培训。 ——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不低于70%。 4.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营养师。 ——按需配备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者。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需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资格证书上岗。 5.后勤保障人员 ——按需配备后勤保障人员。 ——膳食服务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与服务对象人数比例不低于1:50。 三星级居养型养老机构 1.行政管理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总数占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超过10%。 ——机构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医务人员 ——至少配备两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有一名具有三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临床类别医师。 ——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康复师。 ——按需配备药学及其他医技人员。 ——医务人员需持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上岗。 3.养老护理员 ——养老护理员与自理老人比例不低于1:14。 ——养老护理员上岗前需接受岗前培训。 ——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不低于80%。

358 评论(9)

孙家员外

因为养老院院长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质会直接影响到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全方位优化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所以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2年力争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有条件的乡镇也要积极建设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意见》还明确,要实施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指导、督促和检查各地确保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通过政府回购、租赁、改造等方式因地制宜补足养老设施,到2022年配建的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

2020年底前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给予最急需的适老化改造;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200万名养老护理员、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扩展资料:

一万名院长和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方针

一万名院长,十万名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任务仅仅是民政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不包括各地自行组织开展的相关培训,目前已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地,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做好两类人员培训工作。

民政部组织编制了《养老院院长培训大纲(试行)》和《老年社会工作者培训大纲(试行)》。两份《大纲》以当代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这两类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在总结各地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所列课程包括养老院院长和老年社会工作者应知应会的政策趋势、理论方法、实务技巧等,为各级民政部门、培训机构组织开展培训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下一步,民政部将推动各地落实培训任务,同时鼓励各地加大投入,持续开展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全员培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22年底前培训1万名养老院院长

236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