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59

我是伙星人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中国最美社会工作者张洁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岁月若如世

已采纳

驻校社工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同时是安县社工服务中心的发起人徐永光先生,首次将“一校一社工”制度引进北京的新公民学校即打工子女学校,他曾专门就此做了调研。他发现,如果按发达国家的标准配备社工,中国需要300万社工。2007年,姜慧雨成为行知新公民学校的驻校社工,成为北京驻校社工的第一人。她同时也是我们安县红十字社工服务中心的负责人。2009年9月1日,由30名社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社工驻校服务基地”1日在北京挂牌成立,这是北京市首个进驻中小学校园的社工服务常态化组织。“感谢月坛街道的大力支持,正是他们尽力为我们这个社会组织与地区学校牵线搭桥,才促成了这项合作。”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社工专业应届毕业生郭昊在1日的挂牌仪式上说。据了解,2009年7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毕业生自主创业,申请成立了北京市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落户月坛街道。据月坛街道工委书记李红兵介绍,这是西城区第一家由民政部门核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完善公共服务,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郭昊说,“社工驻校服务基地”是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学校共同开展的第一个服务项目,这个社工服务基地也取名“悦群”,进驻位于月坛街道的三里河第三小学。 驻校社工共青团广州市委2007年11月20日公布的《青少年事务社工调研报告》显示,有近70%的广州青少年期望寻求社工的帮助以解决在学习、生活或是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据悉,共青团广州市委将推动政府出资购买社工服务,让社工进驻学校,帮助青少年提升抗逆力和走出情绪困扰。广州首次引入了“驻校社工”,已在赤岗、绿翠两家中学设立试点,这些社工将长驻学校,帮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成长烦恼。然而超过九成的学生并不了解“驻校社工”,学校社工工作的开展仍需更多的宣传。心理压力大拿公物发泄 绿翠中学初一(8)班的几名学生说,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他们拒绝向同学、老师打开心门,一旦面临巨大心理压力,往往通过破坏公物来发泄。“像门、课桌、椅子、消防栓,常被拿来当‘出气筒’”,一名女学生说。学生和老师都认为,“驻校社工”可在这方面做更多工作。董沛兴目前正在中大社工专业读研一,负责赤岗街试点。她说,针对青少年开展的“驻校社工”安排在赤岗、绿翠中学,这在全市尚属首次,主要是帮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和成长烦恼。据她介绍,赤岗中学已专门设置信箱,在网上也设有电子邮箱,学生们可将心中烦恼、秘密写下,投入箱内,并留下联系方式。社工将根据这些信息约学生谈心,提供一定帮助。一周驻校三日稍嫌不够 据调查发现,由于宣传不够,同学们对“驻校社工”的认识和信任感普遍较低。超过九成都不知学校已有“驻校社工”进驻,也不了解什么是“驻校社工”。一些学生表示,有心理烦恼或情感困惑,一般都会跟朋友求助,不会主动找社工倾谈,“都不认识他们,怎么能轻易把秘密说出来,万一被公开怎么办?我情愿在QQ上告诉陌生人”。对此该校驻校社工廖其能说,“我们近期准备周末开设日语、口才、手工、舞蹈等培训课程,提高自身‘曝光率’。”廖其能是中大社工专业大四学生,目前和研究生师兄雷杰两人负责绿翠社工站,并有7名实习社工辅助。由于两人还兼有学业,每周只有周一、周二、周四驻校,与学生接触时间还不够。 2013年3月1日,福州市成立首家驻校社工项目“菁英地带”,该项目发起人是由广州资深社工回归家乡推广社工服务发起的首个青少年领域专业服务项目。 该驻校社工项目在发起人张洁自筹经费运营了一年半后得到共青团福州市委及正荣公益基金会的联合资助,开启了福州市首个政府与民间基金会联合推广的专业社工项目。试点取得非常好的社会影响力,且广受好评。发起人张洁同时也在2014年第五届中国社工年会上授予“中国最美社工”荣誉称号,同年获得由团中央分类引导青年活动案例《身影》栏目评选的“2013年身影全国榜样人物”。 2015年“菁英地带学校社工”项目获得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民政厅立项资助, 该项目同时还获得2015年第四届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奖 ,发起人同时也获得福建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个人奖。

中国最美社会工作者张洁

266 评论(13)

美食风中沙鸥

张洁,原籍辽宁抚顺,1937年出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曾经长期供职于工业部门,1982年加入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1992年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为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协第四、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 张洁是位具有古典理想主义精神的作家,1978年短篇小说以《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步入文坛,著有作品集《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只有一个太阳》,《无字》,《知在》,《灵魂是用来流浪的》。长篇散文《世界上那个最爱我的人去了》(曾被改编成剧本《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散文集《在那绿草地上》以及《张洁集》等。

338 评论(10)

L张小猛

我比较喜欢张瑛(张爱玲)你的小说真真是好,散文也不错

199 评论(15)

