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ranrenxiaoyao
有人说,这场疫情,让更多人看清了现实和真相,谁说不是呢!那些平时对你温柔体贴的社区工作者已经“不在”了,你面前的是一群可以怼天怼地怼电梯的狠人儿呀!电梯按钮,作为业主日常活动接触最多的公用设备,最易传播病毒的媒介,疫情防控的第一枪,在此打响并不意外,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为了阻击电梯病毒,除了常规的清洁消毒工作,各居民区献上的这些脑花儿,小编表示服气。 一次性电梯按键专用纸了解一下:如果纸巾容易被带走还显得浪费的话,放心,我们还为您准备了手套、牙签、保鲜膜、签字笔……这些防疫“小妙招”,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居民区办不到的。一颗小小的电梯按钮,各居民区尚且玩得花样百出,对一群可以自由移动,拥有自由意志的业主而言,是时候想点办法,让大家乖乖听话了。有的物业为了阻止业主出来浪,不惜关门、断电、拆门禁,这“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英勇事迹,真叫人感动呀。尤其是每天清晨,被那一段段朗朗上口的防疫“顺口溜”叫醒的时候,你会发现,每一个社区人的身体里都住了一个打油诗人,这次疫情恰好解除了他们的封印。所以没事别出去瞎转悠,避免把自己变成个2B。尽管大家真的很有觉悟,尽可能的自闭,但基本的吃喝拉撒总还是要保证噻。毕竟上一次上街买菜,我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大半个月,悔恨交加,好后悔当初没能买下这条gai。弹尽粮绝,当你在纠结出门还是不出门时候,居民区又说了,还是在家呆着吧,既然您出不去,那我就把菜给您买回来。于是乎,你们的社工 “代购员”纷纷上线了!坦白来说,为了劝阻大家,少出门不出门,各居民区也算是绞尽脑汁、使尽浑身解数了。但你以为只是出门难而已吗?其实那些想要回家的人更是难上加难!返沪人员要想进小区?你得先回答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到哪儿去?这样的灵魂拷问三连问。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只留一个出入口,要想进小区得一个一个地排队量了体温才能放行。很多小区都开始办理住户出入许可证,每户只发几张,有种一夜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感觉。只要你没证,通通不允许进门,不管你是上市公司CEO,还是高颜值小鲜肉,都没得用!疫情面前人人平等,我们的居民区,就是这么硬核!所以奉劝大家还是少出门吧,当你们闭门不出的时候,社区工作者在做人员排查、在做口罩登记、在努力寻找一个又一个的奇葩防疫操作办法;当我们出门的时候,他们在门口值守,量体温、作登记……希望大家不要觉得麻烦,能配合的就尽量配合,虽然还要在家继续自闭第二个14天,但躺在家总比躺在ICU幸福得多吧。
快乐Angels
最近疫情严重,很多人都是在家隔离的状态。虽说在家隔离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人总会有出门的时候吧,再隔离也要出门买新鲜蔬菜吧。戴口罩是最基本的,除了口罩之外,很多人还发明了各种自我防疫的方法,真是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自从接触传播的消息传出来后,各个小区的物业就制造了不接触按电梯的奇招。比如在电梯里放牙签,用牙签代替手指直接接触电梯。
牙签用完就扔掉,一次性的东西绝对无接触。有的小区干脆再准备一包纸巾,想用哪个就用哪个:
要是物业没准备牙签纸巾,还可以试试用打火机来按电梯。按完之后再打着火消消毒。要是觉得打火机用起来不方便,还能做个更高级的,专门用来按电梯的打火机。
打火机上绑一根铁丝,接触过电梯按钮周,直接打火消毒。要是真有病毒,烧死它!还有的小区物业,直接自己安装了一套装备,等电梯的时候不用按,直接用脚踢一下就行:
还有的人为了不出门购物,用的东西更高级,买东西用上了无人机。无人机的用法还有更硬核的,在无人机上装上测量温度的仪器,就能远程测量体温。给居家隔离的人量体温都不用上门!如果没有这些高科技的东西,就用一些简单但是有效的防疫办法,比如有药店就把柜台直接隔离开,只留下一个取药的窗口。
还有的单位食堂,直接把原来的桌子分开,变成了单人单桌吃饭。这样吃饭,能吃出考试的感觉!
