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淚
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
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包括个案会谈技巧、建立关系技巧、收集资料的技巧、方案策划技巧、评估技巧,详细内容如下,欢迎大家阅读!
一、会谈技巧
个案会谈是工作者与案主进行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包括三个方面的技巧:支持技巧;引领技巧;影响技巧
1、 支持技巧支持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另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受,从而建立信心的一系列技术。
包括:
(1) 专注即通过你的姿势、手势、面部表情和声音语调将非口语信息传达给你的案主。让你的案主了解你对他的真诚、认真和尊重的态度。重要的是这种专注的运用必须与你的语言相一致。身体上专注的基本要素包括:正面朝向你的案主。倾身向着案主。开放的姿势。表示你对案主完全开放,不带一丝防卫性。保持良好的目光接触,体现你有兴趣了解案主及其忧虑。尽量放轻松。向案主表达你的自信心,使案主也放松。
(2)倾听指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主信息的活动。内容包括:案主的经验,他所经历的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案主的行为,他已做的和没有做的事情;案主的感受,他的经历和行为所引发的感觉和情绪;案主对自己经历、行为和感受的看法。
(3)同理心指工作者进入并了解案主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传给案主的一种技术和能力。同理心包含初层次同理心和高层次同理心。初层次同理心。是指个案工作者让案主知道他了解案主的感受,以及在这些感受下的经验和行为。高层次同理心。即不仅要了解案主的陈述,同时也要了解案主所隐含的,或是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4)鼓励指工作者通过恰当的话语和身体语言,去鼓励案主继续表达他们的感受和看法的技术。包括:身体符号的表达,专注的表情和倾听的技巧去传达你的关心和认真。如点头、微笑、用手示意、眼神鼓励等。语言鼓励。如“对。”“你做得很好。”“请继续。”等等来传达。
2、 引领技巧指工作者主动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技巧。目的是促进案主在相关主题上作较为具体、深入、有组织性的表达和探讨,增进工作者对案主地认识和了解,协助案主作较为深入的自我探索。具体技巧包括:
(1) 澄清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做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更清楚、具体的信息。也包括工作者杰说自己所表达得不甚清楚的信息,如服务的目的、理念等。还包括对产生的误会进行必要的解释。
(2) 对焦指工作者将游离的滑梯、过大的谈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个话题收窄,找出重心,并顺其讨论。
(3) 摘要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出简要的摘述。如工作者说“你的担忧是这次英语四级再不过,就会影响到你拿学位证,是这样吗?”
3、 影响技巧指工作者通过影响案主,使其从新的角度或层面理解问题或采取其他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具体技巧包括:
(1) 提供信息工作者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指示。提供信息包括提供案主不知道的新信息和帮助案主改正已有的错误信息。
(2) 自我披露指工作者选择性地向案主披露自己的亲身经历、处事方法和态度等,一方面安抚案主的情绪,另一方面给案主在解决问题上有借鉴意义。披露的内容包括自己的或身边朋友的与案主相似的精力、感受等。披露要在不对案主造成不安和分心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披露后要通过分享,对案主有所裨益。
(3) 建议是在工作者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估后,提出的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意见。提出建议应以商量的口吻、征询的态度清楚地表达,并说明作出该建议的原因或根据,与案主充分讨论该建议的适合性和可行性,让俺住自己选择可行的方法,工作者不可将意见强加给案主。
(4) 忠告指工作者向案主之处案主行为的危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如:“如果你还是每天翻看你丈夫的手机,他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夫妻感情。”
(5) 对质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感等又不一致的情况是直接发问或提出异议的技术。由于对质具有攻击性、面对面冲突的意思,因此,工作者应注意:对质的使用应建立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同时需要营造接纳、尊重、客观评价、真诚的情感环境。
☆ 此部分的知识重点:
1、个案会谈的技巧类型(多选、单选)
2、支持技巧的定义和各种具体技巧的定义(单选、多选)
3、引领技巧的定义和各种具体技巧的定义(单选、多选)
4、影响技巧的定义和各种具体技巧的定义(单选、多选)
二、建立关系
专业关系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而结成的关系,在个案服务过程中,良好的专业关系是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技巧包括:(1) 感同身受。即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尽量站在案主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想法和感受,设身处地地为案主着想。
(2) 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
(3) 制造气氛。一般而言,个案服务的氛围应该是温暖、真诚、尊重的。
(4) 积极主动。
三、收集资料
资料的收集可通过直接的方法和间接的方法,具体技巧包括:
(1)(2)(3)(4)四、会谈的运用。通过与案主面对面的访谈直接收集资料。调查表的运用。即采用科学的调查工具,包括问卷、量表、心理测试等。观察的运用。现有资料的运用。方案策划
方案设计的技巧主要包括:
(1)(2)(3)五、目标清晰而现实。服务对象的范围明确。策略合理评估
