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2

qingkong88888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2018课件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面包超人311

已采纳

大家做好准备迎接考试了吗?诚意整理“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只要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总会有丰硕的收获!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政策与法规》考点:社会政策的调整

社会政策的调整

(一)社会政策调整的意义

社会政策调整是指基于一定的原因对社会政策作出修订、改革或终止的行动与过程。它的意义在于: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不是废除政策,而是通过调整使其连续,使对象能更好适应;

(2)促进政策不断完善:通过调整是政策更趋完善,避免各种重大的损失;

(3)保证政策有序运行:通过调整使社会政策各要素之间,各种社会政策之间更好地衔接,从而保障有序运行。

2、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目标不适当或高或低; 总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已经达到或部分达到,以追求更高的目标、目标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其运行效率太低而进行调整;

(2)政府方面的原因:执政党和政府负责人的变化而产生的调整;

(3)社会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 (政策对象、利益群众和普通民众)对社会政策所持的(支持或反对的)态度。

3、层次

(1)修订:指在技术层面上作局部的修改,不改变基本框架;例如社会养老保险遇到资金亏损时而采取的提高保额、推迟退休财政予以补贴等措施而调整;

(2)改革:对基本框架作出带有根本性的改变,例如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政策的调整属于此类;

(3)终止:完成使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负面影响太大三种情况才会被终止。

4、 内容

(1)政策目标:目标太高、太低或过于分散就必须进行调整;

(2)政策方案:运行成本太高,运行条件过于苛刻;

(3)政策效率:某些社会政策的效力范围失当

社会工作者2018课件

144 评论(14)

huzhanghua88

二、优抚医院和光荣院的介人重点和方法

(1)处理死亡与濒临死亡问题的方法 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服务对象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临终服务对象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①临终服务对象的需要

a.身体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害怕延长身体上的不适或者痛苦,关心自己的身体形象和其他人对自己的观感。

b.情感和心理方面的需要,主要包括需要尽可能长地保持对自己生命的某种掌控感;需要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能接纳他们可能会有的多种多样的感受的氛围里谈论即将到来的死亡;需要时间调整自己适应即将离世这一现实。

c.社会生活方面的需要,主要是需要跟家人和朋友保持接触。

d.精神方面的需要,主要是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②临终服务对象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

目前国际上对于临终病人的心理分期比较公认的是美国心理学专家罗斯博士的五个心理反应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我国临终病人在否认期之前存在一个明显的回避期,这与我国的传统习俗、历史文化背景有关。

③社会工作者应做的针对性工作

a.否认期。要真诚地对待服务对象,但不要揭穿服务对象的防卫机制,经常陪伴服务对象,愿意与服务对象讨论死亡的话题。

b.愤怒期。要倾听服务对象的心理感受,允许服务对象有发怒、抱怨、不合作等发泄行为,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服务对象宽容、关爱和理解。

c.讨价还价期。要予以指导和帮助,使服务对象更好地配合治疗,控制症状。

d.抑郁期。要给予服务对象精神支持,陪伴服务对象,预防自杀,尽量满足服务对象的合理要求。

e.接受期。要尊重服务对象,减少外界干扰,不强迫与服务对象交谈,加强生活护理。(2)对体恤性与亲密关系需要的处理方法 性与亲密关系是人们心理社会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院伤残、孤老优抚对象大多无亲无故、无儿无女,且以男性居多,优抚安置领域的工作人员倾向于避免与他们讨论性和亲密关系。社会工作者应该组织尽可能多的社交联谊活动,以满足服务对象对归属与爱的需要。

(3)失禁问题的处理方法迪特里克总结的泌尿失禁的处置方法包括压迫型、紧迫型、溢出型、功能型等方法。小便失禁对服务对象来说是非常私密的事情,当社会工作者介入之后,就有可能公开了。尽管切实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对于制订干预方案非常重要,但谨慎对待这种很深人的隐私问题是有必要的。

(4)对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方法 服务对象的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分为服用违禁药物和滥用处方药两类。最常见的是滥用处方药。服务对象滥用药物的情况大多发生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慢性病引起的病痛和失眠症的时候。针对这些病痛所开的抗抑郁类药物、镇静剂、镇痛剂和安眠药属于精神调节类药物,持续服用或误用这些药物会导致服务对象和药物间形成不健康的关系。社会工作者要把监察服务对象的服药情况纳入评估工作,使之成为固定的一部分。

28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