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仰望静
社会工作介入诉讼离婚案例分析
在个案开始,服务对象的情绪非常低落、不稳定经常会半夜惊醒没有安全感,工作员充分运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技巧和服务对象建立了信任关系,运用自我披露等技巧引导正向思维,消除她非理念性的想法。那么,下文是由我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诉讼离婚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案例背景
(一)基本资料:
服务对象姓名:阿玲
性别:女
年龄:41周岁
(二)个案背景资料:
1、案主自述:
①阿玲与丈夫在1996年结婚,婚后一年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丈夫开始经常不回家并狎妓、对其进行家庭暴力,这些行为让她痛苦不堪,甚至差点被染上性病。
②2000年阿玲曾起诉离婚,在法院的调解下丈夫有悔改之心加上孩子们比较小,阿玲自已没有工作无法独自抚养孩子,于是继续生活在一起,但现在夫妻已分居近两年。期间,丈夫经常对孩子大打出手尤其是对大儿子,大儿子被打后得了抽搐症,曾到市儿童医院医治两年。
③她感到其丈夫对她和孩子没有改变甚至变本加历,父子及夫妻关系非常紧张并有时感到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有时半夜做梦会哭醒。她认为这一切都是丈夫造成的所以她这次下定决心一定要起诉离婚,但是在经济上和程序上都有困难,感觉很无助,希望得到工作员的帮助。
2、人际关系:阿玲的家人都在梅州,只有一个堂姐在深圳,平时联系比较少,只在过节时有聚会。因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影响,阿玲很少会找人倾诉自己的心声。
3、情绪状况:情绪非常低落,时常担心孩子们的安全,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半夜做梦会哭醒。和工作员叙述时,也会不时流泪哭泣。
4、健康状况:因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长期失眠导致身体十分虚弱、纤瘦。
5、经济状况:十多年来一直依靠丈夫生活,没有积蓄。3个月前,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找到一份工厂三班倒的工作,仅有每月不到3000元的微薄收入,艰难地维持着母子三人的基本生活。
6、支援网络:服务对象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支援网络都处在一种非常薄弱的状态,没有能力请律师帮她申请离婚。
7、曾做出的调试及成效:对于家庭的问题,阿玲主要采取个人主动的沟通,几乎没有请求其他帮助,但多数沟通均以吵架收场,现在丈夫已将她的电话拉入黑名单。在阿玲上班期间丈夫回来过,她也希望父子两人可以好好沟通,但结果是孩子打110报警才得以平息他们的争吵,丈夫认为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阿玲造成的,所以拒绝和她沟通。
其他:服务对象和丈夫之间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两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大儿子非常敏感,希望妈妈多些在乎他,他会经常生病,特别紧张缠着妈妈带他去看医生结果都无大碍,回家多休息调养即可。长期已往服务对象感到心力绞碎,痛苦不堪。
二、 问题分析
(一)艾利斯的理性治疗对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艾利斯的理性治疗模式提出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代表诱发性事件,是指服务对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因此事件之后而引起的各种认知、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本案件中服务对象存在严重的抑郁症和焦虑,而抑郁和焦虑与其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传统观念占主导地位的认知有关,因此工作员要帮助她树立理性的信念,同时引导服务对象挖掘自身的优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她减轻不良情绪的困扰和非理性行为。
(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对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SFBT的基本精神是: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原因;以正向的、朝向未来的、朝向目标的积极态度促使改变的发生。
