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叫我阿虎
随着社会大众日常需求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社会各项保障的日趋完善,社会工作已经走过破冰阶段,开始被越来越多地大众所接受。与此同时,各项社会政策也根据相关社会工作需要逐步出台并随时代发展要求逐步完善。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在我国是处于年轻的研究领域,因此,笔者认为,二者的基本概念和关系的研究对我国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一、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概念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陈良瑾等人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工作,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和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专业意义的引入改善了社会福利从业者的行为和态度,同时也使社会福利制度更加完善,根本地提升了人们的福祉和改善了社会福利的品质。所谓社会政策,就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安全,改善社会环境,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其核心是解决公民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风险。狭义的社会政策范围包括劳动苦力工人、生活水平较低的贫民生活;广义的社会政策包括一个国家的国民福利政策、就业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以及相关宗教政策等等。我国的社会政策采用广义的概念。二、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关系随着时代进步,社会工作发展的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联系日趋直接和紧密,尤其是伴随国家各种社会福利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分工的组成部分,在服务贫穷弱势群体、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进而社会服务走向专业化。社会工作与政府的社会政策有了更直接和多层面的联系:第一,有组织的社会服务一般是以国家法律、法规等为从事服务活动的基础,即是在政府的社会政策框架内进行的。第二,政府贯彻执行的相关社会工作服务活动也是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第三,社会政策的“检验者”“实施者”是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为政策对象提供最具体、最直接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过程也是社会福利政策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桥梁。社会工作的一端与社会政策相连,另一端则与服务对象互动,因此,社会政策的可操作性,会在具体的福利传输过程中得到反映。与此同时,社会工作的效果反作用社会政策,从而成为推动社会政策不断改进完善的力量。各权力机关(政府等相关部门)作为政策制定和实施者,期望通过有效的实施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国情的现实需要,我国的社会政策在短期内主要需要依靠社会工作去实现。三、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关系在我国的现状当前,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的社会工作领域,社会政策与社会服务依然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社会工作日趋本土化,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密不可分。在这种体制之下,社会福利、社会政策基本上依靠行政的形式来体现,政策、政治和社会工作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社会工作在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过程中虽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从当前国际发展水平并结合我国国情考虑,我国的专业社会工作仍然是相当薄弱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要更好地发展和有效地发挥作用,需更注重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的内外联系。
耗子爱熊猫
社会工作者!(一)提供专业资料社会工作者的作用首先是向社会公众、社会团体、有关政府部门及其他专业提供社会工作专业的资料。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的事业正式成为一种专业或一门学科是近百年的事,然而作为一门专业被引进中国内地也才是上世纪末的事情。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社会工作并不是为社会大众所熟知。许多人不知道面临困境时在社会上得到帮助。因此社会工作所提供的救助与服务没有被充分利用。社会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宣传和帮助公众认识和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了解社会工作机构。从而达到充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功能的目的。(二)给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职能是给处于困境中的案主提供支持与指导。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都会遇到凭自己个人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此时人们往往由于不安、焦虑与恐惧等不良情绪,无法正确认识自己的真实处境,使问题得不到解决,甚至产生本来可以避免的更为严重的后果。社会工作者凭借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处于客观的立场,给予案主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关心,并且帮助案主冷静、真实、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其个人处境的相关信息资料,科学的认识现实所存在的问题,给案主提示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向与思路。(三)进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者主要的作用在于对弱势群体给予经常性的照顾,承担着向其直接发放救济物资或其他救助工作。