Sophie小蕉

1 百科名片张洁,人物姓名,多用于女性且非常常见,知名人物遍及文学、新闻媒体、政治、教育、艺术、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其中最为知名的是著名女作家张洁,其代表作有《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得更美好》、《条件尚未成熟》、《祖母绿》、《拾麦穗》等。2 个人简介(1937~ )当代女作家,中共党员。女作家张洁原籍辽宁抚顺,生于北京,幼年丧父,从母姓。读小学和中学时爱好音乐和文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翌年加入中国作协。1982年加入 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并随中国作家代表团赴美国参加第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1992年被美国文学艺术院选为荣誉院士,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作协第四、五、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名誉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3 主要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只有一个太阳》、《无字》、《四只等着喂食的狗》,《张洁小说剧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游记文学集《在那绿草地上》、《域外游记》,中短篇小说集《方舟》、《祖母绿》、《张洁集》、《上火》,散文集《一个中国女人在欧洲》、《你是我灵魂上的朋友》、《阑珊集》,中短篇散文诗集《中国当代作家选集》,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散文随笔集《何必当初》、《无字我心》,小说集《来点儿葱、来点儿蒜、来点儿芝麻盐》,长篇散文集《国际文学大奖得主自选文库》,《张洁文集》(4卷)等。部分作品译有英、法、德、丹麦、挪威、瑞典、芬兰、荷兰、意大利、俄国等外文版本。4 获奖情况《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谁生活得更美好》获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条件尚未成熟》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祖母绿》获全国第三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张洁(左)与冰心(右)[2]《我的四季》 代表张洁这一时期的散文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艰难跋涉,出于生活中的左冲右突的困境。《无字》获2005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曾被译成德、 英,法,瑞典等多种文字出版)。长篇小说《无字》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小说选刊》2001—2002年优秀长篇小说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二届女性文学奖,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张洁获意大利1989年度“玛拉帕尔帝”国际文学奖。1992年被选为美国文学艺术院荣誉院士。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三项国家奖的作家,并创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三连冠”纪录。长篇小说《无字》获第6届茅盾文学奖,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荣获两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无论音乐、绘画、文学,所有的艺术家一生的目标就是如何使感觉和表达实现零距离,但穷其一生也是达不到的。这是一个好的艺术家一生最大的痛苦和遗憾。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但我刚写完这本书的时候,还高兴了两天,但过两天看又不满足了。——张洁《无字》内容提要:张洁历时十二载,潜心撰著了这部凝重恢弘、空灵隽永的长篇力作。小说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进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通过凡人小事反映社会,有着非常广阔的背景,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与世浮沉、坎坷人生,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社会风貌,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写出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堪称一部世纪性的生命史诗。无字这部小说2002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是张洁继《沉重的翅膀》之后,第二次夺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的桂冠。也是目前惟一获得两次茅盾文学奖的作家。《知在》内容提要:小说紧紧围绕古画展开。一个又一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偶遇,串联起这幅画卷在人间的颠沛流离;一代又一代收藏者,相互间有着不清不楚、千丝万缕的联系。谁也不知道这幅古画缘自一段凄美而惨烈的爱情,然而,凡与之有瓜葛者,大多命途多舛。是宿命,还是暗藏玄机?小说以纯文学笔法描述悬疑情节,于平实中见惊悚,于灵动中诉沧桑,写出了作家“另一面”的独特想象与探究,传达出作家对“知”与“在”的思考,更有几分难以言说的“禅”意,以长篇小说少见的简洁凝练、大捭大阖,把一个诡异离奇的故事写得神秘、空灵、动人心魄,读来酣畅、大气,耐人寻味。《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内容提要:小说是在文革期间发生的故事,是一名才华横溢、勤于事业、忠于理想的音乐家被文革埋葬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学生为完成老师的遗愿而千里赴考感人肺腑的故事。读来感人泪下。5 目前状况张洁依然还在写作,尽管她即将进入古稀之年。张洁[3]虽然曾两捧茅盾文学奖,但她依然坚持每一部新作尝试新的风格、新的题材,她说自己总喜欢“试一试”。《知在》是她的最新小说,一个披着“悬疑”外套的小说。但在这部小说中张洁试图表达的却是一种命运的不可掌控,一种隔绝,以及她自己对历史的怀疑。张洁说她不介意别人是否喜欢她的作品,不喜欢这个故事的人,可以把它扔在一边,但“哪怕天下人都讨厌我,我也会因为这些文字而活得自由自在”。hello 新年嗨皮~这些能帮得上你的忙吗?能的话望采纳~^_^

92 评论(11)

michelle850322

曾获得第2届茅盾文学奖,第2届老舍文学奖,第6届茅盾文学奖,一些所出品的文章获得了业界的很多的好评,并且在自己的文学成就上有很高的突破。

193 评论(13)

天空海阔999

中文名张洁国 籍中国出生地云南职 业CCTV节目主持人

112 评论(15)

米苏and妮娜

她发表过很多优秀的作品,是非常优秀的作家,她的作品有沉重的翅膀,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谁生活的更美好,这些作品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221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