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女王
儿童社会工作基本内容
儿童社会工作就是社会工作者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服务活动。下面由我为大家分享儿童社会工作基本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儿童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儿童生物学与儿童发展有关系的生物学理论主要是遗传学说。遗传学认为,个体发展是一个规则的自然发展过程,差异是因为DNA的差异造成的。
(2)儿童心理学
①心理分析理论心理分析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开展儿童社会工作应该考虑或重视将儿童当前的状况与过去的成长经历密切地联系起来。
②心理社会发展论人除了生理性的冲动外,在生长过程中还有一种注意外界并与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个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艾里克森将人的一生划分成八个阶段,每一阶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机的概念来贯穿。
a.学习信任阶段(0~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b.成为自主者的阶段(~3岁):自主与羞耻、怀疑的冲突。
c.发展主动性阶段(3~5岁):主动与内疚的冲突。
d.变得勤奋阶段(6~12岁):勤奋与自卑的冲突。
e.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19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f.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9~25岁):亲密与孤独的冲突。
g.显示创造力感的阶段(25~65岁):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h.达到完善的阶段(65岁以上):自我完善与绝望期的冲突。
③行为或学习理论行为或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学习模式有三种:a.古典制约的学习模
式涉及儿童的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b.操作制约的学习模式是指在适当的反应出现时给予奖励的一种学习和行为反应方式;c.儿童以观察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与制约的学习模式相互增加与互补。
行为或学习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的启示在于:儿童的行为是儿童对当前环境所作的反应,不适当的行为是儿童对当前环境所作的不恰当的反应。儿童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儿童学习和掌握恰当的行为模式与反应模式。
(3)儿童教育学
①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
②建构主义理论重要概念是图式,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或者说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础。认知发展受三个过程的影响,即同化、顺化和平衡。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学上的实质是:以儿童为中心,强调儿童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儿童,尤其是学龄期的儿童时,要重视培养和促进服务对象的自主性。
(4)儿童社会学
①自我发展理论米德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周围人的行动,发展成为社会存在的。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为社会工作者说明了儿童进行玩耍、游戏的内在意义,并为游戏形式的儿童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认知理论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从环境中所获得的`信息中产生的态度塑造而成的。认知理论对儿童社会工作的启示如下。
a.儿童在某一年龄范围或发展阶段具有他们特定的思考方式。在开展儿童社会工作过程中运用会谈、评估及介入的方法都要考虑到儿童的心智特点及其与成人的差异。
b.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
2.儿童社会工作的表现形式
(1)宏观层面主要包括:
①参与有关各项保障和维护儿童基本权益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与完善,并配合其宣传和实施;
②参与保障并推动适合儿童需要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监督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
③参与保障并推动儿童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和完善;
④参与保障社会面向儿童的信息和资讯提供,并努力使其符合社会整体对儿童的期望目标;
⑤积极地整合各方面资源,推动儿童的观点表达和对社会事务的参与。
社会工作者参与宏观层面儿童社会工作的方式有:①参与制定和实施法律、政策;②组织对儿童状况的调研,并向政府及社会提交报告;③参与公众焦点事件的分析,并向决策机构提供专业建议等。
(2)微观层面主要是社会工作者直接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的各项服务。按照服务对象的类别可分为一般儿童社会工作和特殊儿童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社会工作又可以分为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四种类型。
①支持性服务指通过提高儿童所处环境(通常是指其家庭)的功能,强化照料者的能力,以促进儿童的发展。支持性服务的重点是充分运用环境自身的力量,通过环境培育的方法来促进儿童发展。
②保护性服务指通过介入外部监督或者强制等方式,防止儿童被虐待、忽视和剥削。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侵害发生的可能,或者制止已经发生的侵害。其核心焦点是在确保儿童权益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其生存环境的稳定性。
③补充性服务通过专业介入,对儿童境遇中存在的某些薄弱或者缺失环节,以适当的增强。补充性服务既要考虑在服务过程中儿童的需要,当其为阶段性服务时,更要考虑结案时,介入资源撤出会不会对儿童产生二次伤害。
④替代性服务通过改变儿童生存环境的方法对儿童进行保护。开展此类服务时前势评估十分重要,另外也必须考虑到是否在授权的范围内进行的问题。
3.对儿童有重要影响的社会要素
(1)家庭一个人出生的家庭的环境以及儿童所受的熏陶,使儿童在其今后的生活中.很难褪去其家庭的印迹。
(2)学校学校对儿童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在某些情况下,其影响作用甚至会超越家庭。学校的教育对儿童来说是其接受的第一种正式教育过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孩子们的自我期望影响巨大。班级间的关系,又使儿童形成了集体观念。
