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06

咖啡熊33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基线测量法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斑妹ssssss

已采纳

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那么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方法是什么,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呢?

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3.评估的类型

(1)过程评估。

(2)结果评估。

评估的方法

社会工作评估是一个系统收集资料以对社会工作的介入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和审视的过程。

1.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1)收集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2.基线测量评估

(1)什么是基线测量:基线测量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以此判断介入目标实现的程度。

(2)应用范围:个人、家庭、小组、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

(3)操作程序:建立基线(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进行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3.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2)差别影响评分。

4.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

一般来说,可以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情况:

(1)没有进展;(2)极少实现;(3)部分实现;(4)大体上实现;(5)全部实现。

5.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评估

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和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社会工作者基线测量法

92 评论(9)

小屋美眉

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1.定义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成的程度。2.应用范围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3.操作程序(1)建立基线第一,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第二,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第三,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2)进入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过程。(二)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方法: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三)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1.目标核对表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目标行为比较难以清楚界定,此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共同协商选择一些目标来指示介入的方向,并将它们罗列出来。在工作介入过程中和介入结束时都用一些等级尺度来衡量介入后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将介入后的行为与介入前所没有的、介入后才出现的,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服务对象的意义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发现介入前后服务对象的行为变化。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因此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制定非常个人化的测量尺度来评估他们的改变情况。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

21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