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小太阳
公益性岗位没有行政编,也没有事业编,属于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对于公益岗位来说直接转事业编那是不可能的。公益性岗位与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区别如下:1、设立机构不同。公益性岗位是指由政府出资开发: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2、从事服务不同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各级政府投资开发的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公共设施维护、社区保安、保洁、保绿、停车看管等。事业单位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3、属性不同公益性岗位以满足社区及居民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管理和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一般是城市公共管理和涉及居民利益的非营利性的服务岗位。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①到3年以后是可以解聘的,公益性岗位是根据地方财务出资情况,劳动局给于人事分配,解决部分紧缺劳动力的方案。②养老保险在3年内是由你所在部门交85%、个人交15%左右。③退休之后有没有退休金就目前养老社会保险这块的规定,年满60周岁,连续交满15年者可以享受,但不可间断。④都可以。具体看单位要求,这是为了避免过多现金流动。
法律依据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第十条 事业单位内部产生岗位人选,需要竞聘上岗的,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制定竞聘上岗方案;
(二)在本单位公布竞聘岗位、资格条件、聘期等信息;
(三)审查竞聘人员资格条件;
(四)考评;
(五)在本单位公示拟聘人员名单;
(六)办理聘任手续。
大嘴小鲨鱼
公益性岗位不能转事业编制。
公益性岗位工资一般由财政解决,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但必须了解的是公益性岗位绝对不属于编制内人员,属于促进就业的一种援助型岗位,需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原则上公益性岗位一般不超过三年。部分地区公益性岗位考核优秀人员,在当地事业单位招考中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录用政策。
目前,体制内单位无论公务员行政编制,还是事业单位事业编制,都实行逢进必考的原则。因此,公益岗位人员想要直接转变为事业单位事业编制,理论和实践都是行不通的,只有参加社会招考被录用后,才能转变事业编身份成为体制内一员。
事业编制和公益性岗位的区别
1、岗位工作不同
事业单位是主要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一般是国家设置的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的机构,和行政编的公务员不同,分为参公、一类、二类、三类。
公益性岗位主要是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以及适宜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的其他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城市社区公益性岗位、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以及其他岗位。
2、编制待遇不同
事业编人员是有事业编制的,公益性岗位则没有编制,待遇肯定是和编制有关的,所以在薪资待遇福利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3、招录要求不同
事业编人员都是通过正式招考考试拿到编制进入单位的,通常对学历、专业、服务年限或工作经历等有严格要求,并不是那么容易拿到编制的。公益性岗位主要是安置大龄下岗失业人员或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方法,所以要求会相对来说简单些。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