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97

么么哒哒啦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评估目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菈VinU菟

已采纳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绩效评估目标、原则、主体、内容、方法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财政性资金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其他资金购买或委托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评估可参照使用。2 术语和定义社会工作服务social work service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运用专业方法为有需要的服务对象(个人、家庭、社区、组织等)提供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和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专业性服务,以协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提升服务对象适应环境的能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social work service program为满足特定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一定时间内,运用一定的资源,按照预定的服务目标、服务内容和服务要求所设计、实施的社会工作服务任务。3 评估目标 评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专业服务效果及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 总结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提炼社会工作服务技巧,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作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结项的依据以及为项目购买方确定项目执行方继续承担相关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资质提供依据。4 评估原则 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准确反映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在投入、运作、产出以及成效方面的实际情况。 专业性原则注重考察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论、方法和技巧在服务项目中的运用。 系统性原则通过层次化结构对指标体系进行结构化分类,确定各类评估指标的权重,全面、综合地反映服务项目的整体情况。 可操作性原则评估方法符合项目实际,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易于操作。5 评估主体 评估组织者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评估组织者一般为购买方,负责确定评估方式和评估执行方,落实评估经费,统筹评估相关事宜。 评估执行方评估组织者直接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或受委托的专业评估机构组建的专业评估团队。评估团队应具备以下条件:——不少于5 人的单数组成;——取得中、高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受过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且具有3年以上相关社会工作实务经验的人员不低于30%;——不少于1 名熟悉社会组织财务工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财会人员。6 评估内容 项目方案项目方案的评估应包括:——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策划是否专业、规范;——服务计划是否具有逻辑性和可操作性,是否有效回应服务对象需求和项目目标要求;——服务对象界定是否符合项目基本要求;——对需求的调查分析是否准确,需求分析报告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能根据需求合理界定项目服务的覆盖范围和目标指向;——预算方案是否体现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公益导向性的原则。 项目实施专业人员配备与使用在项目实施中,是否能够按照项目方案中的计划配备相应的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人员,并在项目实施中发挥相应作用。在人员使用过程中,是否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团队协作。物资配置在项目实施中,使用的场地、设备、服务设施及相关物资是否能够满足项目运行需求。专业服务价值理念运用在项目实施中,能否真正体现社会工作者“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和“平等、尊重、接纳、保密”等专业原则。专业服务理论运用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正确依据社会工作专业相关理论。专业服务方法运用在项目实施中,是否恰当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 项目管理项目行政管理是否制定和执行了项目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物资管理制度及保密制度。专业规范性管理是否制定和执行了完善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规范和程序;是否全面、原始、真实保存项目服务档案;是否制定了服务对象权益保障制度。项目进度管理项目团队是否根据服务方案制定了总体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是否制定了服务进度管理制度,并合理安排工作进度。服务质量体系与督导是否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是否建立专业督导和培训机制;是否建立意见反馈与投诉处理机制;是否提出持续改进机制。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项目执行机构是否对其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估,是否制定了项目应急预案。项目资金管理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执行方案和财务管理制度。 项目成效目标实现程度评估内容包括:——合同规定的服务目标达成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数量完成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对象改善情况;——合同规定的服务组织及其专业团队从项目实施中得到成长发展的情况。满意度评估服务对象、购买方、项目执行方对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与成效的满意度。社会效益对项目的影响力、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社会反响:奖惩情况、宣传报道、研究成果;——决策影响: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资源整合:组织参与、社会捐赠、志愿者参与。7 评估方法 资料分析法资料分析法应包括以下内容:——组织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组织的基本信息(如组织章程)、与项目有关的组织制度文本(如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和组织日常工作记录(如董事会或理事会会议记录);——项目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计划(如项目标书、项目服务方案)、项目服务档案(如服务记录)、项目人员档案(如项目人员、志愿者档案)、项目财务信息(如项目预算、决算表)及与项目相关的各类管理制度档案(如项目行政管理、专业规范性管理、项目进度管理、服务质量控制、风险管理);——其他资料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项目测评工具(如服务满意度问卷)、项目各类统计文本(如服务满意度调查结果统计)和项目各类工作报告(如项目中期报告、总结报告)。 观察法观察法应包括下列内容:——为了解项目的具体服务过程,评估人员应对每个项目的日常服务或活动过程进行现场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服务环境、服务内容、服务方法以及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性体现和规范,服务人员与服务对象的互动等;——对于已经结束的服务项目,评估人员可通过观察该组织与评估项目同类的日常服务和活动,从侧面了解项目的服务过程。 问卷法问卷法应包括下列内容:——在项目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可利用问卷调查收集项目服务对象满意率和项目服务成效等信息;——依据项目总体目标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及抽样样本;——在问卷调查结束后,评估人员应对问卷回收情况、问卷填写完整性和内容真实性进行质量复核。 访谈法与项目的服务对象及开展项目服务的相关人员,就服务满意率、服务成效以及对项目服务的具体意见进行访谈。与项目执行方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就以下内容进行访谈:——向执行方的负责人了解在项目运作过程中,有关项目监管、资源整合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运作该项目给组织带来的影响以及项目运作中遇到的困难;——向执行方项目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了解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包括项目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理论和方法的情况,项目完成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管理制度及落实情况。与项目购买方代表就项目运作情况的满意度进行访谈。8 评估程序 制定评估方案起草方案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组织方的要求,起草详细的评估方案。方案内容评估方案内容应包括:——目标任务;——基本方法;——进度安排;——人员安排;——经费预算;——风险控制。方案确认评估执行方应将评估方案交评估组织方确认,双方确认同意后签订委托评估协议书(见附录A)。 组织人员评估执行方应根据评估方案,组建评估团队,针对项目开展评估培训。 发送通知评估执行方应至少提前30 个工作日,书面告知被评估方评估的具体要求、评估标准、操作细则及安排。 实施评估被评估方应根椐评估要求提交自评报告。评估执行方在收到自评报告和相关材料后及时组织评估。评估实施过程中,被评估方应根据评估需要,及时向评估执行方提供项目相关的各类资料。 出具报告报告内容评估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评估开展情况;——项目及执行基本情况;——评估结论及建议。评估结果反馈评估执行方撰写完成评估报告后,应以评估报告(初稿)的形式,就初步评估结果与被评估方进行沟通,征询被评估方意见。评估执行方出具正式评估报告并送达评估委托方。9 评估报告运用 项目购买方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是否继续委托或中断委托项目的决策依据;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购买方与项目执行方协商对未来项目方案、项目实施、项目管理等方面改善的参考依据;评估报告宜作为优秀项目评比、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项目执行方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向项目购买方申请新项目或申请项目延续的参考依据;评估报告应作为项目执行方对项目经验的总结和对项目进一步改进的参考依据。