列举了这么多民间防疫的例子,其实就是想给大家鼓励加油,虽然在家隔离很难受,但是想想那么多还在与病毒斗争的医护人员,想想很多因为疫情在加班的人,和他们比起来自我隔离真的算是幸福的了。
福嘟嘟的脸
志愿者们是非常辛苦的,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
11月14日,一段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躺在玉米堆上休息的视频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很多网友评论:辛苦了,很是心疼,希望疫情快点结束。该视频由辽宁省大连市庄河疫情防控志愿者王女士拍摄的。据了解,大学城大部分学生都还在隔离中,每天上网课,由志愿者发放他们的一日三餐。这天,志愿者中午结束工作,暂时躺在现场休息,王女士就随手拍下了这样的画面。
现在已经进入冬季了,尤其是北方地区,天气寒冷。到了晚上,气温通常会达到零下。即使穿厚衣服,依然能感受到寒风带来的刺骨感。但即便如此,疫情下的基层工作者必须24小时值班,本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原则,他们一直冲在抗疫的第一线。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太多抱怨。他们仍然在努力奋斗,为了我们所有人的健康和我们共同的家庭而努力工作。
志愿者们都有一颗奉献的心。在疫情期间,很多大学生都主动请缨,积极参加抗疫活动。事实上,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奉献自己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东西,那就是他们可以在艰苦的志愿服务中交到一些朋友。正是因为他们一起经历了志愿服务的艰难时光,在志愿服务中互相帮助,团结一心,才会让大家都觉得是一家人。
做志愿者很难,但当我想到自己能为别人服务,能得到尊重和赞美时,我觉得一切都值得。事实上,这是每个志愿者都会有的切身感受。虽然没有名利,但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是其他任何东西都给不了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小若冰MM
近日,广东深圳,一名女子为一位从外省来援助深圳的大白送饭,谁知大白不仅没有接受女子的好意,还提出了一个让女子意外的要求,女子知道大白心愿后,她的做法,让很多网友都逗笑了。据了解,这位大白不是深圳人,而是从外地来支援的,他已经在这个社区工作好几天了,这名女子也是非常有爱心,她连续好几天守在自己家的楼下给大白们做饭,女子每次做的饭都是变着花样做,做完之后,就亲自送到了大白们的手中。这天,这位驰援的大白还有一两天就回去了,就在大白在自己的岗位休息的时候,女子悄悄地走了过来,低声地喊了一句:“大白大白,吃饭啦,饿了没?”这时大白听见声音连忙走了过来并说:“不是叫靓仔吗?”女子惊讶,大白接着解释道:“广东人不是叫靓仔吗?女子听到大白的话,也是非常吃惊,随后立马明白了大白的意思,为了达成大白的心愿,女子说了一句:“那我回去再叫你一遍哈。于是我们就看到这样的一个画面:一名女子拿着饭直接喊了一句:靓仔,吃饭啦。大白满心欢喜地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接过女子的饭,心里充满着感激。看到这一幕实在是太暖心了,这个大白非常地可爱,虽然在工作上很辛苦,但是他的内心却不乏对生活的热爱,我们都知道广东人喜欢说“靓仔靓女”这是他们的一种叫法,大白在这里工作了一段时间,也是希望能够入乡随俗,所以才会让女子叫他靓仔。这名女子是非常善良的人,女子在第一天给大白送饭的时候,大白说自己已经半个月没有吃馒头了,他上夜班的时候,饭都是凉的,导致自己硌牙吃不下。女子听了大白的话,心里一酸,于是就决定每天给大白做热乎的饭菜。我们从视频来看,女子做的饭非常用心,她包的有饺子、煎的鸡蛋、手工馒头,米饭……份量都是特别多,看着都是非常好吃,女子的做法实在让人感动。一句:大白,吃饺子了,这是多么暖心的话语,没有一句客套话,让人感动不已,那些大白他们每天都特别辛苦,尤其是一些背井离乡出来支援的大白们,他们在小区里执勤的时候,需要看一整座封控楼,守护着居民,任劳任怨。在这期间能够受到居民的关怀,内心也是感到非常暖心的。有网友说,这声靓仔是大白最后的倔强,因为大白要回去了,他也想要感受一下广东人的待遇。也有人说大白会在靓仔中迷失自我,可爱的靓仔,你们是最靓的人,感谢你们在社会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挺身而出,守护我们居
民的安全,向你们致敬。
帅帅老牛
我们都知道,自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后,病毒本身变异很快。在本轮疫情中,我国很多地区的传播都是由奥密克戎引起。特别是其中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被称为“隐形的奥密克戎”,它的隐蔽性、传播力特别强。据吉林省疾控中心通报,奥密克戎变异株,比原始的变异株传染性增加了30%。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可在2-3天翻倍。
病毒的来势凶猛,更让我们对漠视规则的人感到气愤。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去年“引爆一座城”的沈阳老人。去年11月底,老人从国外回国。按沈阳政府明确规定,归国人员必须严格遵守14+7的隔离政策。结果,她无视规定,在居家隔离的7天的时间里,打出租、坐地铁、逛商场……就这样跑遍全城,引爆了整座城的疫情。一个人漠视规则,整个社会都在为她买单:百万人排队核酸,学校停课,店铺关门……好不容易恢复的秩序被生生打破,本来热闹起来的大街,又开始变得空空荡荡。疫情蔓延,的确给我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每个人都很焦虑、紧张。但是,情况越是紧急,就越是考验我们对于底线的坚守。
正如《韩非子·解老》中所说:“万物莫不有规矩。”懂得规矩,守住规矩,才能守住人生。这场硬仗,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坚持。任何人哪怕一个小小的疏漏,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关键时刻我们更要坚守底线,前面那么多轮都挺了过来,这次也一定要咬牙扛过去。
最近因为河北唐山突发新冠疫情,本打算19日结婚的刘女士取消了婚礼。原来,新娘刘女士在结婚当天一觉醒来后,发现新郎所在的小区被封了(只能进不能出)。尚未接到自家小区封控通知的刘女士,便踩着厚厚的积雪,自己拎着装着礼服的箱子,走进了新郎所在小区。没有化妆师,新娘自己动手;没有摄影师,他们用手机拍摄……前后不过10分钟,俩人的婚礼圆满礼成。简单的仪式后,新娘和新郎就下楼排队去做核酸。俩人甜蜜地笑着:“我们今天结婚啦!虽然不能出门,但我们也很幸福。”
维尼yuan
太多了,每每看到这些新闻,眼睛里就进了砖头。
上海普通人的平凡故事。
一位居家隔离的上海大爷,趴在窗口吸烟时,听到楼上邻居夫妻,在阳台上唉声叹气。大爷仔细一听,发现楼上的夫妻,正为无米下锅而发愁,“到处都买不到米,出去借估计也不行,现在家家户户都缺粮,就算别人愿意借,我们也不好意思,谁知道还要隔离多久?哎,除非天上掉大米,不然这几天只能挨饿了。”
没想到天上真掉大米了。楼下抽烟的大爷,听到他俩谈话后,竟然送了一袋米上来,而且是一大袋米,足足有25公斤。楼上夫妻喜出望外:“太感谢你了大爷,多少钱啊?”
