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6

激动的小胖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会谈原则有哪些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姣姣Devil

已采纳

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介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不同情况。只有掌握了个案工作的技巧,才能根据个案服务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把个案工作的价值观顺利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策略,推动服务对象发生有效的改变。具体说来,个案工作的技巧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会谈 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又称个案面谈)。它的主要技巧包括支持性的技巧、引领性的技巧和影响性的技巧。 ①支持性的技巧 支持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借助口头和身体语言让服务对象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纳的一系列技术,主要包括: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 ②引领性的技巧 引领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主动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己过往经验的一系列技巧,包括澄清、对焦、摘要。 ③影响性的技巧 影响性技巧是社会工作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或者建议,让服务对象采取不同的理解和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系列技巧,包括:提供信息、自我披露、建议、忠告、对质。 (2)建立关系 这里所说的建立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初次接触,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合作关系,以便个案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①感同身受 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接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了解服务对象所面对的处境,把自己置于服务对象的位置上体会服务对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 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借助帮助服务对象明确目标、彼此的希望和角色等方式,与服务对象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③制造气氛 选择和安排与服务对象初次见面的实际处境营造良好的气氛,促进专业合作关系的建立。 ④积极主动 社会工作者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友善的行为可以减轻服务对象的紧张和不安,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信心。 (3)收集资料 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调查,以及与服务对象及其周围他人的接触和会谈整理和分析服务对象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涉及以下一些主要的技巧: ①会谈的运用 与服务对象会谈是社会工作者直接收集资料的有效方法。 ②调查表的运用 采用调查表的方式可以让服务对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便于收集一些涉及隐私或者不便于在社会工作者面前表达的资料。 ③观察的运用 通过观察可以直接了解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过程。尤其服务对象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比较适合运用观察的方法。 ④现有资料的运用 对于一些已经有记录的资料,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有关机构查阅和收集。 (4)方案策划 制订一个好的服务工作方案是服务介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社会工作者在方案策划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一些技巧: ①目标清晰而且现实 社会工作者最好以服务对象希望实现的具体行为作为标准,根据服务对象的状况以及能力制订明确的任务完成时间表,保证工作目标明确、现实。 ②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 服务对象的范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服务介入过程中的实际要求,有时需要集中在服务对象身上,有时需要转到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 ③策略合理 服务工作方案还包括服务介入工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步骤以及时间安排等。作为一个好的工作方案,不仅需要让服务策略与目标一致,而且还需要服务策略本身相互配合。 (5)评估 这里所说的评估是指服务介入总结结束阶段的评估,目的是对整个服务介入过程进行检查和反思。评估过程中涉及以下一些主要的技巧: ①正确运用评估类型 评估通常有两种方式:对介入活动的效果评估和对所运用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的评估 ②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基线评估、任务完成状况评估和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基线评估注重改变过程,需要首先测定改变开始的基点,并与改变后的状况进行比较;任务完成状况评估偏重目标的实现,对任务完成的程度和质量进行评估;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侧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感受,需要服务对象自我陈述个案工作过程对他(或她)的影响和作用 ③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不在场、不记名等方式让服务对象有充分的空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参与评估过程。 ④坦诚保密 在评估之前,社会工作者需要向服务对象说明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的服务工作,表达自己的诚意,并且向服务对象承诺保密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会谈原则有哪些

196 评论(14)

DP某某某

贝斯提克的《个案工作关系》一书中他提出了社会工作的七大原则:1、个别化认为人类都有权利做一个活生生的个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案主需要被当作一个人看待。每个人的遭遇不同,不能凡事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依据每一个案主不同的问题,需求及目标,运用不同的原则和方法,协助案主做最好的适应。2、 有目的的情感表达社会工作者承认案主有自由表达期内心感受的需要,尤其是消极性的感受社会工作者应该做有目的倾听,而不加以阻止或责难。避免情感转移作用或情感反转移作用。(1)情感转移:指案主将被压抑的情绪投射到专业人员身上。(2)情感反转移:指专业人员将自我的心理需求投射到案主身上,而把他当作那特定的人看待。3、适度的情感介入对于案主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或感受,能够敏感的加以了解,并做适当的反应。个案工作关系必须冷静,一方面保持理智客观,要投入与案主建立的关系中,对受助者有所担当,也有感情投入和流露,使对方感受到温暖与支持。目的是在建立“专业关系”,而非建立“友谊关系”。4、 接纳社会工作者真心诚意对待案主的一种行为,包括接纳案主的优点和缺点,适当和不适当的特质,消极或积极的情绪,建设性或破坏性的态度和行为。接纳与接受不同使案主觉得人格受到尊重,能够自我接纳,再经一番自我搜索与审查之后,可以从新培养信心去处理自己问题。5、非评判态度。社会工作者主动对于案主提供服务,基于案主的需要,而不是依据案主是否”值得]服务。应暂时放下自己放在案主的处境,投入其内心世界,并从对方的观点和立场,设身处地去体会和谅解案主的主观感受。6、案主自决。承认案主对于处理其本身的问题,有自己选择,决定的权利和需要。激励及协助案主适当地运用社会资源,发挥个人的潜能,达成自我决定,并赠强其社会功能。不应替案主解决问题,而是协助“认清问题”,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协助案主从中选择一种适当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承担后果。案主的自我决定权并非毫无限制。7、 保密。对于案主在专业关系中所告知或透露的私人资料,有保守秘密的职务或义务。社会工作是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专业方法,帮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解决其生活困境问题,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职业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职业化的助人活动,其特征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科学有效的服务。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

340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