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58

summaryzhen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东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曦若若往

已采纳

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机构概况】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机构)成立于2009年,为东莞市首批获得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的社会工作机构,全国“2015年度百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机构立足于东莞本土,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长期为危重病患者、长期病患者、身心障碍者、老年人等有需要人士提供各种形式的专业化、个性化、持续性的社会工作服务,致力于解决社会各界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问题,促使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恢复,改善各个群体的生活现状,并重点在医务、残障等社工服务领域深化社会工作研究,旨在打造“展能” 品牌。【机构服务规模】截至2017年中,机构共有各类专业服务人员326人,主要服务业务涉及以下方面:一是东莞市16个镇街级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运营项目:运用社会工作个案管理模式,联合多专业团队为残障人士提供全面的社区康复服务;二是东莞市各大公立医院、卫生系统共计30个医务社会工作岗位:运用社会工作服务理念,为病友、医护人员提供情绪辅导、心理支持、资源链接等服务;三是先后运营东莞市8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运营服务项目: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服务,进而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四是东莞市各司法分局、检察院等司法社会工作岗位33个:辅导社区矫正及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两类”人员)更新、预防重新犯罪,并通过开展司法知识宣传,开展社区普法教育,促进社会和谐;五是茶山镇居家养老服务项目:通过聘请、管理护工,开展社会工作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居家养老服务;六是虎门镇禁毒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向广大居民宣传禁毒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并无缝介入戒毒人员的康复全过程,建立“个人-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复吸体系,帮助康复人员就业安置,为其重建社会支持网络,巩固戒毒成效,重新回归社会创造条件;其他服务项目:包括其他镇街岗位服务、“爱心烘焙屋”助残社会企业项目等。【机构管理】中心自成立以来,秉承着“助人自助、发展潜能”的理念,规范机构管理,不断完善及规范各项规章制度,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服务领域及覆盖范围不断拓宽,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一、基础设施完备机构总部位于东莞市城区,交通便利。机构设置有办公室、员工阅览室、培训室、会议室、个案工作室、档案室、杂物室等齐全的功能室,总计使用面积有720平米,机构各部门都有充足办公使用面积。机构所有日常办公设备齐全,并配备了电脑,打印、传真、扫描、复印一体机、投影仪等齐全的电子办公设备。机构具有独立网站,并由网络管理员负责定期更新,网站分设新闻动态、服务一览、社工加油站、社工之声、展能花絮、信息公开、社工风采、展能党支部,内容真实,反映机构社工动态及相关新闻。二、健全稳定的组织结构在行政管理方面实施理事会、监事及员工代表大会管理制度,理事会为机构的最高决策部门,负责制定机构发展规划及审议机构的制度改革,监事、员工代表大会与理事会平级,分别行使监督权及民主管理权。在理事会的指导下设置了由总干事、副总干事、项目部、服务部、行政人资部、宣传部、财务部以及其他中层管理团队(督导、组长、中心主任、中心负责人等)组成的分级管理模式。三、制度建设规范形成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员工招聘、待岗、晋升、实习、调岗、离职等内容)、服务管理制度(包括服务程序、培训制度、督导制度、档案管理、保密制度等系列内容)、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人员工作职责、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审批、报销等内容)、中心会议制度、员工考勤与休假制度(包括员工加班、补休、病假、事假、公休假等内容)、员工绩效考核及奖惩制度(包括岗位绩效、项目绩效、行政绩效、奖励和惩罚制度等内容)、党组织建设制度等一整套制度体系。四、优质的服务队伍我机构对员工招聘严格把关,保证所有从业人员均具备相应的相关从业资质及技能。截至2017年5月31日机构总共拥有326名员工,其中有11名行政管理人员,一线员工152名(包括岗位社工111名,项目社工66名,康复治疗师19名,职业训导师14名,社工助理50名)。我机构的在岗社工(含岗位社工及项目社工),64%以上为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81%以上都已通过国家助理社工师级以上的专业资格考试。在岗社工中,有2名社工为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认可的东莞市督导,4名见习督导,16名为督导助理。五、良好的团队建设在团队建设方面,中心注重强化员工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归属感,每月一次的骨干人才会议(督导、组长、中心主任、中心负责人),为员工彼此间和员工与行政管理人员间的交流开辟了渠道;不定期组织的观看电影、外出旅游、团体比赛等团建活动,丰富了员工的业余生活;定期的常规性体检,保障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六、注重人才培养及对外交流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着力于加强员工培训,力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平台,促进社工的专业素质提升。培训内容涵盖岗前培训(新入职员工上岗培训)、在职培训(有助于员工成长的培训课程体系)、管理人才培训(针对中高层管理人才的进阶培训)、专业督导(由香港督导或社协认可的本土督导对一线社工在业务上进行指导,形式包括个别督导及团体督导)。除此之外,中心还鼓励员工参与行业协会等其他组织举办的与社会工作相关培训课程及考研深造。除加强员工内部培训外,机构还不定期地组织不同领域的员工到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地的NGO组织和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合作,借鉴先进的方法与成功的经验,加强服务交流,建立互动平台,为探索建立新的服务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七、专注服务及品牌建设在服务方面,坚持社会工作服务理念,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在服务素质、服务态度、专业技能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得到了服务对象的信任与认可,获得了服务对象的好评以及服务单位的认同,并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基本手法,注重结合服务单位的工作要求及服务对象的需求,逐步形成了符合岗位(项目)特点的特色服务。如市人民医院的病人资源中心及社区系列公益讲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防科社工开展的同路人联盟项目、康就中心的个案管理服务等。在品牌建设方面,我机构在医务及残障品牌建设初见成效。在医务品牌建设,建立起以“特色服务”为主导的服务品牌。医务社工主打医务“资源中心”项目服务,并根据每家医院的特性及服务对象的需求针对性开设了不同的特色服务。如慢性病防治院的患者互助组织,根据患者住院时间长及治疗方案特殊等特点,建立起东莞市首个患者互助组织,以缓解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产生的种种不良情绪、