服务对象在自述时,不断重复说明自己问题出现的原因,且希望结束现在的状况。可以看出案主有一定的正向认知,希望结束目前的状态。工作员需要通过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技巧,强化其正向思维,并鼓励其采取积极的行动改变现在的状况。
(三)马思路需求层次论对服务对象问题分析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只有当人从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时,才可能出现更高级的、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案例中服务对象儿子的照顾需要是一个影响其生活的一个重要需求,而这可以归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的需求,在此需求得到很好解决之前案主的生活和工作都很难全心投入。
综合运用以上三个都理论对个案进行分析,服务对象与丈夫的矛盾严重影响她的情绪,丈夫的家暴、外遇导致了夫妻感情的恶化,并直接影响父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个家庭的气氛。阿玲和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受到影响,因此,要改变她目前的生活状态,除了帮她申请法律援助打离婚官司,还要提高她的自信心,扩大她的人际交往并争取亲人的支持。
三、协定报务目标和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的:
帮助服务对象申请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离婚。增强服务对象自信心,帮助服务对象改变现在的生活状况,多些精力照顾孩子,过上正常稳定的生活。
(二)服务目标:
工作员评估了服务对象的问题并引导她作一个排序,按照优先次序来解决,同时工作员给予她情感的支持,并和她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通过问题量表,协助案主分析自身问题,了解自身需要,对她的需求进行评估,商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根据轻重缓急确定解决问题的计划。
2、寻找义工资源和社区服务中心资源,为服务对象解决孩子在自己上班三班倒期间的基本照顾问题。
3、通过理性情绪治疗,协助案主梳理正确的理性认识,改善服务对象焦虑不安和郁闷无助的情绪。
4、通过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引导案主正向思维,积极思考未来的美好生活,寻找方法改变目前的状况,并可以更加积极付出行动。
四、介入过程
(一)第一阶段: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舒缓情绪,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服务对象主动到街道寻求帮助的,积极主动地讲述了整个案件。通过面谈了解到夫妻之间的沟通方式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在表述中服务对象多次声泪俱下,泣不成声,因为她的一再退让并没有换来丈夫的回心转意,对此她不知所措,虽然有心坚决要离婚,但对未来生活却没有信心。
过程中,工作员运用倾听、同理心、接纳等技巧取得服务对象的信任让她敞开心扉交流,并适时运用行为治疗法安抚她握住她的手让她渐渐平伏激动的情绪。感受到工作站的真心后,服务对象与工作员形成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并更多的敞开心扉,说出了更多其本身不愿意提起的事情。
(二)第二阶段:改变观念,直面问题,正向强化,协助确定她所需解决的问题及选择的方法。
经过几次面谈工作员详细了解了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及她与丈夫之间的沟通方式,也确定了服务对象目前急需达成的目标,并初步确定了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和解决的方法。
过程中,工作员主要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让案主改变非理性的信念,改变自己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寻找解决方法;见到成效后,工作员结合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让服务对象对未来生活进行畅想,强化其正向积极因素,试着从自身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付出行动。
(三)第三阶段:整合社会资源,解决服务对象孩子的照顾问题,并协助其申请法律援助。
目前孩子的照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需求,更是影响服务对象投入到解决夫妻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牵绊。能够地解决好孩子的照顾问题,服务对象才能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工作和到与丈夫的离婚案中来。
