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吃货两枚
(一)提供专业资料 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首先是向社会公众、社会团体、有关政府部门及其他专业提供社会工作专业的资料。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事业正式成为一种专业或一门学科是近百年的事,然而作为一门专业被引进中国内地也才是上世纪末的事情。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社会工作并不是为社会大众所熟知。许多人不知道面临困境时在社会上得到帮助。因此社会工作所提供的救助与服务没有被充分利用。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宣传和帮助公众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了解社会工作机构。从而达到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功能的目的。 (二)给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 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能是给处于困境中的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都会遇到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人们往往由于不安、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真实处境,使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产生本来可以避免的更为严重的后果。社会工作者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处于客观的立场,给予案主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关心,并且帮助案主冷静、真实、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其个人处境的相关信息资料,科学的认识现实所存在的问题,给案主提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 (三)进行社会救助 社会工作者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弱势群体给予经常性的照顾,承担着向其直接发放救济物资或其他救助工作。社会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因生理或社会原因而处于特殊情境中的弱势群体,如老年人、精神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残疾人及释囚。这些群体搌时或永久性无法进行基本的生活,此时社会工作者就起到照顾与保护的职能。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利和正常的生活。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障这一部分人群得到自我发展。社会工作者承担直接向其发放救助物资和其他形式的救助工作的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向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宣传,消除歧视,使弱能人士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 (四)建立资源网络 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服务机构与制度,对社会资源与机会进行有效的分配,建立资源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人们往往不知道其周围存在有什么资源,那些资源是可以为已所用的。社会工作者将社会与提供资源、服务的系统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引导人们使用这些资源与服务,使案主在需要时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网络,满足其需求。社会工作者还进行社会资源系统之间的联络工作,作好各网络之间的沟通,协调各种资源机构的活动,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供互动中的效率与效果。 (五)化解社会纷争 社会工作者可以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社会纷争,帮助处于冲突中的系统达成共识。社会工作者站在第三者的地位,保持中立的立场,对冲突的各方及达成共识没有任何既得利益,因此可以更加客观公平的看待分析情况,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此时,社会工作者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于确认对事情持异义的双方彼此共同的基础,增进冲突各方之间的相互了解,成为他们沟通的桥梁。 (六)提供信息与机会 社会工作者提供信息与机会,使社会成员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社会角色并预防问题和困难生活情景的发生。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对社会适应性的需要,以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提供各种信息,教授或帮助其学习特定的社会生活技能,其中不仅包括使受助者维持和改善生存条件的基本技能、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等等。“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工作者的这一种作用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 (七)给予意见和建议 社会工作者通过给予意见或建议,防止和纠正人们的越轨行为。社会工作者通过让人们接受正确的滚念和学习更为人与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运用角色塑造与价值澄清等专业方法,模塑案主的社会行为,促进其社会化。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经常发挥公共教育者的角色,增加社会公众对社会状况和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预防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由于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而不是执法人员和政府的行政管理人员来强制越轨者遵守法律和规则,他们致力于帮助那些被社会歧视为越轨者的人们获取社会承认与应有的社会服务,这样就使社会工作者的引导和督促易于被他们接受。 (八)参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服务于政策制定部门,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承担贯彻一个社会机构的政策和工作方案的责任。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工作行政作为一种专门的工作方法,就是在一个社会福利组织内为把政策转变为服务,协调所有服务活动所必需的,同时为达到特定的机构目标而使用的计划、设计、协调、评估及调整各自独立的任务、功能及活动。 (九)提供政策依据 社会工作者研究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和理论,提高专业服务水准,并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依据。格林伍德认为一个成熟专业应具有五项基本特质:1.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4.社会和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5.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Greenwood. E,1957)。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理论的务实性专业,理论与实践是学科发展的互为支持的两个方面。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构建理论体系,提高专业性,不断完善专业本身。从而使社会工作走向成熟,达到更有效的帮助个人或群体的目标。 从宏观上来看,社会工作者持着尊重人的价值的专业价值观,强调奉献精神,以“助人”为其专业活动的核心及基本形式。通过专业活动传播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在帮助社会公众的同时,影响着人们对利他的认同。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也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榜样,从而创造良好文明的社会环境。同时,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在社会竞争中弱者的基本权利很难得到保障。社会工作者关注个体生命、扶弱济贫、为其提供救助与服务,通过再分配领域的调整作用弥补了第一次分配过程中造成的无法避免的不公正与不平等
淡淡的生活
我们也是- -你不会是长大的吧- -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策略 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在原有制度仍在起作用的情境下发展专业社会工作,这是制度创新的过程。在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本土化采取依靠原有体系、注重生活文化的策略或许是可取的。 所谓依靠原有体系有两层含义:第一,中国内地没有象许多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所拥有的民间社会机构,没有专业化的社会工作队伍,实际的社会福利服务在很大程度上还靠政府、工青妇组织及工作单位。因此,具有国际经验的专业社会工作进入中国内地就必须与这一原有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结合,而不可能去另建一套独立的社会工作体系。第二,社会工作本土化是靠现在从事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的人员进行的,这些人员领悟了国际性的专业社会工作的经验,并将之与自己的工作相结合是社会工作本土化必由之路。当然,这里说要依靠原有体系并非排斥建立民间社会服务机构以作示范。基于上述理由,社会工作本土化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对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干部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国际社会工作经验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比较和碰撞。第二,分析两种社会工作之异同,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强化它们之间的亲和性。第三,在此基础上从事社会工作实践,扩大二者之间的相容性,以实现优势互补。 所谓注重生活文化是说,社会工作说到底是对具体个人的帮助,是通过外部援助使有困难的人摆脱其困境的过程。助人方法要使受助者能够和乐于接受,助人效果要由受助者来评判。于是了解受助者以往的生活境况及面临困难的特征,了解他对受助的看法,了解他以往对待受助行为的态度,了解他的生活方式,对于选择助人方法和推进这一过程都十分有益和必要。实际上,在传统文化和集体主义传统影响下人们对接受来自不同方面的帮助常常会有不同的表现。中国人这种以助人者身份(与受助者关系) 来决定接受帮助与否及方式的文化特征,在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不能不给予充分注意。 结语 对当今中国来说,社会工作本土化不但要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要考虑到计划经济体制解决问题方式的实质性影响,考虑到在集体主义和福利主义影响下人们的心态。这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文化、体制和心理背景。社会工作者应该认真研究这些因素交织影响下的助人活动,发现和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同本土性社会工作的亲和性,创建符合中国社会需要的社会工作模式。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