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3

魔女在彼岸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昭平农村社会工作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萱萱小宝

已采纳

(一)政府主导推动,大力发展驻村社工。通过通过采取座谈研讨、专题调研、培训讲座、考察学习等方式,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在社会上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社会各阶层对社会工作的理解和认同,在全社会营造对社会工作深刻理解大力支持的良好氛围。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大力发展驻村社工,持续进行项目服务,实现长期、系统的跟踪性研究。政府还需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与实践研究。另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社会捐赠支持农村社会工作成立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金、社会捐赠进入社会工作服务领域,鼓励个人和企业、单位向基金捐款或捐赠。政府可以利用有利的政策措施加以引导,通过减免税收、给予荣誉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促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二)坚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整体把握农村社会工作问题。通过深化政校(政府和学校)合作和政社(政府和社会组织)合作,保持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另外,在进行实际过程中,要全面了解整个村庄的情况,对于农村社会生活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经济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农村组织问题与农村卫生问题),要相互结合,多视角分析农村问题,不能孤立解决任一问题。这也更需要督导和专家对农村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的积极指导。(三)农村社会工作者需与村民加强沟通,形成平等的合作关系,避免做“文案社工”。社会工作者要认识到实践中“文化识盲”的问题,了解产生的原因。且需要细致理解村落文化的内涵和运作,敏感觉察地方性村落文化特点,以及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专业知识的盲点和陷阱,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另外需要不断加强与村民的交流沟通,不能一直在材料文案书写上耗费时间。(四)秉承“人本主义”理念,强调“村庄本位”,加强对农村社区和农民群体的文化研究。从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尊重农村社区发展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权,积极回应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建立明确的农村服务标准,培育农村社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得考虑“依赖文化传统创造性再生”的问题,提高对在地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在服务中注重当地的文化创新与文化实践,将文化关怀和文化要素渗透在实务工作中,强调“村庄本位”,关注村庄整体环境,关注文化民俗和村民的日常生活场景。另外,农村社会工作者不仅要深入一线,贴近基层,服务群众,及时提供扶贫资助、法律援

昭平农村社会工作者

129 评论(10)

Smileの夏天

村务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待遇不一样,区别如下:

1、社会工作者,是一种新的职业资格证书,《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日前已获人事部审定通过,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首次被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范畴。该证书全国范围有效。

2、社区专职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选拔程序被各街镇社区工作者服务站录用的,并在以自然居住小区为基本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

需知:

社区工作者的待遇也不差的,根据地区而定。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构成为:

(一)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报酬待遇由基础报酬、津补贴、年限报酬三部分构成。

1、 基础报酬:按学历确定,取得国家承认大专(高职)学历的(高中毕业复转军人)每月1000元,本科学历的每月1300元,研究生学历的每月1800元。

2、津补贴:由工作补贴、生活补贴、职称补贴、岗位补贴四部分构成。

工作补贴:每人每月900元。

生活补贴:每人每月600元。

职称补贴: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者,每月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职称补贴。

岗位补贴: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依法当选社区居委会成员的增发岗位补贴,主任每月1100元,副主任每月800元,委员每月600元。

3、年限报酬:聘任期间,在社区工作每满一年,从下一年度起每月增加年限报酬15元。

199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