个案工作评估是指工作者对个案工作目标和计划的设计、互动中工作者与案
主的表现、案主的问题情景及个人功能、相关的个人和社会资源、计划实施的效果和效率等进行的评定。
技巧包括:
(1)正确运用评估的类型。包括过程评估和总结评估。
(2)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
(3)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
(4)坦诚保密。
☆此部分的知识重点:
1、建立关系的技巧(多选)
2、收集资料的技巧(多选)
3、方案设计的技巧(多选)
4、评估的技巧(多选)
①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
社会工作者要以热情、友善的语言和亲切的表情等,向组员传递温暖、真诚、关怀等信息,为小组营造一个放松、自由、开放和安全的氛围。
②专注与倾听。
社会工作者要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专注,让组员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关系之中,从而鼓励组员自由、放松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倾听时,注意组员所说的重点,尤其是一些没有预料到的信息;在未完全听懂对方的真正意思前,一定不要与之争辩。
③积极回应。
社会工作者在组员发言之后,要站在同理心的角度,向发言者表达对其发言的'高度重视,认真了解和把握发言者的用意与感受,并伴以积极的回应。可以通过复述组员讲述的内容,让发言者感受到被理解和被重视。
④适当自我表露。
社会工作者可以有选择地将亲身的经历、体会、态度和感受向组员坦白,向组员传递真诚,让组员感受到信任。通过这种信任关系情境的建构,促使组员也能够坦陈自己的问题和需要。
⑤对信息进行磋商。
当无法把握组员发言中的信息含义时,社会工作者有必要耐心地与发言者协商交流,直到信息能够被正确了解和能够取得共识。
⑥适当帮助梳理。
在组员发言过程中或发言之后,社会工作者要非评判性地帮助组员梳理其发言,使其讲述的内容和感受听起来更具条理性和逻辑性。
⑦及时进行小结。
对组员发言中可能是散乱表达的信息进行小结,社会工作者要及时地帮助小结。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
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社会工作者考试技巧。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
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入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快速阅读过后将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
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
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
小韵子39
社会工作者的操作原则
社会工作者拥有自己的操作原则,我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社会工作者操作原则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应届毕业生培训网哦。
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接纳不等于认同,它是指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在价值观与个人背景特征等的一种包容,也是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大众的统一的服务态度,是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重要前提。
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决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信仰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2、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
尊重的含义不仅在于对服务对象保持符合社会文化习俗的礼节和称谓,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服务对象自身的生命价值和其他基本权利,充分保障他们获得基本的资源和可靠的专业服务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满足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社会工作者可以和服务对象共同分享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以及社会工作专业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并提供尽力解决问题的建议,但社会工作者不得直接或间接迫使服务对象接受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3、社会工作者注重个别化原则
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4、社会工作者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会工作者要与服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社会工作者有义务向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方式,并在事关服务对象利益的决策中起到主导作用。如果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法律或有关规定由他人代行选择和决策权利。
自决权是个人尊严的体现,除非万不得已,即便是社会工作者出于好意,一般也不主张社会工作者自身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因为这样做可能不利于服务对象发展自尊和挖掘潜能。
5、社会工作者注重为服务对象保密的原则
社会工作者应当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除非在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相关保护措施。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时,社会工作者事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