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xiaANDY
潘汉年[1],江苏宜兴归径乡人。1924年,主编《洪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革命军报》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共党组书记、中共江西苏区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部长等。1936年, 任中共与国民党谈判代表。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在上海等地领导对敌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和第三书记、上海市副市长。1955年4月3日, 因“内奸”判刑。1977年含冤病逝。临终前与爱妻董慧女士软禁于湖南茶陵米江茶场(湖南省第三劳改场)。1982年8月,被中共中央平反昭雪,公开恢复名誉。 潘汉年1906年1月12日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陆平村。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开始负责文化统一战线工作,30年代初期负责做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工作。遵义会议后,奉中央指示前往上海恢复白区工作以及打通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主要从事上层统战、国共谈判、民主党派、国民党起义投诚等统战工作。他是党在白区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导者、指挥者和实践者。建国初期,他成功开展了上海工商界统战工作。对潘汉年在统战工作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毛泽东同志曾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一些场合,给予高度评价。
微微姐22
陶华碧,“-{老干妈麻辣酱}-”的创始人。陶华碧 - 个人概述1989年,陶华碧开了个简陋的餐厅,专卖凉粉和冷面。当时,她特地制作了麻辣酱,作为专门拌凉粉的一种作料,结果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陶华碧没有去菜市场买辣椒,以为缺少麻辣酱也不会耽误生意。谁知顾客来吃饭时,一听说没有麻辣酱,居然都转身就走。这件事对陶华碧的触动很大。她从此潜心研究麻辣酱,经过反复试制,她做的麻辣酱风味更加独特了。很多客人吃完凉粉后,又掏出钱来买一点麻辣酱带回去,甚至有人不吃凉粉却专门来买她的麻辣酱。有人对她说:“你既然能做出这么好的麻辣酱,还卖什么凉粉?干脆开家麻辣酱工厂算了!” 于是,陶华碧舍弃了苦心经营多年的餐厅,于1996年7月借南明区云关村委会的两间房子,招聘了40名工人,办起了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麻辣酱,定名为“-{老干妈麻辣酱}-”。结果,这个没上过一天学的农村妇女,白手起家,在短短的6年间创办出了一家资产达13亿元的私营大企业!
rachelliu1
一、公司与项目(一)、三亚公司2002年重组三亚凤凰岛发展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该项目被列为海南省重点工程,是海南省三亚市政府与企业签订的第一个合同投资20亿元以上的风险防范投资项目,其开发建设的凤凰岛共有七个投资项目,总投资额将超过50亿元人民币,主要包括:国际邮轮港、一幢国际会议中心(七星级酒店)、五幢国际养生度假中心、商务别墅会所、国际游艇俱乐部、奥运广场公园、海上热带风情街。1、已经建成并正式通航中国第一座可停靠10万吨级国际豪华邮轮专用码头。另有两座分别为6万吨级和25万吨级的国际邮轮专用码头正在规划报建之中,建成后将成为中国首座最大最豪华的国际邮轮母港。同时,也将成为世界十大邮轮母港之一。世界排名一、二、三名的国际邮轮公司的各种豪华邮轮已开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的定期航班。这里已经成为欧、美、东南亚等地的国际高端游客的云集之地。结束了三亚无法停靠国际豪华邮轮的历史。2、岛体西侧的国际会议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与世界最著名的阿联酋迪拜阿拉伯塔风帆伯兹酒店相媲美的七星级酒店,其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将成为三亚市的重要标志。3、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三亚被选为奥运火炬传递中国内地城市的第一站,而三亚凤凰岛又是“奥运火炬境内首站三亚传递点火起跑仪式”(下称首站点火仪式)的承办方,为迎接“百年奥运,举世盛典”,我公司投巨资,倾力打造凤凰岛奥运广场及韩美林“火凤凰”奥运纪念雕塑,为三亚的城市名片、城市形象增添了新的亮点,2008年5月4日,凤凰岛奥运广场上将举办一场举世瞩目的奥运火炬“首站点火仪式”,“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奥运火炬将在凤凰岛点燃并传向祖国各地。届时凤凰岛将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风采。(二)、海口公司1998年创办海南天人降解塑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南首家环保降解塑料企业),出任董事长;海南省第一家获得国家环境标志认证的降解塑料企业。也是海南岛最大的降解塑料生产企业,连续六年获得国家环境标准认证,是海南省在环保降解塑料领域唯一集科、研、工、贸于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该项目是海南省政府、省计划厅、工业厅、科技厅、环境资源厅重点扶持的海南省高新技术项目。(三)、珠海公司2002年4月,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斥巨资组建广东省珠海市海盟安正高校后勤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香港浸会大学珠海联会国际学院、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3所大学后勤社会化建设投资并经营管理的总投资商,担任董事长。三所大学占地近6平方公里,现在在校大学生25000多名,校园环境、建筑风格、后勤服务设施堪称国内一流。二、公益慈善捐赠1、已捐赠100万元为湖北省竹溪县向坝乡建设了两所希望学校;2、从2005年开始每年捐赠2万元成立了湖北省竹溪县向坝乡教学奖励基金;3、已捐赠50万元为海南境内贫困大学生完成大学学业,已毕业20多人;4、向三亚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捐赠100万元(全部用于三亚市天涯镇黑土村委会布曲村,已竣工);5、已捐赠50万元在三亚建设一所希望小学(学校名称为田独镇罗蓬小学,已竣工);6、已捐赠36万元成立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曾宪云先生奖学基金,奖励贫困优秀学生;从2006年起,每年捐赠18万元;7、已捐赠200万元成立了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曾宪云教学奖励基金,从2005年起,连续捐赠50年,每年捐赠100万元,约定计划共计捐赠5000万元;8、2007年向竹溪县教育局捐赠15万元为全县中小学生免费刊印素质教育读本《点亮心烛》;9、2007年6月1日向海南省海防护林建设捐赠100万元。