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80

嗯哼,嗯哼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考雷同卷鉴定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指尖的淚

已采纳

近日,天津一位考生在通过公务员考试面试与政审之后,却被告知其笔试出现“雷同卷”,从而成绩无效。事件曝出后,有关公务员考试“雷同卷”的争议被舆论关注,公务员考试如何判别试卷雷同?如何保障评判公开公正?考生不服“雷同”又能怎样申诉?

资料图

争议:有关“雷同卷”的争议

近日,媒体报道,22岁的女大学生赵某参加了今年天津市的公务员考试,在顺利通过笔试、资格复审、体能测试、面试、体检及政审环节后,眼看就要接到录取通知之际,她突然接到天津市人才考评中心的通知,因笔试出现试卷雷同,成绩无效。

赵某对媒体称,自己没抄袭,也没协助他人抄袭。据报道,事发之后,赵某要求查看“雷同试卷”,得到的答复是,按规定不能查看。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处室回应称,雷同检测标准由第三方机构掌握,一应材料均不能透露,只可向法院出示。如果赵某不服,可向法院起诉。

按照考试安排,今年5月天津本次的公务员招考笔试成绩就已公布,那么,试卷雷同由谁鉴定?为何不能向考生公布鉴定证据?为何面试、政审等环节之后才告知考生?这一事件曝出后,有关“雷同卷”的疑问引发网友讨论。

记者发现,今年各省份的公务员招录中,多地都曾通报查处“雷同卷”作弊行为的情况。例如,福建通报查出10人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雷同卷的情况,陕西也曾通报在公务员省考中认定8名考生的答卷高度雷同。不过,各地关于公务员考试“雷同卷”的通报多是在笔试成绩放榜之际。

资料图:2016年11月27日,山西太原一处国家公务员考试考点,考生排队准备进入考场。

背景:雷同卷作弊至少禁考五年

关于公务员考试中,“试卷雷同”的处理,记者查阅发现,由人社部发布,去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较之以往,新增加了雷同答卷的处理条款。

该《办法》称,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经阅卷专家组确认的,由具体组织实施考试的考试机构给予其该科目(场次)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根据规定,报考者之间同一科目作答内容雷同,并有其他相关证据证明其作弊行为成立的,视具体情形5年内直至终生不得报考公务员。

今年各省份组织的公务员省考招录中,多地也首次启动了雷同试卷的甄别工作。

例如,今年4月,青海省人事考试中心发布“考生须知”,特别指出,公务员招录考试结束后,将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生(含抄袭和被抄袭),将给予其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

山东今年也在笔试阅卷中增加雷同答卷甄别环节,明确视情形给予违纪违规人员本年度取消报考资格、考试成绩无效、不予(取消)录用,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相应处理。

资料图:2016年11月27日,2017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笔试开考。

探究:“雷同卷”评判有啥标准?

对于“雷同卷”的判定标准,上述人社部发布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只明确,“省级以上考试机构确定作答内容雷同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专家介绍,公务员考试中,雷同卷的评判标准分为主观卷和客观卷两类。例如,主观卷中,考生之间同一科目答卷的作答内容,包括文字表述或主要对错点,出现高度一致;就客观卷而言,两名以上考生在客观卷的答案中,所选择并涂写的答案,存在高度一致性。

专家表示,国家为保证公务员考试的公开公正,在技术、人力、试卷设置、法律及事后权益保障等多个层面都进行了规范。例如,公务员主管部门加强考试监管,提高保障考试安全的技术防范水平,通过一题多卷等组题方式防止有组织作弊,通过专业机构对考生答题信息进行检测,甄别雷同试卷。

那么,判定雷同卷应该在何时告知考生呢?雷同卷的甄别鉴定,需要经阅卷专家确认,甄别鉴定本身也需要一定时间,并且在通报雷同卷之后,有的考生还会进行申诉,因此,每个地方的处理进度不一样。

资料图

追问:考生不服“雷同”如何申诉?

上述天津公务员考生“雷同卷”争议事件中,不少网友质疑,考生要求查看“雷同卷”为何遭拒,甚至有网友质疑是否存在“萝卜招聘”。不过,也有网友认为查卷遭拒无可厚非:“这么多考生,认为自己的分低了、判错了,都要去查卷子,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太大。”

“就我国目前规定而言,公务员考试结束后,任何人没有任何理由查看公务员考试试卷,即使复查申请通过,也是工作人员进行复查,本人看不到自己试卷。”专家表示。

不过,专家介绍,考生如对雷同卷的鉴定结果不认同,按照《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中规定,报考者对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按照规定,对报考者违纪违规行为作出处理决定前,应当告知报考者拟作出的处理决定及相关事实、理由和依据,并告知报考者依法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作出处理决定的公务员主管部门、招录机关或者考试机构对报考者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

记者查阅人社部在2016年8月发布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决定书(样式)》,《决定书》中明确,如对处理决定不服,可自收到本处理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自收到本处理决定书之日起六个月内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既然雷同卷会被处理,那就只有走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相信法律是公平公正的。

社会工作者考雷同卷鉴定

116 评论(13)

小韵子39

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共发现雷同试卷98份,相关考生已按违纪违规进行了处理

227 评论(10)

海洋嗨阳

你的处理结果是什么,有没有被禁考被啊?