社会上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因生理或社会原因而处于特殊情境中的弱势群体,如老年人、精神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残疾人及释囚。这些群体搌时或永久性无法进行基本的生活,此时社会工作者就起到照顾与保护的职能。社会工作者致力于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利和正常的生活。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保障这一部分人群得到自我发展。社会工作者承担直接向其发放救助物资和其他形式的救助工作的同时,社会工作者还向社会公众进行有关宣传,消除歧视,使弱能人士参与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来。(四)建立资源网络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服务机构与制度,对社会资源与机会进行有效的分配,建立资源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同时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人们往往不知道其周围存在有什么资源,那些资源是可以为已所用的。社会工作者将社会与提供资源、服务的系统之间建立必要的联系,引导人们使用这些资源与服务,使案主在需要时能够充分利用资源网络,满足其需求。社会工作者还进行社会资源系统之间的联络工作,作好各网络之间的沟通,协调各种资源机构的活动,并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供互动中的效率与效果。(五)化解社会纷争社会工作者可以以最具建设性的方法和途径去化解社会纷争,帮助处于冲突中的系统达成共识。社会工作者站在第三者的地位,保持中立的立场,对冲突的各方及达成共识没有任何既得利益,因此可以更加客观公平的看待分析情况,不会偏袒任何一方。此时,社会工作者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于确认对事情持异义的双方彼此共同的基础,增进冲突各方之间的相互了解,成为他们沟通的桥梁。(六)提供信息与机会社会工作者提供信息与机会,使社会成员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社会角色并预防问题和困难生活情景的发生。社会工作者根据案主对社会适应性的需要,以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提供各种信息,教授或帮助其学习特定的社会生活技能,其中不仅包括使受助者维持和改善生存条件的基本技能、解决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等等。“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社会工作者的这一种作用也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七)给予意见和建议社会工作者通过给予意见或建议,防止和纠正人们的越轨行为。社会工作者通过让人们接受正确的滚念和学习更为人与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运用角色塑造与价值澄清等专业方法,模塑案主的社会行为,促进其社会化。同时,社会工作者还经常发挥公共教育者的角色,增加社会公众对社会状况和社会问题的了解和认识,预防问题的形成和发展。由于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而不是执法人员和政府的行政管理人员来强制越轨者遵守法律和规则,他们致力于帮助那些被社会歧视为越轨者的人们获取社会承认与应有的社会服务,这样就使社会工作者的引导和督促易于被他们接受。(八)参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服务于政策制定部门,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调整。同时社会工作者还承担贯彻一个社会机构的政策和工作方案的责任。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工作行政作为一种专门的工作方法,就是在一个社会福利组织内为把政策转变为服务,协调所有服务活动所必需的,同时为达到特定的机构目标而使用的计划、设计、协调、评估及调整各自独立的任务、功能及活动。(九)提供政策依据社会工作者研究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和理论,提高专业服务水准,并为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研究依据。格林伍德认为一个成熟专业应具有五项基本特质:1.一套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4.社会和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5.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Greenwood. E,1957)。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回归理论的务实性专业,理论与实践是学科发展的互为支持的两个方面。社会工作者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构建理论体系,提高专业性,不断完善专业本身。从而使社会工作走向成熟,达到更有效的帮助个人或群体的目标。从宏观上来看,社会工作者持着尊重人的价值的专业价值观,强调奉献精神,以“助人”为其专业活动的核心及基本形式。通过专业活动传播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理念,在帮助社会公众的同时,影响着人们对利他的认同。社会工作者的助人行为也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榜样,从而创造良好文明的社会环境。同时,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在社会竞争中弱者的基本权利很难得到保障。社会工作者关注个体生命、扶弱济贫、为其提供救助与服务,通过再分配领域的调整作用弥补了第一次分配过程中造成的无法避免的不公正与不平等。
后果你在哪儿
两者的理念起源均与慈善有关,社会工作在不同的领域(医务、老年、儿童等等)都可以为不同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服务,在社会救助中可以发挥许多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融入到社会救助中,挖掘被救助者的潜能,帮助他们恢复社会功能,减轻负面情绪,重新面对生活;
2、社会工作者为被救助者链接资源,为救助者提供物质上的帮助,社工可与政府相关部门、慈善组织、福利机构、社会保障局等建立联系,提供被救助者的资料,并将所需资源成功链接给他们,推动社会救助在物质方面的实施;
3、社工的介入能够创新社会救助的模式,提供更多可参考的方法,如个案或小组等工作方法,社工结合心理学相关的内容,进一步帮助被救助者心灵重建,让社会救助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专业化的服务;
希望可以帮到你~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