过程中,工作员充当陪同者、支持者、引导者和资源整合者的角色,一方面安抚阿玲的情绪给予其信心,告诉她虽然申请法律援助的过程非常艰难但工作员会陪同她一起努力;另一方面,整合社区服务中心资源为服务对象孩子提供了四点半课堂服务,解除服务对象的后顾之忧。
两个星期后,服务对象接到法律援助站的工作人员通知说申请通过并已安排好了跟进案件的律师等待法庭排期。
(四)第四阶段:陪同开庭,解除夫妻关系,理清财产分配,并争取孩子的抚养权。
开庭阶段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除夫妻关系,争取抚养权;第二阶段理清之前夫妻共同财产关系,合理分割财产。
过程中,工作员全程陪同协助案主参与开庭和再次申请法律援助事项,工作员的真心也切实感动了服务对象。同时,工作员运用鼓励、赞许等技巧让服务对象对未来的生活有信心,相信自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过得丰富且精彩。
最终,法院进行裁定,服务对象的利益得到了保障,顺利解除夫妻关系,并合理分配了夫妻的'共同财产。同时,夫妻双方也达成了基本的和解,丈夫愿意承担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所应承担的责任,同时也希望母子三人以后可以过的更好。
(五)第五阶段:整合社工资源解决服务对象的工作问题,为服务对象解除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
虽然帮助服务对象联系了社区服务中心暂时解决了孩子的照顾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单亲家庭,如果服务对象的工作是三班倒的形式,还是会有空隙是两个孩子完全无人照顾的状态。为此,工作员主动联系了在服务对象工作区域工作的社工协助她调岗通过社工的协调,主管帮助服务对象将上班时间转到白天。
过程中,工作员多次帮她联系了工作,但都因工资不能满足她现在的生活和需求未能成功,直至联系了所在社区的社工,才顺利解决了问题。
服务对象感谢工作员对她的帮助并表示要好好工作和生活,才对得起帮助她的好心人。工作员对服务对象良好心态表示了肯定,同时介绍她参加园区心理咨询室组织的单亲妈妈活动及其他常规服务,让她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来,让自己逐渐放下不开心的往事,充实丰富现在的生活。
(六)第五阶段:工作员进行家访,了解服务对象和孩子们的生活环境,给予鼓励同时引导孩子正面成长。
在等待申批的期间工作员进行了家访,和服务对象的两个孩子进行了面谈,大孩子快中考了学习非常紧张,成绩不太稳定,因为家长的问题也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响,他认为现在的结果都是爸爸造成的,而妈妈忙着处理自己的事会时常忽略他的感受。
过程中,工作员运用自我披露,事例等技巧引导孩子,消除他非理念性的想法。鼓励他多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加强体质准备中考。他很开心向工作员表示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妈妈的期望。当天晚上孩子给工作员发来了短信,感谢工作员对他的关心同时还谢谢工作员对他妈妈的帮助。
服务对象表示愿意尝试报名做义工来帮助他人,并在结案后给工作员送来了锦旗感谢工作员对她帮助,并表示如果没有工作员一路陪伴,她都不知道如何走到现在。
五、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评估
1、服务对象顺利与丈夫离婚,并得到其应有的合法权益,抚养权和经济均得到保证。
2、服务对象的孩子照顾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可以不用担心孩子的日常照顾问题,而安心工作。
3、服务对象内心的积极因素得到了强化,情绪不再焦虑,脸色红润了许多。
(二)服务过程评估
1、工作员在辅导之初,首先运用资源整合,解决了服务对象孩子日常的照顾问题,让服务对象可以全心投入到整个的问题处理过程,为后期个案目标顺利达成起到了基础性作用
2、在每次服务对象因情绪激动而哭泣时,工作员熟练运用行为治疗技巧,有效抚慰服务对象的心灵,起到了很好地情绪疏导作用。
3、贯穿个案整个跟进过程,工作员使用理性情绪治疗和寻解导向治疗,首先有效分析了案主问题产生的原因;其次成功强化案主正向思维,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顺利使服务对象重燃对生活的信心。整个过程,工作员对技巧的把握与使用均比较到位。
(三)服务对象的评估
多年来服务对象一直生活在担心害怕中,整天心神不宁,又不敢与他人倾诉。通过工作员的辅导后现在变得坚强、自信,相信以后的生活是美好的,同时感谢工作员对她的支持、鼓励、关心陪同她经历了一段艰难的日子,可以让她们有一个安稳的生活,她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六、结案
(一)结案原因:
个案目标已达成,服务对象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结案处理方式及建议
