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为马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发生、应对、危机解决、恢复期。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和身心平衡状态。 (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第一,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基他人的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第三,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第三,输入希望。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 第四,提供支持。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击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五,恢复自尊。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 第六,培养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第一,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帮助对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迅整作出危险性判。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第三,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结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 第四, 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
霸州楚楚吊顶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的策略。
每个人身边都充满资源。由于不懂或者是不了解可以使用的资源,使服务对象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从两方面采取介入策略进行。
一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以达到改变的目标。二是帮助服务对象运用现有的外部资源,目的是将服务对象系统与资源系统连接起来以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
2、进行危机介入的策略。
危机介入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其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帮助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其社会功能。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的策略。
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策略时,要考虑介入目标是否与活动相符;活动是否符合服务对象的能力和特殊需要;资源和设备是否与活动相配合。
4、调解行动的策略。
调解行动是指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中的系统一起找到利益共同点,从而带来改变的介人策略。调解的重点是通过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的互动,消除冲突,满足共同需要。
进行调解介入时,社会工作者要做到:一是帮助服务对象与环境系统进行接触;二是协助环境系统回应服务对象的需要;三是协助双方界定共同目标。
5、运用影响力的策略。
为有效帮助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要有意识地运用诱导、劝导、利用关系、利用环境等各种能够影响服务对象改变的力量。
扩展资料
社会工作的特点:
1、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以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为出发点,是利他的而非出于利己的,虽然通过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也会得到社会所认可的报酬;
2、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活动。现代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使得要提供有效的服务,就必须掌握多种科学知识;
3、科学的助人方法。作为现代社会的职业助人活动,需要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4、是助人服务活动。出发点或目标是帮助对方,帮人之所需,而不是管理和控制对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实务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