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nomoonna
犀和社区。犀浦伊萨贝拉小区地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犀浦镇,属于是犀和社区管辖的区域,是由中铁二院(成都)置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建设的项目,其内部配套及商业配套完善,生活氛围浓厚。
乖乖纯00
成都市区孤儿院需要义工的地方是四川成都市孤儿院。
地址是成都郫县犀浦镇泯江路中段16号。电话是 /
【四川成都孤儿院】
是一所是以收养孤儿、弃婴和无家可归的残疾儿童,兼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护理为一体的省一级儿童福利院,是我省唯一一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儿童福利机构。
【内容】
先后被评为“全国十佳儿童机构”、“全国未成年人保护先进单位”、“全国民政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民政部“明天计划工作先进集体”。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的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外国教会创办的“圣婴院·育婴堂·孤儿院”。新中国政府自1951年以来多次投资建设,不断扩大规模和完善各种设施。2003年,座落于成都西郊犀浦镇、距成都市中心约15公里的新院落成。新院投资两千多万元,占地35亩,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院中水榭亭阁,花园草甸,绿树环抱,风格新颖,规模、设施和环境均达到全国一流水准,是儿童理想的生活、学习、康复场所。
【模式】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实行了集中供养、个人领养、社会助养、分院代养、家庭寄养、双亲家庭抚养六种模式。为了让孤残儿童重享家庭的温暖,该院于2000年和2004年分别推出家庭寄养和双亲家庭抚育模式,即将院内孩子放入城乡社区家庭抚养或者由招聘的“爸爸妈妈”和八个孩子组成一个模拟家庭。
W了然于心
2017成都最佳党建引领示范社区暨第五届“我心目中的社区好书记”公益评选启动以来,受到了成都二圈层区县社区的关注。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了诸多亮点,社区书记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资源、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工作中,让居民找到归属感,真正做到了营造有温度的社区。推荐社区书记郫都区犀浦街道犀和社区书记 赵莉打造绿地菜园 让流动党员找到归属感“香菜、小葱、大葱、萝卜......这些菜没有上化肥农药,都是健康的绿色蔬菜。以前总是叨念回老家拿蔬菜,现在有了可食绿地菜园,在家门口也能吃上老家的生态蔬菜了。”家住犀和社区锦苑三期的谢老师骄傲地指着自己的菜地说道。自十九大和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以来,犀和社区书记赵莉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认真探索社区基层治理的先进经验,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心系群众,踏实工作,着力为群众化解矛盾,开展系列文体公益事业,确保辖区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特别是2017年6月利用辖区三类地块打造的可食绿地菜园,得到辖区居民的高度认可。赵莉介绍,社区分类登记了400多名党员,并举行党员亮身份活动,这些举措为之后的各项目推进打下了基础。可食绿地菜园还设立了党员菜地项目,其目的是让流动党员有一个归属感。可食绿地不定期举行义卖活动,将义卖的款项捐入爱心基金,用于帮扶困难党员和群众,同时融洽睦邻关系,让群众找得到“乡愁”。在犀和社区书记赵莉的带领下,辖区还积极开展了“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的五年”感言征集活动、“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活动、“微权力”“微腐败”专项治理宣传活动暨“党的政策我知晓”知识竞赛活动和其他党员支援服务活动,突出了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活动的开展,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就像谢老师说“每次来到犀和社区就像回到家一样温暖,见到赵莉就像见到自己的女儿一样亲切”。华西社区报记者张丽推荐社区书记温江区寿安镇岷江村书记 陶勋花建居家灵活就业基地 “温江造”仿真熊猫走出国门今年7月,“温江造”仿真熊猫出口德国,受到了一大批欧洲人的喜爱。2017年,温江寿安镇岷江村的“熊猫妈妈”们已“生产”熊猫滚滚近万只,随“一带一路”走出国门后,深受外国人追捧。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群“熊猫妈妈”,竟都是昔日里留守在家等待就业的农村妇女,而岷江村的这些改变,离不开岷江村书记陶勋花的勤奋与努力。自2010年担任岷江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陶勋花便把满腔热情悉数投进每一天的工作中。岷江村是以花卉苗木为主要经济支持的传统村,近两年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同质化问题泛滥,花卉苗木产业转而持续低迷。为了解决花木销售难,妇女就业难等问题,陶勋花时常睡不着觉,“要转型,要创新”,这样的声音不断回响在耳边。偶然的机会,陶勋花从温江区妇联曾主席那里得知,成华区幸福里女红编织创意室,已培训了1300余名妇女,建立起线上线下的销售体系,专门帮助农村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陶勋花开始四处走访、调查,向镇妇联寻求帮助,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成功了。在陶勋花的带领下,岷江村打造了“缝纫居家灵活就业基地”,基地举办缝纫培训班8批次,培训技术人才300余人,解决60余人就业。创立“手工编织居家灵活就业实训基地”,已承接订单20多批次,培训一批手工编织巧手,目前“指尖的爱”生活馆在建中,岷江村手工产品《感恩的100只熊猫》已走进四川电视台与熊猫基地召开的联合发布会,进入国际平台——熊猫基地的产品展示台,其制作的仿真熊猫也远销国外,深受喜爱。华西社区报记者刘俊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