250 评论(15)

Candy526368302

今年4月下旬,31岁的刘伶(为保护隐私,化名)参加了2017年天津市公务员考试,报考天津市教育系统某机关处室。8月30日,她被天津市人才考评中心约谈告知,她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被判定为雷同试卷,成绩取消。公务员考试笔试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大部分。笔试第三、面试第一,体检合格,刘伶就等着到新单位上班了。可等来的却是一场意想不到的约谈。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无论从天津还是从全国范围看,在公务员考试中被认定为“雷同试卷”而取消成绩的,大有人在。得满分的成绩会不会都被取消? 2010年三亚市某局长女儿行政能力测试接近满分续:成绩将被取消。2015年继雅思官方取消部分内地“违反考试规定”考生成绩之后,又一家国外考试机构取消中国内地学生的考试成绩。都是因为出现大量满分考生。这是一种为了防止高科技作弊行为而使用的作弊甄别方式,“雷同试卷”不一定只出现在邻座之间,还有可能出现在不同考场。存在一种可能——有些考生参加了考前押题培训班。各地人事考试中心发布“考生须知”,强调“公务员招录考试结束后,将采用技术手段进行雷同检测,被甄别为雷同答卷的考生(含抄袭和被抄袭),将给予其该科目考试成绩无效的处理”。总结:这样的考试只是为选拔提供一个工具,并不具有较高的评价质量,也缺乏应有的育人功能。

131 评论(13)

热腾腾的鱼粥

取消考生当年考试成绩,经调查违规违纪严重者两年内不得报考相应人事考试,有关考务人员要承担相关责任。所谓雷同卷,就是经评卷专家组技术判定,同一科目试卷答案文字表述、主要错点高度一致,或错同率达一定比例。考试机构、评卷专家组对雷同卷认定作弊有严格的科学依据,甄别误差率小于十万分之一。

客观题(选择)那是机改,试卷有90%(错或对)的一样则被判为雷同,若客观题符合,则阅卷老师查其作文,若作文一样或几乎一样,则确定为雷同,若不一样 应该不会是雷同的。

考试违规的后果。对违反考场纪律及舞弊的考生,学院将按照国家教育部(第33号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1、取消成绩,给予严重警告以上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

2、若处分是记过及以上,将影响学士学位的授予。

3、考生的违纪记录情况将被登记到教育部的网上诚信档案中,向社会开放查询。学校也随时随地为其它学校、用人单位和社会提供诚信信息。

4、对情节严重并触犯国家刑法者,一律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学校的相关措施

1、更严格地执行考试制度,更严厉地惩罚违规作弊行为。特别是针对试图作弊的考生决不姑息。

2、对使用“特殊答案或雷同答案”的考生,根据国家教育部新颁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将认定为考试作弊,学校将按规定从重处理。

205 评论(8)

一吉一吉

女子公务员考试因试卷雷同遭淘汰,得满分的成绩会不会都被取消?

刘伶现在天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参加公务员考试,综合成绩第一并通过体检后,她以为板上钉钉了。8月29日,她突然接到次日到天津市人才考评中心面谈的通知。工作人员回答,公务员考录期内任何阶段发现违纪问题,都要处理并追究责任。同时她,因为没有发现她的违纪行为,不会被禁考,只是本次成绩取消,以后还可以再考

据工作人员解释,这是一种为了防止高科技作弊行为而使用的作弊甄别方式,“雷同试卷”不一定只出现在邻座之间,还有可能出现在不同考场。存在一种可能——有些考生参加了考前押题培训班。她请求人才考评中心回应3个问题:第一,申请公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鉴定雷同的材料,明确雷同百分比是多少?判定技术和流程是什么?谁和我雷同?第二,要求对雷同的试卷重新鉴定比对,公开详细过程。第三,要求进一步调查核实,调阅考场监控录像、考场记录、无线电监测记录等。

她认为,仅用“雷同试卷”判定成绩无效,像是对未经查实的“违纪嫌疑”的折中处理,“考试中只有违纪和没有违纪两种可能,如果违纪决不能姑息;可如果没有证据,为什么要取消成绩?”刘伶说,天津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都是单选题,如果考生作答思路巧合,答案相似度高的小概率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得满分的考生,答案都是“雷同”的。“照这个逻辑,得满分的考生,是不是都该取消成绩呢?”

小编看来呢,这样做当然是不公平的,有关部门应该好好调查。

31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