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7

大饼茄夹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宝安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社工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李出于蓝

已采纳

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报名时间是:2021年3月30日9:00至4月5日18:00。

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的方式。考生登录考试报名系统先注册,再进行报名,同时务必牢记用户名和密码;报名表中的“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为必填项,主要用于接收“面试通知”等。报名过程中,考生可选择是否同意纳入“宝安区社区专职工作者备选库”(简称“备选库”)。

凡选同意纳入的在入围面试环节但未被聘用时进入“备选库”。“备选库”有效期为一年(2021年4月-2022年4月)。有效期内,当我区相关街道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出现空缺时,可按照招聘有关程序从“备选库”中择优补录,无需再次笔试。

报名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2、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3、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宝安区户籍人员、退役军人可放宽至大专学历;

4、年龄在30周岁以下(1990年3月31日以后出生),退役军人可放宽至40周岁(1980年3月31日以后出生);

5、热爱社区工作,责任心强,具备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相关专业知识,善于开展群众工作;

6、同等条件下,中共党员、有基层党务工作经历,退役军人,困难家庭、应届高校毕业生,社工相关专业、具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及本地户籍可优先聘用;

7、符合聘用岗位所规定的资格条件。

以上内容参考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深圳市宝安区2021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专职工作者公告

宝安区社会工作者协会社工

230 评论(13)

许清池79

2020年10月30日市政府发文新政。社工证可能会取代很多我们过去的证书,它将成为一种专业的全科证书凭证。社工证被列为中国十大最有用的证书之一,获得社会工作师证后,可以活跃在民政、社会团体机构、妇联、慈善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社工师就是社会工作师,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利用个案、社区、小组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社会服务人员。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师大多活跃在民政、妇联、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各个领域,并开始逐步向卫生、教育、社会保障、心理辅导等广大领域扩展。他们发挥的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作用如今日益得到社会的认可。

274 评论(8)

福星蛋蛋

没有最好,但是有好点的比如鹏星,社联,慈善公益网等

297 评论(9)

一剪寒梅love

2021年初、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时间:10月16、17日预计报名时间:7-8月份左右

309 评论(14)

飛天彩绘

第一、·求职就业目前我国专职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还是比较稀少的,市场上对于社工的需求量远远大于目前现有的社工从业人员,特别像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情况更是如此,社工证虽然不是上岗证书,但是许多单位和企业在招聘社工时都十分看重应聘者是否持有社会工作者证书,对于持有社工证的求职者来说,企业和单位都会优先考虑,所以,如果你从事社会工作而且拥有一本社工证的话,就是比别人多了一份竞争力。考取社会工作师证之后,可以从事以下几个相关单位的工作:1、公务员岗位系统2、或社会福利类事业单位相关岗位3、与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相关的群团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相关岗位4、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岗位第二、·工资补贴,证书奖励近几年我国对于社会工作发展也在不断重视起来,许多省份和地区都会出台有关“考取社工证的补贴和奖励”措施,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考过社工师可获一次性奖励助理社会工作师3000元,社会工作师补贴6000元。第三、·未来发展一个越发达的国家其社会工作肯定也会越完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社工”这一行业的发展一定是十分具有前景的,现在考取社会工作者证书对于未来个人发展肯定也是有一定帮助的。法律依据《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编办等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1.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实现这项战略任务,必须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充分发挥他们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358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