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专用
2007年3月,任中国出版集团党组书记兼副总裁。他先后获得“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韬奋出版新人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首都劳动奖章”等多个奖项。1996、1999年两次被授予“北京市高校校办企业优秀企业家”称号,1997年被北京市授予“建功立业标兵”称号,1998入选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4年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归国留学人员。2008年受邀成为中国首位法兰克福书展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 李朋义同志在主持外研社工作的15年时间里,带领外研社飞速发展,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获得了“全国优秀出版社”、“先进高校出版社”等荣誉,外研社的图书销售码洋从他主持外研社工作之初的1000万增长到16个亿,固定资产从1000万增长到10个亿,利润从100万增长到两个亿。他领导外研社积极探索和实践“走出去”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对外汉语图书出版,带领外研社实施“走出去”工程。在李朋义的领导下,外研社将汉语与中国文化出版、实施“走出去”工程列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2003—2004年,组织了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学习市场调研,以此为基础,制定了“对外汉语出版战略规划”。规划中提出,在今后的10年内每年投资一千万,十年投入一个亿,出版15大系列近2000种产品,形成出版、培训、网络服务的综合性平台,为外国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外研社出版了《汉语900句》、《汉语世界》、《新世纪经贸汉语》、《经理人汉语》、《我和中国》、《中国文化100话题》、《世界汉语教学与研究丛书》等一批在国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的汉语学习产品。作为国家汉语推广办公室领导小组的重点项目,外研社2006年出版的《汉语900句》更是在出版形式方面进行了创新。除了图书以外,该书还配备了CD/MP3、DVD-ROM、电子点读笔以及网络学习等多种媒体手段。德国、法国、美国的15所大学把它作为视听课主干教材。2007年3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还向莫斯科1948中学师生赠送了100套《汉语900句》(俄语版)。 李朋义同志提出了“借船出海”进入国外主流渠道的商业模式。其内容是与国际出版机构共同成立面向海外市场的合资公司,共同投资,共同组织选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用其畅通渠道,“借船出海”。外研社“走出去”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5年,外研社输出版权30项;2006年,输出版权60多项,输出版税直接收益200多万元,输出品种增长了两倍,输出版税收益增长380%。其中外研社《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在马来西亚年销售15000册,《汉语世界》、《汉语900句》、《我和中国》等已经成为输出中的品牌产品。《汉语900句》以英、法、德、意、日、韩、俄、西、葡、泰、越南、立陶宛、马来、阿非利卡14个语种出版,利用合作方的国际发行渠道在世界50个国家进行推广、销售。外研社和美国麦格劳希尔公司合作出版的《我和中国》进入美国教材主流渠道,不仅在美国近20所大学使用,而且在法国、德国、东南亚地区都有了订单。 调任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副总裁后,李朋义同志提出了集团走出去工作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借船出海”——实现产品走出去;“造船出海”——实现品牌走出去;“买船出海”——实现资本走出去。三步走发展战略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内出版人的高度肯定。集团在国际业务中着手组织了以下几项重点工作:将集团公司所属的海外代表处逐步改造成公司;对集团公司海外零售书店陆续进行股份制改造,科学布局;筹备在海外成立出版公司,以当地语言出版中国内容的图书;成立中国出版国际公司,提高国际经营能力;通过举办书展等举措,扩大中文成品图书的出口;组织策划外向型出版物的出版工作等。中国出版集团先后成立了中国出版(巴黎)有限公司、中国出版(悉尼)有限公司、中国出版(温哥华)有限公司、中国出版(德国)有限公司、新华书店(纽约)。在刚刚闭幕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又注册成立了中国出版国际有限公司。中国出版集团海外出版公司已出版图书近百种,借助海外合作方的发行渠道进入了西方主流市场,集团的版权贸易也取得了整体推进。
Yun云2870
关于北外外交方面的人才,我觉得作为北外研一的学生,自己可以提供些帮助。
首先,从北外走出来的名人很多,比如湖南电视台主持人何炅,国家一级作家毕淑敏,以及一些高校的领导等,皆出自北外。关于从事外交方面的人才,北外校友太多了,我们的老师曾告诉我们,北外校友在各国大使馆可以说是遍地开花了,如果我们去某个驻外大使馆工作,会遇到北外的诸多校友,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身在异国会感觉到异常亲切。
还有很多在外交事业方面为我国做出了诸多贡献的杰出前辈们,如孙必干、胡本耀、关呈远、黄有义等前辈们,都是值得我们一生学习和敬仰的。北外的每一位学子都以前辈们为榜样,在北外不仅是为了学习语言,也更希望向前辈们学习,希望自己未来有一天能够切身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外虽小,但我们爱北外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片砖瓦。
李李路路
本人虽然读的是新闻专业,不是外交官辈出的小语种专业们,但考虑过未来这方面的就业,所以还算了解~
事实上,外交部是很大一部分北外学生的毕业去向。我有一位学瑞典语的朋友,她们在大一的时候就已经与瑞典大使馆有过交流活动了,北外“外交官的摇篮”的称号真不是虚传的。新一代的外交官们还在成长,我就先讲讲几个已经扬名的校友吧:
1. 吴建民(外交家、原外交学院院长)
吴建民先生被认为是外交界的元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之后,他是常驻联合国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一。除了外交家这个身份,他在学术领域也是硕果累累,一些主要的作品如下:
2. 吴红波(前联合国秘书长)
吴红波先生在外交部待过的都是热门、敏感的司部,足以看出他的能力很强了。事实上,很多我们现在知名的外交外事人才,都是通过在外交部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工作,积累了经验,然后被委派到重要岗位上去的。
3. 除了活跃在外交领域的大家们,其他领域的校友也为我国的对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阿拉伯历史学家纳忠、俄语教育家郭聿楷、斯洛伐克语教育家刘飞……有了他们的研究和教学,我国对外的交流才能顺利进行。
写答案的时候翻阅校史,发现北外外交外事真是人才辈出,光是在外交部任过职的就有300余人。每年,还有源源不断的学子进入外事领域,相信他们未来也会成为知名的外事人才。我辈当自强啊~
yuxinchen008
本人北外学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众所周知,北外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而且北外是语言学习的专科院校,所教授的语言几乎涵盖了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所以外交部会来北外宣讲,因此北外的学生进外交部的很多。那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比较有名而且比较厉害的吧。
第一位是傅莹,她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1973级校友,研究生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国际关系。她个人的工作经历也很丰富。她曾经在菲律宾、澳大利亚、英国等多国的大使馆工作过,她还有有很多很厉害的名头!比如她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驻大国女大使。最重要的是曾任外交部副部长(这个超厉害)。傅莹学姐现在是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科院全球战略智库首席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副理事长。(是不是听起来就很厉害!)所以这应该是一位非常典型的代表了。
第二位是刘海星,他是北外1981级法语系校友,工作经历还是很丰富的,也很厉害。但是本人对他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的工作经历大都是在外交部。根据百度介绍,1985年进入外交部工作。2012年的时候,刘海星成为外交部欧洲司司长,2015年升任为外交部部长助理。这期间也都是在我国的外交部工作,工作职位也很高。
第三位,应该是大众比较熟悉的,之前在微博上还蛮火的,被号称“翻译女神”的姚梦瑶。她也是北外毕业的,是北外英语学院03级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她担任了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新会发布会的翻译,因为翻译水平过硬,颜值又很高,被大家认识。很多人都很喜欢她。
其实北外进入外交部工作的学生有很多,这些可能只是相对来说影响力更大的,被大众所熟知的,还有很多没有这么大影响力但也很优秀的学长学姐们,
以上就是一些我的个人看法,望采纳。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