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烨夜夜
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需要根据具体的招考公告决定,但社会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达到万元左右。在社区工作者中,社区党组织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服务站站长。
享受正职待遇;社区党组织副书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服务站副站长,享受副职待遇;其他工作人员,享受一般工作人员待遇。交叉任职人员“兼职不兼薪,就高不就低。”
各地情况:
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发展社会工作事业。各地社工待遇也逐步提高。其中,深圳、东莞、广州等地由于社工事业得到政府重视,部分费用由财政支付,所以待遇稍微高一些,大概在3500—4500左右。
其他城市,例如北京、杭州、武汉等地,工资一般在1000—2000左右,待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近几年来,各地都对社工待遇问题给予了很高重视,社工待遇也会在未来几年慢慢提升。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社工待遇
晶莹剔透0702
这里的工资待遇不是最好的,但是逐年都在上涨,也就是说,未来的前景还是比较好的。
这里的事业单位,比如基建处,住建处,工资待遇比每年都有一定的增长,在那里工作的人反应刚进去的人员工资在2千到3千元左右,当然,这个也是跟自己的职位有一定的关系。
具体的待遇也是要看工作人员对集体的贡献有多大,贡献越大,自然得到的待遇就会越好,升职快,工资高。
工资的主要分层有这几点: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教护提高10%、教护龄津贴、艰苦地贴、特岗津贴、地方津补贴。
当地地方的补贴,津贴是要根据地方财政来进行一定的调节,这个没有固定的标准,在全国范围来看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低人员的岗位的工资和薪资的级别。
是从06年之后就没有进行过调整,这一块是固定的,再有艰苦地津贴,特岗津贴等,也就调整过一次,也处于一种不变的状态。
工资制度应主要考虑:
1、对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事业单位,在国家宏观控制下,在工资分配上,给以更多的自主权,允许将内部分配搞得活一些,促使其向“自负盈亏、 独立核算”的企业化方向发展。
2、对具有部分自我发展能力的事业单位,采取工资基金由国家部分包干的办法,在执行国家统一工资制度的同时,给单位一定的自主权。
为了维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兼顾社会分配公平,《征求意见稿》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问题作了以下规定:
一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工资构成,需执行国家的统一政策。
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三是国家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得财富的社会保险制度。
tobyzhao520
社工待遇已经快和事业单位差不多了。
从召开的“全国社会工作本土化与社会工作实务高级研修班”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我国共有4万多人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资格。目前,北京已经通过职业资格水平考试并进行登记的社工为5600人,而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则高达30万人。据悉,民政部正在对社工行业规范进行相应的立法调研和准备。今后,社工资格将有望成为行业内的入门门槛,这也意味着今后有可能只有获取职业水平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社会工作者这一行业。据悉,目前,本市从事社工工作人员主要分布在10多个领域。其中,在民政领域内主要包括优抚安置、军休、社会救济、殡葬、社会福利、救助和社区等。此外,卫生、教育、司法等领域也有专门的社工岗位。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登记的社会工作者的待遇水平,已经不低于所在区县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