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89

激动的小胖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保定社会工作者工资多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罗Tutu

已采纳

社区工作者工资待遇目前跟大学生村官相差不多,各省市、各区县的工资待遇并不相同,比如北京市顺义区的社区工作者待遇提高后年均收入为38600元,而门头沟(提高后年均收入为28308元)等其他地区的社区工作者收入就略低一点。社区工作者是指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专职从事社区管理和服务、并与街道(乡镇)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规定,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由基本工资、职务年限补贴、奖金和其他待遇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分三档,正职每月720元,副职每月640元,一般工作者每月590元。职务年限补贴也分每月960元、845元和740元不等。奖金按每人每年3600元的标准核定总额。另外通过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也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80元;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自完成登记注册当月起,每人每月将增加职业水平补贴50元。由此计算,社会工作者的平均年薪可达到万元左右。

保定社会工作者工资多少

265 评论(12)

假小肥仔

一、保定最低工资标准      保定市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650元/月,非全日制用工最低工资标准为17元/小时。      二、河北最低工资标准      1,我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月标准4档全部上调17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4档均上调2元。调整后的最低工资标准4个档次分别为1650元、1590元、1480元、1380元,对应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为17元、16元、15元、14元。      2,此前的2014年12月1日,我省开始执行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各档依次为1480元、1420元、1310元、1210元;对应的小时标准各档依次为15元、14元、13元、12元。      3,省人社厅印发的《关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提出,本次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从2016年7月1日起执行。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执行。      4,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我省将最低工资标准分为4个档次。此次上调后,石家庄市区、保定市区、廊坊市区、唐山市区、秦皇岛市区以及涿州市等适用最高档标准的地区每月1650元。邯郸市区、邢台市区、衡水市区、沧州市区、承德市区、张家口市区(不含塞北区、察北区)等地区适用每月1590元档标准。井陉矿区等地区适用每月1480元档标准。赞皇县等地区适用每月1380元档标准。

82 评论(9)

王玉娜大王

社会工作者工资一般是,3000~5000之内看各个地区的政策是怎么规定的,像成都的大学生社区工作者,一年6万左右的话,各种福利每年算下来一个月就4~5000

219 评论(15)

青笋丝爱吃榴莲

1、基本薪酬。分为60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薪酬标准,根据岗位不同,确定相应起点等级,并按对应的基本薪酬标准发放,之后年度凡考核合格及以上的,每年增加1级;2、绩效薪酬。参照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绩效薪酬,将社区工作者绩效薪酬分为基础绩效和奖励绩效两部分,社区工作者每月基础绩效为1430元,按月发放,社区工作者每月奖励绩效为613元,在年度等次评定后,结合评定等次一次性发放;3、职业津贴。社区工作者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并按照规定登记的,从次月起发放职业津贴。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50元、社会工作师每月100元、高级社会工作师每月200元;4、社会保障。社区工作者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社区工作者薪酬结构为基本薪酬+绩效薪酬+职业津贴+社会保障四部分组成。      从广义上讲,薪酬包括工资、奖金、休假等外部回报,也包括参与决策、承担更大的责任等内部回报。外部回报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从自身以外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也称外部薪酬。外部薪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直接薪酬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组成部分,它包括员工的基本薪酬,即基本工资,如周薪、月薪、年薪等;也包括员工的激励薪酬,如绩效工资、红利和利润分成等。间接薪酬即福利,包括公司向员工提供的各种保险、非工作日工资、额外的津贴和其他服务,比如单身公寓、免费工作餐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128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