(3)同辈群体儿童在其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会因年龄、兴趣、就读学校、家庭住址等因素的一致,而逐渐地形成一个非正式的固定交往群体。同辈群体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这种关系通常在儿童期结束后还发挥着持续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些会成为成年时的朋友。
(4)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生活。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儿童和大众传媒间的关系更加接近,大众传媒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的影响也愈加深刻。
4.现阶段儿童社会工作的具体机构
(1)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在学校里教师是主体专业队伍,他们通过组织教学活动,来实现智育、德育、体育等的教学目标。目社会工作者所关注的不单单是学校德育计划的实施,还应针对发生偏差的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对受侵害的儿童实施权益保护。
(2)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收养了绝大多数的社会孤儿和弃儿。目前福利机构巾社会工作者开展的儿童工作主要可分为寄养和领养两个方向。
(3)社区社区是儿童生活的场所。社区发展目标中应包含儿童部分,为开展儿童工作提供资源的保证。
(4)4专业性社会工作组织这些社会工作组织以实现社会工作价值为机构的目标,为所在地或者周边的机构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在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里从事儿童工作,应该与其机构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社会工作者除了开展对儿童的评估,以确定什么服务可能对儿童有帮助以外,还要积极地调动整合资源,共同协作以实现帮助儿童的目标。
兰生幽荣
试分析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分类和特点。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加德纳经过多年对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的深入研究,1983年他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反驳了上述概念,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智能” 定义。所谓“智能” ,就是人类在解决疑难问题或创造产品过程中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智能不是以整合方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多元智能结构方式存在。以目前与特定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来区分则可划定为八种智能的基本结构。 加德纳分别把它们确定为: 语言智能,是指个体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欣赏和交流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写、画等顺利而高效地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展开社交的能力。一般在记者、作家、诗人、编辑、演说家、播音员等人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音乐智能,是指个体感受、辨别、记忆、表达和改变音乐领域和能力。一般表现为个人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敏锐感知并通过演奏、歌唱、作曲等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一般在歌唱家、演奏家、作曲家、指挥家、乐器制造者、调音师和善于领悟音乐的听众有以上突出的表现。 逻辑——数学智能,是指个体数学运算、量化、命题假设和推理的能力。对人与事物间各种关系善于通过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进行思维找出结果。一般在数学家、科学家、侦探、会计师、工程师、电脑编程师有以上突出表现。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个体巧妙地运用四肢、躯体的能力。表现为灵活转动和控制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在舞蹈家、运动员、赛车手、艺术家和外科医生等有较突出的表现。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个体运用三维空间的思维方式感受、辨别 、记忆物体存在方式及关系,并借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认知。在建筑师、雕塑家、航海家、飞行员、画家、影视工作者等有突出的表现。 自我认识智能,是指个体认识、洞察、反省自我的能力。具体表现为个人运用已有的知识和阅历正确地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意志和个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自制意识进而引导自己的人生。一般在哲学家、律师、作家、神学家、心理学家中有突出表现。 人际关系智能是指个体有效地理解他人、与人相处和开展社交活动的能力。表现为善于观察、体验别人的情绪、意识、态度和情感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及策划。一般在政治家、思想家、教师、演员和社会工作者身上有突出的表现。 自然观察智能,是指个体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进行辨认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对自然界形态、景物进行观察和分类并作出正确的评价。一般在植物学家、动物学家、环境工作者、摄影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农业工作者等身上有突出的表现。 加德纳通过对发展心理学、人类学、心理测量学、医学等多领域的长期研究;通过考察大量的关于天才儿童、脑损伤病人、正常儿童、弱智儿童及其他超常人的经历及相关资料;通过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1983年他出版的《心智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关于智能的定义:智能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下,个体用以解决自身遇到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的所需要的能力。参见教材P235-236。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235-236。 本题知识点: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