10、2007年7月向海南省海洋环境保护捐赠10万元。11、2007年8月向三亚市贫困大学生捐赠10万元。12、2006年12月向第一届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捐资30万元,13、2007年12月向第二届中国(三亚)国际热带兰花博览会捐资80万元,14、2007年12月4日向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三亚首传城市活动捐赠30万元。15、2007年11月向全省各民主党派机构捐赠办公经费100万元。三、社会职务:1、海南省第四届(2004-2007)政协委员、第五届(2008-2012)海南省政协常委;2、全国工商联理事;3、海南省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4、海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5、海南省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6、海南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公司董事长曾宪云同志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担任省四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以来,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社会热点焦点与海南经济建设发展中的难点问题,并于2003年成立了海南第一个省级政协委员的个人提案工作办公室,深入生活、调查研究,四年来,共提出提案及反映社情民意50件。其中完成提案:2003年5件,2004年6件,2005年8件,2006年13件,2007年13件,社情民意报告5篇。其中被立案采纳的达43件。2003年提出的“关于免收外来务工人员暂住证工本费的建议”,已经得到落实,受到农民工的赞扬,并被全国各省市推广运用。 “关于对猎捕、出售、烹食珍稀野生动物者予以重罚的建议”被全国性报纸“人民政协报”刊载,海南省林业局高度重视,制定了具体的政策与处罚措施,使这些违规违法行为得到了有力的遏制。2007年提出的“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被评为全省优秀提案……四、企业历年获得荣誉称号:1、2003海南省核心竞争力50强企业;2、2004银企合作重点优秀企业;3、2005城市建设先进企业;4、2006最具影响力的海南知名企业;5、2006年中国诚信企业;6、三亚市2006年度重大项目投资十佳企业并荣获市委市政府三万元奖金。五、个人历年获得荣誉称号:1、海南省首届杰出民营企业家;2、海南省首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3、海南省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4、海南省民营企业创业卓越成就奖;5、海南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成就奖;6、海南省杰出人才奖;7、海南省商业十大领军人物;8、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客运港行业领袖人物;9、中国诚信企业家;10、海南省第二届杰出民营企业家;11、海南省经济发展贡献奖;12、中国民营企业家社会贡献奖;13、海南最具影响力十大经济风云人物。
小梅0429
潘汉年(1906年1月18日-1977年4月14日),江苏宜兴归径乡陆平村人,中共著名特工,作家,蒙冤而死,是一个传奇人物。潘汉年父潘莘臣,开私塾,一度被选为宜兴县议员。潘汉年早年在和桥镇彭城中学和武进县延陵公学读中学。1924年秋到无锡国学专修馆学习。1925年闯上海,任上海中华书局《小朋友》周刊的助理编辑,并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参加创造社,1925年夏参加中共,1926年底应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郭沫若邀请赴南昌编辑《革命军日报》,后任总编辑,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国共分裂后,赴上海,任“江苏省委上海文化工作党团”干事会书记。1928年担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中共党组书记。1933年夏,离沪进入江西中央苏区,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兼地方工作部部长等。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2月红军二渡赤水后,他与陈云先后离开长征队伍赴上海,以恢复同共产国际的联系。8月他和陈云一起经海参崴到达莫斯科。任中共代表与国民党驻苏大使馆武官邓文仪秘密会谈。 1937年9月,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上海沦陷后,撤往香港。1938年9月,潘汉年回延安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1939年赴港从事情报工作。1940年获悉德偷袭苏俄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底曾获悉日军珍珠港计划,呈报中央后未及时通知美国。[来源请求]太平洋战争爆发,从香港转移到皖南根据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与陈云在上海等地领导对敌地下斗争和开展统战工作。在1944年四月侵华日军增兵五十万攻击中国的一号作战计划,潘提早侦知获得珍贵情报,让延安方面几乎未受日军攻击,贡献延安至巨。 抗战期间在李士群安排下与汪精卫会面,在上海期间,潘汉年还由李士群介绍会见了他的军事顾问、日本华中派遣军谋略课长都甲大佐。会见中,他们各自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就日军与新四军和平共存互不侵犯达成初步共识[1]。然这一行为背后是否得到中共中央授意尚无确凿证据,相关争论也颇多。这一事件日后成为其毛泽东判定其有“内奸”罪行的重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部长和统战部部长、上海市委副书记和第三书记、上海市副市长。 1955年3月15日赴京参加中央会议,4月2日向陈毅谈了当年会见汪精卫一事,4月3日遭毛泽东下令秘密逮捕。1963年2月3日送往北京公安局团河劳改农场,1963年6月因“内奸”被判处徒刑15年。1967年3月关回监狱。1975年5月送往湖南省第三劳改农场。1976年1月,正式宣判“无期徒刑”。1977年4月14日,含冤病逝。临终前和妻子董慧一起软禁于湖南茶陵米江茶场(湖南省第三劳改场)。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了《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红头文件,指出:“潘汉年同志几十年的革命实践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其公开恢复名誉。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