在面谈时提前告诉服务对象即将结案,并做好结案的准备工作,处理服务对象及孩子们的离别情绪。工作员建议服务对象利用放假的时候陪孩子去旅行,让他们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同时也放松自己的心情,同时还建议服务对象正确引导孩子主动联系爸爸缓解父子关系,她表示愿意。
七、专业反思
在个案开始,服务对象的情绪非常低落、不稳定经常会半夜惊醒没有安全感,工作员充分运用倾听、同理心、鼓励等技巧和服务对象建立了信任关系,运用自我披露等技巧引导正向思维,消除她非理念性的想法。引导服务对象一起积极寻找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服务对象都配合得比较好,工作员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在整合资源方面,因为对法律知识的不足,工作员会经常和法律援助站的律师联系一起探讨服务对象的案件,寻求解决方案。服务对象也主动和律师进行沟通,促进案件的顺利调解。
在家庭方面,工作利用家访时和服务对象的两个孩子进行沟通,尤其是大孩子,工作员运用举例、自我披露等技巧引导他积极向上,缓解因家庭带给他的负面情绪,同时鼓励他平时多和妈妈分享自己在学校的事情,大家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美好的家庭氛围。
工作员在整个个案的过程中运用了艾利斯的理性治疗和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在整合资源时工作员努力让服务对象积极参与,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价值理念。挖掘服务对象自身的潜力,工作员在不影响服务成效的原则上充分尊重服务对象自己对案件的决定,使整个个案达到理想的效果。
彩色珊瑚
社会工作者介入夫妻离婚个案分析
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的为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为主旨的社会工作。那么,下文是由我整理了介入夫妻离婚个案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案例问题以及背景
1、基本资料:本案案主周女士和潘先生均为太和镇本地村民,现年38岁,初中文化,已婚,双方育有一儿一女,社工接案时,案主夫妇闹离婚,案主夫妇关系紧张。
3、案例背景:太和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15日,由广州阳光社工事务中心承办,中心秉承阳光机构使命和愿景为社区长者、青少年、弱势群体家庭以及社区群众提供适切的服务。太和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婚姻辅导项目,是一个和太和镇社会事务科合作的项目,是个二级服务模式的项目,每周两天社工驻点婚姻登记处,积极与妇联、婚姻登记专干紧密合作,开展婚姻关系宣传和个案咨询辅导服务。这个个案正是因为街道相关部门和家综的紧密合作才得以开展。
4、案主呈现的问题:夫妻双方均受到了婚姻问题的困扰,夫妻之间经常吵架,关系紧张,甚至想用离婚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5、服务定位以及意义:
家庭社会工作,是为帮助解决家庭问题,增进家庭福利,更好的为实现家庭功能而进行的社会工作,特指以协助整个家庭为主旨的社会工作。在本案例中,负责社工主要运用家庭治疗的专业方法来对个案提供咨询辅导服务。家庭治疗是一类以家庭为对象进行的治疗模式,治疗师通过与全部或者部分家庭成员的治疗性会谈以及其他专业技术来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建立良性的家庭互动模式,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家庭以及其个别成员的问题,促进家庭的良性运转和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专门针对夫妻两个人婚姻中的问题进行的夫妻治疗是家庭治疗中的一个特殊形式,也叫婚姻治疗或者婚姻辅导,其目的是协调夫妇双方的关系,解决其婚姻生活中的不和谐或者冲突。在本案例中,社工运用家庭治疗法对案主夫妇提供婚姻辅导服务,在持续接触的过程中首先引导案主夫妇了解双方的沟通模式,然后再与案主夫妇分析他们受到困扰的婚姻问题,找出孕育家庭问题的内在的结构性因素是家庭成员的不良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促进案主夫妇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和沟通模式,最终达至缓解紧张情绪和改进夫妻关系的目的。
二、社工介入过程
1、介入目标:社工通过与案主夫妇进行面谈,掌握了案主夫妇的基本信息,案主夫妇的问题很明确,双方沟通不畅导致夫妻关系紧张,因此,负责社工在征求督导意见后,通过和案主夫妇沟通,将介入目标制定如下:
1)舒缓夫妻双方的紧张情绪
2)运用家庭治疗法改善夫妻关系
介入过程和服务成效
