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晴小姐8755
先了解公司,再投简历
确定考研不走调剂以后,“还没准备好”的我就被仓促推入了春招的人潮。刚开始因为缺乏经验,匆匆写好简历就挂在了招聘网站上,一时间面试通知挤满了通话列表。当时我还是蛮乐观的,觉得“多点面试经验没坏处”,结果有几次到了面试地点才发现对方是皮包公司;有的甚至要求我去外地参加面试,虽然对方承诺报销路费,但当时觉得一个女生去不安全就拒绝了。毕业一年后在新闻上看到“李文星事件”,想想真是后怕。
建议大家一定要先了解自己投简历的这家公司,不仅防止跳入火被骗,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可以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司系统”( http:// )查询企业资质,很多骗子公司的注册地址都是在某某小区的居民楼内,有的甚至查不到任何注册信息,用点心思很容易觉察到异样。
一般来说,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毕业后去向有一定的相似性。尽量找学校招生办网站上出现过的、来学校实地开过宣讲会的,以及有学长学姐在其中工作过的公司。如果你投简历的那家公司没有任何在线下出现的渠道,可以去知乎等的社交平台上搜索该公司的名称,大部分情况下你会在这里得到一些比较客观的评价。还没有任何信息的话,就去公司所在地的贴吧、当地论坛或者豆瓣上当地组群问一下。
如果一家公司,除了招聘网站上的岗位需求以外,找不到任何第三方对于它的评价——既没有员工的评价,当地人也没有听说过——你真的敢去这里工作吗?
lee是个小吃货
一、保持冷静,确定损失 遭遇网络诈骗后,应尽量保持冷静,切莫慌张。首先,确定自己的损失情况,如钱财、物品等,可以的话,可列出损失清单,供报案所用。(如被骗财物为游戏道具,游戏币帐号和其他虚拟物品请先联系该游戏、软件或网站的管理员进行处理。)二、尽快报警,防止二次受骗 确定了损失之后,尽快报警,切不可再联系网络诈骗者,防止二次受骗。有的受害者挽回损失心切,未经报案便私下联系网络诈骗者,甚至轻信其提供的退款、退物的谎言,二次受骗,使损失进一步扩大。三、想尽办法,尽快止损 报警之后,应立即配合公安机关开展紧急止损工作。若为网银诈骗,且有保存诈骗者开户行及账号等信息的话,可以立即登录对方开户行的网银和电话银行,输入对方的账号后故意输错三次登录密码,这样对方的网银转账和电话银行转账功能就会被冻结24小时。拖延骗子转移赃款的时间,为联系银行、报警进行进一步止损工作争取宝贵时间。四、搜集证据,妥善保存 网络诈骗者一般都是通过媒介与被害人接触联系,如QQ、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和网络游戏等。首先受害者要保存好所有证据以及交易记录,最好有银行的交易记录,还有网络聊天记录与对方的联系方式。五、选择正确的报案地点 受害人可以向案发地、诈骗行为实施地、诈骗结果发生地、嫌疑人住所地报案。也就是说,可以选择在你的所在地报案,如若你清楚犯罪嫌疑人在哪,也可以去其所在地报案,两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报案后均应受理(受理并非立案)。六、如实反映案件情况 有的受害人因受到网络诈骗而感到懊悔和羞愧,很少报案,或者即使报案也对案件事实有所隐瞒,这将会给公安机关破案增加难度。为了尽快抓住犯罪嫌疑人,挽回损失,请在报案后,向办案民警如实反映案件情况。
天地为凭
很多实习生在工作中都会遇到一些骗子公司,这些公司打着正规招聘的幌子,各种坑蒙拐骗,有些求职者最后不仅工作没找到,一分钱没拿,自己还倒贴出不少的银子,可谓是十足的得不偿失!那么如何在众多求职信息中分辨公司的好坏呢?今天就教大家几招,让大家都能拥有一双火眼金睛。
一.上网寻找信息
很多公司在网上都有属于自己的网页,如果没有也没关系,之前应聘者肯定会在网上发帖,评价这个公司。例如之前有个朋友应聘一家公司,感觉待遇都非常不错,我就给了他一个建议,让他上网查查,其他人是如何评价的。没想到正是因为这句话拯救了他,很多人表示这就是一家骗子公司,会让你先交多少钱,然后怎么样怎么样,最后你会发现深陷泥潭,根本拿不回损失。
二.看待遇如何
很多人不明白,待遇也能体现公司的真假?当然!好的公司不会浮夸,好的公司不会啥都没有。举个例子,如果一家公司招聘信息写着月薪一万甚至两三万,那明显的不靠谱啊。普通员工能有这个待遇,在大城市都很罕见,况且还没有多少要求,刚毕业的学生也是一视同仁,怎么可能?明显是用高昂的回报引诱你,就像钩子上的美食一样,等着鱼儿上钩,谁要是贪心肯定就会落入圈套。
三.面试的情况
骗子公司一般习惯先让你交钱,面试的时候就以各种理由让你多少交一点钱,最常见的就是你能力不足,先报名培训,之后竞争上岗。其实呢?就是让你交学费,之后溜之大吉。不过你倒是真的交学费了,不教你知识,教你别那么傻,别再轻易相信他人!
