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ylongfeng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二、儿童社会工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
四、老年社会工作
五、妇女社会工作
六、残疾人社会工作
七、矫正社会工作
八、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九、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十、家庭社会工作
十一、学校社会工作
十二、社区社会工作
十三、医务社会工作
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初级社会工作实务》:难度:★★
《初级社会工作失误》针对实务性工作上的内容,是社会工作者从业后接触的真实领域,需要把知识融入真实情况,着重考案例,题目灵活多变。结合实际考点,理解记忆,把题目分析后再针对应考的知识点进行应答,不要答非所问。均为选择题。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难度:★★★★★
《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难度较大,考查从业者运用社会工作知识来服务对象的需求,评估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结合练习题进行理解记忆,在实例练习的基础上牢记知识重点,教材中的案例和配套练习册上的案例。实务建立在综合能力的基础上。均为案例分析题。
中级多了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视角
(二)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三)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考虑的因素
(四)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作用
晓柚崽崽!
需要靠自己的实力。
1、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2、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中级)。
3、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4、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用专用答题卡答题)。
注意事项: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分为首次登记和再登记。首次登记的受理期限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后1年内,登记有效期为3年。首次登记后,每3年进行再登记。再登记的受理期限为上次登记有效期满前3个月。
粉红猪大大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
社会政策的调整
(一)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
社会政策调整是指基于一定的原因对社会政策作出修订、改革或终止的行动与过程。它的意义在于: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废除政策,而是通过调整使其连续,使对象能更好适应;
(2)促进政策不断完善:通过调整是政策更趋完善,避免各种重大的损失;
(3)保证政策有序运行:通过调整使社会政策各要素之间,各种社会政策之间更好地衔接,从而保障有序运行。
2、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目标不适当或高或低; 总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已经达到或部分达到,以追求更高的目标、目标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其运行效率太低而进行调整;
(2)政府方面的原因:执政党和政府负责人的变化而产生的调整;
(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 (政策对象、利益群众和普通民众)对社会政策所持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3、层次
(1)修订:指在技术层面上作局部的修改,不改变基本框架;例如社会养老保险遇到资金亏损时而采取的提高保额、推迟退休财政予以补贴等措施而调整;
(2)改革:对基本框架作出带有根本性的改变,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政策的调整属于此类;
(3)终止:完成使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负面影响太大三种情况才会被终止。
4、 内容
(1)政策目标:目标太高、太低或过于分散就必须进行调整;
(2)政策方案:运行成本太高,运行条件过于苛刻;
(3)政策效率:某些社会政策的效力范围失当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