东莞市社会工作者协会

316 评论(9)

白色七巧板

一楼的朋友应该是了解过东莞社工的,非常感谢。我来补充一下:东莞社工的发展是顺应广东省社工试点和推广的政策方向,在民政局的带领下,集合各市直部门、妇联、工会、团委等全面推行,先期(2009-2011年间)主要采用岗位购买的形式,即由七大社工专业机构负责将社工调派到各个具体的岗位,如妇联、新莞人服务站、中小学学校等。因此,你会发现社工实际上有多方管理者,最直接的管理者为每个站点的负责人,如镇妇联的妇联主席,其后是机构总干事或行政部也有直接的专业指导功能,每个点还可能是中心主任或小组长,这些人是日常行政沟通和事务的管理者,在专业层面上,可能还有督导助理及督导的指导,最后,每年我们要参加各类市社工协会、社工办组织的活动和培训等,要由各专业机构统一对民政局社工科进行服务成效汇报。不过,明年东莞将有部分社工加入项目动作模式,那时,将与上面会大有不同,社工主要是受项目主任和机构负责人管理。希望能有助于你。

87 评论(14)

闪闪惹人爱ii

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社(东莞市东城区主山鸿怡大厦C座6楼),东莞市星扬社会工作服务社(东莞市南城区亨美元美路华凯广场C幢 钻石世家 大厦5楼C室 ),东莞市隔坑社会工作服务社(东莞市横沥镇隔坑村后巷1-4号社区服务中心),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社(东莞市东城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西门15-19号),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社(广东省东莞市东城区桑园银岭路一号),东莞市乐雅社会工作服务社(东莞市樟木头镇南城大道15号),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社(东莞市城区东城南路东升大厦)。莞城区的有星扬,大众,普惠,展能,正阳。

168 评论(10)

胖纸没烦恼

哥们,如果你还没做社工,那劝你别做了,现在国家对社工的改革口号响,行动少,文件还在研究中,方案还在讨论中,楼上那俩哥们也提到了,工资低,有发展前途,所谓的前途,么一点沾亲带故的,一辈子在基层,在社区的,我也是干这个的,每年开会,领导会跟你说一大堆,可以转事业编制,公务员,他们越说越证明心虚..怕留不住你们,虽然他们不怕没人,但一直换人,对工作开展不利,所谓的经验,就是接触的人多点,形形色色,你要刚毕业,做个1年,没问题,毕业2,3年了,行了,走吧,外面世界多闯闯,社工不是条活路,起码近5年来不是

29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