第一步:建立专业关系:在社工与案主夫妇的面谈中,社工主要运用了接纳和澄清的面谈技巧,通过分别倾听案主夫妇的倾诉,一方面社工对案主夫妇的背景和近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案主夫妇的紧张情绪也得到了缓解,对于夫妇双方的沟通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其次,澄清技巧协助社工引导案主夫妇找到双方目前最需要关注的重点,让案主夫妇看到夫妻双方的问题所在,当然也发现了自身需要改善的地方。借助了以上技巧,社工很快的通过二次的面谈就和案主夫妇建立了初步的关系,为下一步将双方的专业关系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运用了中立原则,平等对待案主夫妇双方,让他们都感受到信任和支持。
第二步:协助案主夫妇分析问题以及寻求问题的根源:在这一步,社工运用了家庭治疗的探索技巧,分别面谈,进一步了解到案主夫妇的特性,他们的互动关系,以及其冲突情况,在这个案例中,案主女方的表达是直接开放的,希望的到丈夫的更多关注,而案主男方的表达是间接内秀的,希望妻子理解自己,不要过多的关注自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照顾孩子和家人,比如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丈夫交代了妻子要去办理,但是妻子会因为事务繁忙而经常忘记去做,丈夫会认为妻子没有责任心,不关心孩子,而妻子也会觉得很委屈,我每天忙着孩子的吃喝撒拉,我最关心孩子啦,也得不到丈夫的一句好,导致经常吵架而影响了夫妻之间的关系。通过社工的引导分析,案主夫妇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是夫妻关系紧张,也了解了问题的根源是由于沟通不畅,也引导案主夫妇相信只要双方有意愿改进沟通模式,付出努力就可以改善夫妻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引导案主夫妇更多的`探索目前的家庭结构和功能状态并致力于现时的改变,因此社工与案主夫妇之间的信任关系进一步得到了稳固。
第三步:协助案主夫妇制定长短期改善目标:在这一步,社工运用了家庭治疗的诊断技巧,社工引导案主夫妇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制定改善的长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改善夫妻关系,短期目标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促进良好的互动关系。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协助案主夫妇关注现时的改变,并协助做出合适的行动计划,社工还运用了积极赋意的原则,为案主夫妇做了未来取向规划,画出未来婚姻家庭生活的蓝图,增强案主夫妇做出努力改变的信心。
第四步:协助案主夫妇制定改善计划:在一步,社工运用家庭治疗的介入改变策略,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引导和干预,社工和案主夫妇一起分析,在每次吵闹过程中表现出来沟通的障碍具体有哪些,逐项列出,然后针对每一项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双方互相了解对方的意思,社工加以引导案主夫妇确定双方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如丈夫说的每一件事,妻子很容易忘记未能及时去完成,丈夫认为妻子没有责任心,而妻子会认为自己每天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不是故意忘记的而感到委屈,社工引导案主夫妇确定:丈夫用写纸条的方式去告知妻子要办理的事情,妻子利用纸条记录的方式帮助自己去完成需要做的事情。为了进一步帮助案主夫妇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社工建议案主夫妇现场进行了沟通方式的演练,演练后社工对案主夫妇做得好的地方给予了肯定,让案主夫妇增强信心,鼓励双方回去后继续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巩固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运用了循环提问的原则,做一些对比,让案主夫妇意识到差异产生的问题所在,促进了案主夫妇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
第五步:协助案主夫妇实施改善计划,促进案主夫妇完成家庭作业。在这一步,社工运用目标导向,围绕具体的目标(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在确定了双方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后,社工和案主夫妇约定,鼓励案主夫妇回去尝试用新的沟通方式一周,看效果如何,一周后社工回访案主夫妇,案主夫妇回应,新的沟通方式很不错,双方一周内没有发生争吵,紧张的夫妻关系得到了一定的缓解,社工给予鼓励,给予案主夫妇肯定的回应。