夫妻俩已做好准备,就算大爷坐地起价,要很多钱也无所谓。没想到大爷说了一句:“不要钱不要钱,邻里就应该互相帮助。”
楼上夫妻和大爷虽是邻居,但其实也是素不相识,以前从来没打过招呼,所以听到大爷这句话,楼上夫妻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上海闵行,有一家罗森便利店,该店的店长叫李娜。
李娜今年32岁了,她原是安徽人,13岁那年来到上海,在上海已经20年了,算是“新上海人”。
由于疫情的关系,罗森便利店周边的小区,都陆续封闭了,很多人被隔离在了家里,需要从网上购物。
为了便利店能够正常运转,保障附近居民的物资供应,李娜选择了住在店里,24小时营业,以随时响应居民的需求。
便利店没有床铺,也没有淋浴,她只能睡在纸皮打的地铺上。从3月9日到3月31日,李娜一次澡都没有洗过,独自在便利店坚守了23天。
直到浦西全面封控,她才被顾客“求着”回家。
一位叫高捷的上海姑娘,她的正对门,住了一位96岁的阿婆。
这次疫情蔓延,高捷所住的小区也被封控了。高捷担心对门阿婆生活有困难,就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阿婆门上:“阿婆:我是住对门的高小姐,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物资有什么需求,可以给我打电话,我家还有一些储备。”
结果对门阿婆,也写了一张纸条,贴在高捷的门上:“高小姐:谢谢你的关心,我们家物资储备丰富,我女儿和我住在一起,可以照顾。你若有需要补充蔬菜,门口竹竿上挂着随意取。再次感谢你的关爱。”
阿婆把将自家储备的蔬菜,都洗干净了,挂在了两家中间的楼道上。
小黑妈跃跃
面对突然卷土重来的疫情,很多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却有无数暖心又让人“鼻头一酸”的瞬间给我们深深的力量。
最近上海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人能驼起一栋楼的伙食,他们就是特殊时期依旧坚持给大家送粮食的送菜小哥。小区封闭后,大家都开始线上买菜,买菜的人很难买到菜,同样难的还有送菜小哥。他们的车上放着大堆的食材,他们不顾疫情的风险,靠着一辆助力车,穿梭在城市的各大小区、各个角落,为了保障居民生活不受影响,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亲人,但是他们冒着风险,既要养家糊口,又要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每一份工作不论尊卑,总是要有人去做的,特别是疫情期间,这样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自己接触感染的风险,同时自己忙碌的身影与停滞的居民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不禁鼻头一酸。默默地祝福这些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外卖员平平安安,注意休息。
疫情期间,有些支援的医务工作者会在自己的防疫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方便同伴相认,还有的会写上自己的小愿望。在众多愿望中写得最多的就是“想回家”,看到这些奋战在一线,不分昼夜的白衣天使,再看到他们最简单真挚的愿望时,真的觉得鼻头一酸。他们因为工作,舍小家保大家,每一次出发都是将家庭抛在身后,家里有人等他,但是他们不得不放下家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平安。
“雪中送碳,疫情送菜”。疫情隔离期间不好买菜,上海一对老夫妇,把自家菜园里的菜摘下来送给没买到菜的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邻里间多了些好似亲人一般的感觉。
这些菜平常看来并不是多么珍贵的东西,但是在疫情严重,物质紧缺的情况下,别人的慷慨相助就是“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我们在疫情这样的考验中,通过这些细节来看到邻里之间的帮助和真心,觉得心里很温暖。
疫情封闭下,很多人坚守在岗位,为更多的人守护平安、提供帮助。唯有这些暖心的瞬间给人力量,这些暖心的善举让我们有信心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