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工装
电话沟通的优点主要有:
成本低;
操作便捷;
可以突破环境障碍,比如对于残障人士来说,电话联系就比较有优势;
即时性强;
可以接触到更多敏感、隐藏群体,比如来电求助的服务对象可能是同性恋、家暴受害者等。
电话沟通的缺点主要在于:
信息少,接触点脆弱,相比面对面的接触,交流困难更大;
对工作人员的能力以及资源的掌握程度要求高,工作人员必须在有限的信息量和时间内,对求助者做出回应;
服务效果不可控,监管困难。
电话沟通的主要功能有:
倾听、分享、陪伴、理解、引导、关怀
服务对象打电话给社工,可能是出于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单纯的聊天;
二是感情的联络;
三是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不同的情况下,社工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任务。
现在我们来具体介绍当服务对象电话求助时,沟通过程中,社工可能遇到的情况及处理技巧。
情况1:服务对象急于宣泄和倾诉。
此时社工可能会轻易被控制,做出快速回应,直接进入问题的解决阶段。在没有进一步掌握服务对象信息的情况下,太快速的回应会导致求助者的不信任,直接进入问题解决阶段可能会成功,但是更可能会失败。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社工应该帮助求助者平复情绪,放慢沟通的节奏,谨慎回应。不要着急进入问题解决的阶段,争取更多的聊天时间和机会,从中获取更多信息,也让自己有时间进行评估和判断。
情况2:服务对象的问题过于简单,几句话就能解决。
我们当然希望服务对象的问题真的如他所描述的一样简单,但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并不是。
此时,社工要留心,服务对象的所说的问题可能并不是他真正的问题,他背后的问题可能是:身边没有人支持他,没有人可以交流,或者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的问题等。那么,社工需要做的就是帮助服务对象一步一步发现问题的核心。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情况3:社工问的问题让服务对象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或者含糊其辞,没有达到社工预期的效果。
此种情况说明社工需要改变询问的方式或者角度,提问应该避免重复、总结、是不是等一类的封闭性问题。
关于服务对象比较隐私性的'问题,询问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时机是否合适,服务对象是否会担心自己的隐私被公开而拒绝再交谈下去。
情况4:面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社工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此时,社工可以坦诚的告诉服务对象你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但是,社工可以假设自己也正在面临这个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并说出自己可能的做法,虽然不一定能帮到服务对象,但至少可以让他看到你在努力。
社工在面临这种不知该怎么办的情况时,不应该急切的想把问题转介到别的地方或转移话题,这会给求助者造成伤害。
情况5: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与社工的价值观不同,或者社工需要采取的解决办法与自身的价值观不同。
在价值观冲突的时候,开放观念,尊重服务对象的选择。
社工应该明白,你所给的建议或解决措施,是你所在的位置和职责要求你必须去做的,你不是法官也不是裁判,你可以和服务对象谈一谈彼此不同的理解,但是不要去判断对错。
情况6:谈话一停就觉得不知所措。
首先,社工应该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不停的讲话?因为你很紧张,想做好又怕做不好,或者你太急切的想知道些什么,想快点解决问题?
我们应该自然而然的接受沉默,该停下来就停下来,或者当你感觉要冷场的时候,有意识的放慢节奏,问一些过程性的问题,给服务对象说话的欲望和余地。
其实,在实务工作中,我们会遇到的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也精彩得多。希望这些技巧可以为大家提供一点思路。
最后,在服务过程中,一定不要以为有什么事情你肯定不懂,也不要以为有什么事情是你必须懂,所以,当你觉得自己帮不到服务对象的时候,不要气馁,要加油!
小小暖和
参考解析: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在接案面谈中没有完成的主要任务如下:1、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在社会工作者与小军母亲的面谈中,小军的母亲一直强调自己对小军倾注了很多心血,而丈夫一天到晚不在家,回家就骂儿子,把过错都推到丈夫的身上,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在面谈中深入了解小军的母亲对自己的看法,找出问题的原因。2、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面谈要澄清双方的期望和应尽的责任,通过协商减少差异。案例中小军的母亲一直强调让社会工作者说服小军回家.社会工作者并没有让服务对象承担自己的责任。小军出走是他的整个家庭造成的,单靠社会工作者一个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让小军的母亲承担相应有的角色和责任。3、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者角色。社会工作者在面谈时要帮助并引导服务对象逐渐接受自己的角色,以便双方能够相互配合,从根本上解决小军出走的问题。4、促进及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小车的母亲对小军要求严格,事事包办、处处操心,小军的成绩下降,被母亲狠狠训斥,因此,小军离家出走主要是他母亲引起的。然而在面谈中,小军母亲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社会工作者也没有进行引导,以促使小军母亲改变这种态度和对待小军的行为。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