请关注我,更多职场故事为你呈现。
木易洛洛
第一关:搜集网络招聘信息1.招聘网站:专业的招聘网站常常不乏知名企业的招聘信息,另外还会根据情况举办不同类型的网上招聘会。同时,一些专业的招聘网站同时会提供职位的职责与任职资格的参考,如中华英才网的英才招聘宝就提供了IT制造、互联网、软件开发、商业银行、基金、人寿保险、房地产七大行业,共计七百多个职位的职位职责与任职资格。2.校园BBS:目前大部分高校的BBS都设有招聘专区。相对于其他网站信息而言,校园网站BBS上的信息相对更加真实,可信度较高,而且更新较快。不过它只针对在校学生,对于社会人群来说,可望不可及。3.企业网站:一般来说,知名企业网站的招聘专区中,会常年公布一些岗位需求信息,对岗位职责以及对求职者的要求都描述得比较详尽。求职者如果对知名企业感兴趣,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查询到你要的网址。进入公司网站后,找寻相应的人才招募区即可。4.大型综合网站或行业网站:许多大型综合网站和行业网站也设有人才频道(招聘频道、求职频道),求职者在浏览这些网站时不妨多留意里面的招聘信息。
他们的快乐
网上找工作如何避免虚假、欺骗消息?1、不要登录非正规的网站。一般而言,正规网站上的招聘信息来源比较可靠,在校的学生可以尽量在高校就业网上寻找自己满意的职位,因为学校会对招聘单位的资质与招聘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查。2、不要向任何网上“雇主”发送自己的某些个人重要资料。例如身份证号码、信用卡号及银行账号。由于网络的安全性还无法控制,个人或企业在网络上输入的信息有可能被他人窃取、利用,造成名誉和经济上的损失。3、不要盲目地发送自己的简历。网上的信息量很大,但自己要有准确的定位,根据个人的专业、爱好、特长,有目标、有方向地向招聘单位求职,否则接下来的面试或通知会让你疲于奔命,应接不暇。4、不要同时应聘同一单位的数个不同岗位。不少大公司的软件系统会直接删除应聘信息含糊不清的简历。同时这样做,非常容易给招聘单位留下随意、不专业的不良印象,甚至认为你缺乏必要的诚意和诚信。5、不要以很高的频率发送简历。尽量避免在一周之内重复发送简历至一家公司,这样不是在强调你求职的决心,而是在打扰人家正常的工作秩序。这种行为很可能引起招聘单位的反感从而过滤掉你的邮件,让大好的工作机会白白溜走。
艺海秦声
诈骗罪需要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1996年12月16日)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也就是说达到2000元就有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是说只有达到犯罪的程度警察才能受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所以你觉得自己被骗了就可以去报案,公安机关会予以处理的。应当留存证据,及时报案。 法律依据: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骗公私财物达到上述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够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一)通过发送短信和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二)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三)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四)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诈骗数额接近上述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并具有前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属于诈骗集团首要分子的,理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宇过天晴……
一、什么是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二、诈骗立案人已抓,怎么追回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三、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刑法》第266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