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嘚吧嘚
蒋先云(1902-),男,汉族,湖南新田人。蒋先云又名湘耘,别名巫山,化名李英。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系遗腹子。10岁开始从事农业劳动。靠邻里相助,在本地读完初小。1917年,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1919年在衡阳投身“五四”运动,参与组织湘南学生联合会,并担任第三、第四届总干事。1921年2月,发起成立以“牺牲个人乐利,图谋群众幸福;结合真纯同志,谋社会实际改造”为宗旨的革命团体“心社”。同年3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1月,赴安源协助李立三从事工人运动,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党支部书记兼文书股长,参与领导了于同年9月举行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2年11月,应水口山工人代表的邀请,与谢怀德等前往常宁水口山铅锌矿,传播罢工斗争经验,帮助组织工人团体,开展工人运动。12月初,不顾反动当局的威胁,组织领导水口山矿工人举行了长达23天的大罢工,并取得胜利。1923年6月,担任水口山矿党团书记。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并以学习刻苦,各门成绩优异闻名黄埔军校。同年11月底毕业后,被留在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学兵连党代表和中共黄埔军校特支书记。1925年,随部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平定滇桂军阀杨希闵、刘震寰叛乱的战斗。在第二次东征攻打惠州的战斗中,曾带领由共产党、共青团员为主体的敢死队,冒着敌人的炮火,用云梯强行登城,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虽面部负伤,仍带伤指挥战斗,终于攻占惠州城。同年初,还发起成立“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并被选为领导成员。带领广大青年军人与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发生后,第一个当着蒋介石的面公开表示“永远做共产党员”,维护了共产党人的尊严。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并兼补充第五团团长,参加了攻打南昌、九江之役。1927年初,当蒋介石反革命阴谋日益暴露后,毅然脱离蒋介石集团,从南昌转赴武汉,任湖北省总工会工人纠察总队队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消息传到武汉时,率先打出反蒋旗帜,发起成立“黄埔学生讨蒋运动委员会”,并被推选为主席。4月23日,在武昌阅马场举行的讨蒋大会上,旗帜鲜明地公开揭露了蒋介石背叛革命的行径。随后,根据中国共产党与武汉国民政府协商的人事安排,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六师七十七团团长兼党代表,率部开赴河南,参加进攻奉系军阀部队的第二期北伐战争。5月28日,率全团作为先遣队攻打临颍。激战中,率领一营、三营冲在最前面,左足中弹,跨上战马再冲;再受重伤人马俱仆,又换上战马奋起再冲。最后,弹片炸断皮带,穿入腹腔,壮烈牺牲。贺衷寒(1900—1972),别字君山,湖南岳阳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黄浦三杰之一。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加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及武汉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1年秋赴莫斯科出席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2年春回国后脱离团组织,于武昌和长沙任教,创办人民通讯社,任上海《时报》记者。长沙青年服务社教务主任。1924年春由湖北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詹大悲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上尉秘书,孙文主义学会会长,黄埔军校炮兵第一营党代表兼第一连党代表,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党代表,黄埔军校入伍生总队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训练部主任。1926年2月被选派苏联学习军事,1928年1月回国,任杭州黄埔第五、六期学员军事训练班总队长,黄埔同学会监察委员,国民党南京市党部监委会常委。1929年春赴日本考察军事政治,1931年2月回国,任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宣传处长,训练总监部“剿匪”军队政治训练处处长,兼国民军事教育处处长。1932年春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兼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军队党务处处长,发动组织复兴社,任复兴社干事会常务干事、书记长。1933年起,先后任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武汉行营及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政训处长,汉口市党务整理常务委员,留俄同学会会长,1935年11月当选国民党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后任中央新闻检查处处长。1937年春曾赴欧美考察军事政治。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军事委员会政治训练处中将处长。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中将厅长、政治部秘书长,主管国民党军队政治工作长达八年。还曾兼任三青团临时中央干事会常务干事,行政院社会部劳动局局长,《扫荡报》社长。1945年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央常务委员,任行政院社会部政务次长,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到台湾,任“行政院”交通部长,“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设计考核委员会主任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1971年退休,任国民党第十届中央评议委员。972年5月9日在台北逝世。著有《党团的组织与运用》、《中国的病根>、《汪精卫理论的批判》、《灭共策略之研究》、《改组派之检讨》、《一得集》、《国防的根本问豚》、《国民劳动与军队复员计划刍议》、《义务劳动五年计划》等。台湾出版有《贺衷寒与军队政治训练》、《贺衷寒先生事略》等。陈赓,1903年出生,原名陈庶康。湖南省湘乡县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1926年赴苏联学习。1927年回国参加南昌起义,任营长。后赴上海在中共中央机关做情报工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红军干部团团长,陕甘支队第十三大队队长,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建国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部副部长。是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1955年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Oicdlljjgff