社会工作者评估目标

308 评论(13)

笑之典典

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对象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那么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对象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了解!

(1)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①解救危难当个体的生命受到威胁、个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伤害时,政府和社会都有责任帮助他们解除危机,面对危难,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求资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于援手,并同其他人一道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并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脱离危难。

②缓解困难社会工作在帮助青少年走出迷恋电子网络困境、协助解决家庭问题、帮助单亲家庭走出困境、促进就业困难的人就业、帮助老年人适应退休及老年生活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使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③促进发展社会工作认为人是有潜能的,社会工作者相信人们都会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他遇到的困难,而社会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发现和强化这些能力,使服务对象在得到帮助时能够增加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更好地面对困难、走出困境、面对生活。

(2)社会层面的目标

①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社会问题可能是群体性的问题,也可能是个人性的问题。它是一种消极现象,不利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解决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社会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②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公正也称社会正义,是指一个社会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在经济、政治等资源分配方面所具有的正当性的状态。公正包括机会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等内容。社会公正是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追求和实现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目标,也是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相信人是有尊严的,不论年龄、性别、种族、职业,人们之间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成果。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这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

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服务和帮助的个人或群体。随着范围的扩大,我们把社会工作的对象分为基本对象和扩大的对象。

①社会工作基本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依然是那些“最值得帮助的人”,如孤儿、孤寡老人、残疾人及因自然灾害等原因而陷入危险境地的人。这些人之所以“最值得帮助”,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可能会危及生命。在家庭、亲朋、社区不能向他们提供基本支持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要承担起基本的责任。在政府的福利资源有限时,这些人就会成为被优先救助的人,也就成为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②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对象也在不断扩大。主要表现为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逐步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问题、欠发展的社会,从困难民众到一般公众。社会工作不但面对困难及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服务,而且面对社会进行公共服务。当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公共危机时,社会工作者会以自己的方法和角度介入,帮助公众正确面对问题、应对问题。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112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