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22

Xiaonini71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妇女工作者又是社会工作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佳姐~:)

已采纳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不同的行业工作的内容是不同的,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工作目标是不同的,妇女社会工作者通常都是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那么,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重塑自我,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

(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性别平等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少成员的孤独感。

3、最终目标

(1)重新建构权利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3)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个目标层次之间是递进的逻辑关系,不可割裂的,它们显示了解决问题的不同 层面。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

(1)承认妇女的多样性以及与其一起工作的视角的多样性。

(2)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

(4)认识到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

(5)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

(6)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

(7)将个体与群体联结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互助。

(8)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一)妇女社会工作含义解剖、特点

1、妇女社会工作含义解剖

(1)主要工作对象:妇女。

(2)理论:社会性别视角、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

(3)基础:总结和提炼出的本土妇女工作的实践经验。

(4)工作内容: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满足妇女的社会福利,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

(5)目标:实现性别平等。

2、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每个妇女的情况不同,包括民族、职业、年龄、贫富状况、家庭状况等,社会工作者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开展服务。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妇女社会工作的起点)。

(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工作原则)。

(4)两性生理差异不等于女性次于男性。

(5)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妇女的个人问题是由制度和社会原因导致的)。

(6)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微观)

(1)缓解心理压力、宣泄情绪。

(2)重塑自我,提升自我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中观)

(1)协助重新界定妇女的问题。

(2)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的认同。

(3)建立妇女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孤独感。

3、最终目标(宏观)

(1)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和网络之间的链接。

(3)倡导和建立社会的性别公正、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了解)

(1)承认妇女的多特性。

(2)尊重文性的力量,妇女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3)妇女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者;

(4)文性是发展的主体,不是客体。

(5)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她们的生存选择。

(6)连接社会资源,地加妇女可支配和可选择的资源。

(7)将妇女置于所处的社会情境中,促进有类似经历的女性组成互助小组。

从三方面来理解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1、直接目标

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

2、中间目标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妇女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建立妇女的支持小组,减轻成员的孤独感。

3、很终目标

重新建构权力关系;建立妇女网络和网络之间的连接;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婚姻和家庭工作

1、关系调适:家庭工作的视角和原则;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子关系

2、单亲母亲:问题、观念、服务体系

二、伤害干预

1、婚姻暴力:特征、干预原则、干预策略

2、卖妇女:危害、综合治理干预

三、流动和留守妇女工作

1、流动妇女:问题现状、倡导服务、回应需求服务

2、留守妇女:问题现状、干预措施

四、生殖健康

1、概念:见教材

2、问题成因:妇女当成传宗接代的生育工具、缺乏对生殖健康权利的认识等

3、干预原则:主体原则、参与原则

4、干预策略:政策倡导、服务策略、检查的制度

五、妇女参政

1、参政形式:权力参与、民主参与

2、推动参政:参与机制、立法和维护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基层推动

六、就业问题

1、性别问题:报酬低、缺乏必要社会保障、劳动权益受到严重损害

2、干预:培训、扩大就业岗位、政策和法律、社会平等

七、贫困问题

1、贫困原因:结构性

2、干预策略:政策支持

八、维护权益

1、维权内容: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2、维权途径:宣传、调查研究、提供服务、监督、倡导、督促健全机制

九、推进性别平等的工作

1、马克思主义:5项内容

2、男女平等国策: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平等

3、社会性别含义:社会性别是由后天社会建构而成

4、社会性别分析决策主流化:将性别分析纳入社会决策过程

5、如何推动:详见教材

妇女工作者又是社会工作者

166 评论(9)

yeting1976

一、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主要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他们是现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重要力量。二、 “志愿者” 也称“义工”,顾名思义就是义务工作,就是指基于社会责任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三、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有本质区别:(1)社工是受薪人员,也就是说社工是拿工资的,而义工则是无偿的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没有任何工资等的报酬。(2)社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说个案社会工作,比如说聆听的技术等等,而从事公益事业的义工,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比如说医护人员,但社工则是一种专业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这有别于其他的专业。(3)社工要遵循严格的专业伦理和价值,而义工也要遵循社会的伦理和价值,但不如社工严格和专业。这些伦理和价值是作为一个社工人员所必须遵守的,其规定也非常严格,有时候甚至会互相冲突,或者跟社会总体的价值观相冲突。(4)社工需要有从业资格,就像律师需要有律师资格证书一样。国家人事部、民政部将在每年6月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而义工则不需要由专业资格的限制,只要是自愿的助人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义工。(5)因此,义工所服务的范围要比社工的服务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

113 评论(14)

识饮识吃识享受

上海社工证考试:社会工作有哪些?

老年人康复、福利、保障、救济服务;农村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比如低保、救济、为老、留守儿童教育等);中老年健康服务、行政性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儿童福利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青少年教育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心理咨询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院社会工作、公共健康服务、志愿服务工作、工会社会工作、青少年或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社会公益慈善事业、老年社会工作、民政社会工作等,一定要是涉及基层公共事业和从事过公共服务的就可以。

(一)申请参加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3.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包括已经取得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员);

4.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5.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

(二)申请参加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高中或者中专学历,并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后,从事社会工作满6年;

2.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

3.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社会工作满3年;

4.取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从事社会工作满1年;

5.取得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6.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或学位,其从事社会工作年限相应增加2年。

(三)申请参加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

2、在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资格后,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

注: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学位的要求是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学历学位。

报名条件中,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的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专业工作年限的计算截止到报名当年年底。

香港、澳门居民申请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应符合上述报名条件,并具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学历或学位证书和从事本专业工作实践年限。

348 评论(11)

我想说真话

社工师主要就职于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

26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