陈光标,工商管理硕士,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江苏黄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省红十字会副会长,江苏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江苏省私营个体经济协会副会长,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副会长,江苏省青年商会副会长,南京市孤残儿童福利院名誉院长,全国二十七个市、县荣誉市民。一、辛勤创业,天道酬勤1968年7月,陈光标出生于苏北的一个贫苦农家。苦难的童年生活唤起了陈光标靠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想法,这一想法在后来变成了他不懈努力和追求的动力。少年立志,天道酬勤。还是少年的时候,陈光标就利用课余的时间卖水、卖冰棍来贴补家用,后来年纪大一点,他又利用假期做起了从乡村收购粮食拉到镇上粮管所去卖的生意,由自行车到平板车再到汽车,陈光标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奋斗中逐渐显现出了经商的才干。1996年陈光标创立了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00年又组建了江苏黄埔投资有限公司。江苏黄埔投资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整合中国传统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立足于资本市场与行业投资相结合的综合性民营企业战略投资公司。现投资项目涉及新型材料制造、房地产开发、电厂配套设备生产、再生资源利用、智能识别系统研发及青少年国防教育等业务。2005年公司产值已近70亿元人民币。二、努力做好企业,全力回报社会在公司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陈光标与江苏黄埔始终把慈善公益事业当作公司发展的重要部分,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馈社会,热心投身于社会慈善事业。在陈光标看来,慈善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捐助行为,它是以道德和爱心为基础的,社会需要发自内心的捐赠,因此,从事慈善的人越多,越是社会进步、民族文明的一个标志。同时,慈善也是一种分配机制,能够实现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它是一切有能力捐助者在慈善心驱使下的自觉行为,是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重要补充。慈善事业有利于缓解不同社会阶层的对立情绪,弥合社会裂缝。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慈善捐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形成良好社会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陈光标说,做好事是发自内心的,更何况中国现在需要帮助的人还有很多,大家都来做慈善,可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企业家赚了钱,也要为国家分忧。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陈光标将慈善公益变成了他的又一项事业。三、投身公益,扶贫济困早在1996年创业之初,陈光标就开始投身于慈善捐助之中。那年陈光标刚刚创立南京金威利电子医疗器械公司,一年的营利不到20万,就拿出了3万元资助了一个安徽的白血病患者。2002年以来,陈光标领导下的江苏黄埔向南京市公安消防局捐助近千万元,用于消防公益宣传。2003年“非典”期间,陈光标又向江苏省医疗机构捐赠了800台远红外线温度检测仪和200万元现金,用以支持抗击“非典”事业。2004年底,东南亚发生海啸,陈光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向海啸灾区捐出了300万元。在长期的扶危济困的捐赠活动中,陈光标逐渐认识到捐赠计划性的重要,开始引导捐赠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在捐赠过程中,开始与专门的慈善机构合作,以他们的专业化的运作使捐赠变得更有成效。在工商联、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机构的牵线搭桥下,陈光标更加积极地参与扶贫献爱心活动。近年来他积极参与“光彩事业”,热心社会公益,特别是支持和关心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为“希望工程”等教育基金捐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捐资帮扶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到加强教育扶贫投入,陈光标心中有着他自己的理解:“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改变的则是一个民族的命运。”认准了路,他开始将更多的资金捐赠到“助学”事业上来。2003年以来,陈光标先后捐建了希望小学、光彩小学、博爱小学16所,其中江苏丰县4所,江苏泗洪2所,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10所,捐资累计320万元。2005年6月,在由江苏省副省长何权揭牌的江苏省“迎十运、献爱心”捐款仪式上,江苏黄埔向苏北中小学及贫困地区捐赠教学用电脑200台,向基层公安系统捐赠警务用车7辆和接待用车1辆,价值人民币200多万元。2005年11月18日,在江苏慈善总会成立揭牌仪式上,江苏省省长梁保华接受了江苏黄埔向江苏省慈善总会捐赠的600万元人民币。2006年1月25日,江苏黄埔又向江苏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500台电脑、30000套校服、2000台助听器及100万元人民币,捐款、捐物共计920万元。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和副省长王湛出席了捐赠仪式。对陈光标的善举,张连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2006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五),陈光标又到南京市孤残儿童福利院看望孤残儿童并捐款20万元人民币。2006年4月29日,江苏黄埔向江苏省红十字会提供了该会建会以来的最大单笔捐赠——价值1300万元的款物,其中教学电脑700台,校服35000套,现金500万元。这些实物和现金将分别捐赠给青海、四川、重庆、湖南、安徽和江苏等省市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2006年6月1日,陈光标再次参加江苏省、南京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的“社会关爱、情系孤儿”慈善活动,并在活动中向南京孤残儿童社会福利院捐赠20万元人民币。
绝色经典
您好,广州市黄埔区萝岗街社计办是一个专门负责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政府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管理,同时负责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它还负责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理。此外,它还负责收集和统计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数据,并对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