第六步:鼓励巩固维持成果:通过之前的尝试,案主夫妇对夫妻之间的沟通有了改进的动力,对于夫妻关系的改善也看到了希望,但这还不够,案主夫妇还需要更多的动力支持,社工联系了案主夫妇所在的妇联工作人员以及社会社务科的民政专员,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定期给予关心。案主夫妇在多方的鼓励和促进下,夫妻相处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始终坚持一个社会工作者的原则,助人自助,社工在多次的联系个案夫妇后,发现双方的关注点均放在孩子身上,在案主夫妇以后的夫妻生活中,孩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因素,夫妻相处还是需要案主夫妇运用自身的能力去做,因此引导案主夫妇计划一下带孩子外出游玩,以增进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时促进夫妻关系好转。通过案主夫妇的努力以及多方的支持和关怀,案主夫妇的沟通方式得到了巩固,夫妻关系得到了改善,家人关系相处得更融洽了,个案跟进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果。
三、案例反思和启示
经过一段时间的跟进,潘先生和周女士夫妇家庭个案有了比较理想的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跟进的过程中,负责社工有一些的经验和感受,希望可以和其他同行社工一起分享:
婚姻家庭辅导个案,尤其是夫妻关系紧张的个案,一般比较棘手,跟进的时间也不确定,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负责社工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也要坚持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原则,让案主增强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跟进婚姻家庭辅导个案,对社工有一定的考验,社工最好有一定的婚姻生活经验,也要掌握众多的有关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灵活运用。因为在跟进的过程中,要取得个案的信任,和个案建立良好地专业关系至关重要,如果个案不信任社工,就很难开展婚姻辅导工作,如果社工能够体会婚姻生活的不易,给予案主更多的同理和支持,个案工作就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在做婚姻辅导个案中,让个案夫妇认识到婚姻生活是需要用心经营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夫妻关系紧张大都是由于一些小事,家务事引起的,但由于夫妻之间不懂得如何妥善处理,也不知道求助其他人,而日积夜累到了无法调节的阶段闹至家庭破裂,对夫妻双方以及孩子家人造成伤害。这一次的夫妻个案很幸运,有了社工的介入后,夫妻双方意识到各自的沟通误差在日常生活小事上导致双方关系紧张而积极改进赢得了以后的和睦家庭生活,对孩子的影响也减低到最小。 注重多部门联动,善用资源。在跟进这个个案的过程中,民政和妇联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民政专员首先转介给社工,社工才有机会去跟进这个个案,在跟进的过程中,民政和妇联均发挥了鼓励和支持的作用,特别是在农村社会工作,个案离中心比较远,社工的精力有限,妇联就联系了村妇联给予日常的关心和支持,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案主的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社工的协助,案主的努力,加上民政和妇联的关心支持,案主夫妇的沟通顺利,夫妻关系改善,婚姻生活有了气色,这才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作为本案的社工,虽然有着丰富残障服务的经验,但是对于婚姻辅导个案来说,是初次接触,在接案的时候心里还是七三八下的,很担心处理不好别人的家务事,自己也就一边学习有关的婚姻家庭理论知识,一边摸索着去做,在多方如督导、中心、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大力的支持下,通过本项服务,带给我很多的不同的知识和经验,这一次的辅导能够取得一些小成效,和大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社工告知案主夫妇个案即将结束服务时,对方说了一句很简单但是印象深刻的话:“谢谢你们,如果没有你们的协助,我们的家庭就破裂了”我想这就是对我们作为社工的一种最真实的肯定,案主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处在各种各样的困境中,社工不是全能的,也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陪伴案主从困境中走出来,案主从中也能获得成长的机会。
恰恰小资
这个离婚或者推迟离婚,和是不是学生,没有关系,只要达到法定年龄,随时可以结婚,也随时可以离婚 当然,离婚要两个人同意 一方不同意只能上法院 法院在判决时,判定离婚的标准是感情确实破裂, 法院不会一下子就判定离婚的 往往要拖几个月 考察一下双方是不是真的感情破裂,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