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浴的懒猫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围绕残疾人个人、家庭、群体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区开展的专业性助人活动,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残疾预防
1、致残的风险因素包括: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发育缺陷、意外事故、慢性病和老年病、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残疾。2、主要预防措施:我国目前采用的是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2)二级预防: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提供残疾早期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三级预防:残疾出现后采取的措施,预防残障。
二、康复
1、康复模式
我国目前采用的康复模式与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1)世界卫生组织模式主要由卫生部门负责,是以社区和家庭为基础,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系统及上级医疗系统,建立社区康复网,通过残疾人及病人家属、社区康复员,采用简单、实用、有效、经济的康复措施。(2)社区服务模式主要由民政部门负责,是将社区康复纳入社区服务系列,为残疾人、老年人及生活能力有限的人提供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3)家庭病床模式主要由社区卫生部门和医疗康复机构负责,向社区康复对象提供在家庭进行的医疗、预防、保健、护理和康复服务。(4)特殊类型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模式主要由民政部门与社区卫生部门、社区康复组织负责,专门为特殊类型的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
2、康复类型
(1)医疗康复
目前常用的康复治疗方法有:物理和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心理治疗、文体治疗、中医治疗等。在医疗康复方面,社会工作者通常会与医生、护士以及其他专业的人员组成小组,协同工作,同时也会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开展康复辅导。
(2)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从内容上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肢体功能障碍的残疾人进行的'普通教育,包括从初级到中高等教育;另一种是指对盲、聋、哑、精神或智力障碍的残疾儿童少年和有需要的残疾人进行的特殊教育。
(3)职业康复
职业康复的四个步骤:职业评定、职业咨询、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
(4)社会康复
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并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人是有能力或者有潜力的
2、残疾人的问题不是其自身的问题
3、工作重点应采用社会因素视角
4、残疾人工作的历史与文化视角
5、相信残疾人有自身的幸福感
6、确信残疾人有权掌控自己的生活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
2、小组工作方法
3、社区工作方法
Elephantwoman
希赛网为你整理:1、 个别化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作一个人看待。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不能凡事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依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问题,需求及目标,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协助案主做最好的适应。2. 有目的的情感表达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期内心感受的需要,尤其是消极性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应该做有目的倾听,而不加以阻止或责难。避免情感转移作用或情感反转移作用。(1)情感转移:指案主将被压抑的情绪投射到专业人员身上。(2)情感反转移:指专业人员将自我的心理需求投射到案主身上,而把他当作那特定的人看待。3.适度的情感介入对于案主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或感受,能够敏感的加以了解,并做适当的反应。个案工作关系必须冷静,一方面保持理智客观,要投入与案主建立的关系中,对受助者有所担当,也有感情投入和流露,使对方感受到温暖与支持。目的是在建立“专业关系”,而非建立“友谊关系”。4. 接纳社会工作者真心诚意对待案主的一种行为,包括接纳案主的优点和缺点,适当和不适当的特质,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建设性或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接纳与接受不同使案主觉得人格受到尊重,能够自我接纳,再经一番自我搜索与审查之后,可以从新培养信心去处理自己问题。5. 非评判态度。社会工作者主动对于案主提供服务,基于案主的需要,而不是依据案主是否”值得]服务。应暂时放下自己放在案主的处境,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和谅解案主的主观感受。6. 案主自决。承认案主对于处理其本身的问题,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和需要。激励及协助案主适当地运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达成自我决定,并赠强其社会功能。必须让案主操纵自己的命运,不断成长和改进。不应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认清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协助案主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承担后果。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并非毫无限制。7. 保密。对于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告知或透露的私人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务或义务。保密不仅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专业伦理,也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建立互信关系的重要因素。绝对保密VS相对保密。
幼幼熙熙
本人结合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对残疾人社会工作一章,简要归纳说明一下,在开展社区康复的方法时,应该遵遵循的几个原则。 民政部、中国残联等十四个部门《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明确了我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基本原则: 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办共同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将社区残疾人工作纳入社区建设总体规划,融为一体、同步发展、共建共享;建立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社区残疾人组织为纽带、社区服务机构为基础的工作机制,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在实际工作中,各类专业人员还要坚持以下的原则: 一是社会化的工作原则。(内容略) 二是低成本、广覆盖的原则。(内容略) 三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内容略) 四是因陋就简的原则。(内容略) 五是国势利导的原则。(内容略) 六是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的原则。(内容略) 在上各项的原则中,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和因势利导是最基本的原则,简称为“三因原则”,成为社区康复的根本执导原则。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