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61

sml90050056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身份发生改变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飘渺于浮尘中

已采纳

社区工作者不算事业编制(公务员),要成为有事业编制(公务员)的要参加公务员考试,要成为社区工作者则参加社区工作者考试。社工(社会工作者),是由英文 Social Work 翻译过来的,它指的是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在国际社会,这类活动还被称为社会服务或社会福利服务。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有三种不同的理解,即有三种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身份发生改变

228 评论(9)

苹果香蕉最爱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与个案工作流程

第三节 计划

• “计划”是一个理性思考及作决定的过程,包括制定介入目标及选择为了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是介入行动的蓝图。

一、服务计划的构成

• 服务计划主要由目的及目标、关注的问题与对象、介入策略、协同工作的合作者、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六部分组成。

• 1、目的和目标

• 社会工作介入要达到的成果。目的是指社会工作介入总体要达到的方向和最终的结果,而目标是指具体的指标,近期的工作指标、短期的、具体的阶段性成果。

2、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 计划中要详细列出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所共同认定的问题,这是在介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

• 此外,个人行动要改变的任何系统是关注的对象,它是整个介入工作的核心焦点。

• 个人、家庭、小组或群体、组织、社区都有可能成为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关注的对象。

3、介入策略

• 介入是多层次介入,包括直接提供服务给服务对象以解决问题和满足需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及应对问题的方法,也包括间接介入策略。

• 介入方法可以采用个案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构建和政策倡导等多种方法;

• 介入行动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

• 4、协同工作的合作者

• 5、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的角色

• 6、具体工作程序及工作时间表

二、制定服务计划的原则

计划是社会工作介入行动的纲领,在制定计划时要遵循如下的原则:

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以为评估打好基础。

三、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制定社会工作介入的目的;设定工作目标。

2、构建行动计划:选择介入系统、选择介入行动(危机介入、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专业咨询)。

3、签订服务协议

• 四、服务协议的形式

• 五、服务协议的签订过程及技巧

• 1、签订协议的过程

• 2、签订服务协议的技巧

第四节 介入

• “介入”是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采取行动,按照服务协议落实社会工作计划的目标,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解决预估中确认的问题,从而实现助人计划的重要环节。

一、介入的特点

1、介入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行动

2、干预是介入的核心

3、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

4、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二、介入的分类

社会工作介入活动分为三类,即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

1、直接介入

——微观的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互动的服务。

针对个人、家庭、小群体采取的行动

2、间接介入

——中观和宏观的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也称为是改变环境的工作。

3、综合介入

——根据“人与环境”的理论,增强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个人需要的回应的介入。

三、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 2、个别化;

•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 5、瞄准服务目标;

• 6、考虑经济效益。

四、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1、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

2、进行危机介入

3、运用活动作为介入策略

4、调解行动

5、运用影响力

五、间接介入的行动及策略

• 1、运用和发掘社区人力资源

• 2、协调和联结各种服务资源与系统

• 3、制定计划创新资源

• 4、改变环境

• 5、改变组织或机构的政策、工作程序、工作方式

第五节 评估

• 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程度、目的与目标的达成状况。

• 社会工作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逐步深入、知是指引性等特点。

一、评估的目的

• 1、考察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 2、总结经验、改善工作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作用

• 1、监督介入工作进度

• 2、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促进专业成长

• 3、巩固改变成果

• 4、社会问责

三、评估的类型

• 1、过程评估

• 2、结果评估

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 1、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 2、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 3、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 4、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第六节 结案

• 结案是当服务对象的问题已经得到解决,或者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符合解决问题,即在没有社会工作者协助下可以自己开始新生活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而采取的行动。

一、结案的类型

• 1、目标实现的结案

•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关系的结案

•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 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二、结案的任务

• 1、总结工作

• 2、巩固已有改变

•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 4、撰写结案记录

三、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其处理办法

•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包括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和负面反应。

• 1、正面反应

• 兴奋、希望、成就感、感激。

• 2、负面反应包括

• 否认、倒退、依赖、抱怨、愤怒、讨价还价、忧郁。

3、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 与服务对象一道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 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 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并给予心理支持;

• 预估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做好防范措施;

• 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

方案设计答题要点:

l 一、问题的陈述和分析

l 二、方案设计

l 1、目的/目标

l 2、实施策略(做什么)

l 3、方案执行(如何做)

l 4、方案评估

l ——评估三个内容(服务对象的改变情况、社会工作目标实现情况、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

l ——评估三个方法(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社工同行测评、机构测评)

187 评论(9)

蘁嘬天唑地

“kittyjimmyy ”的回答真是专家级别,直接说清楚了“为什么”社区工作者不可能变成事业编制最本质的根源~非常精彩啊!!!楼主,确实社区工作者现在,将来都不会是“事业编制”的,绝对不会的,劝你就死了这条心。女社工可以靠老公养,不过如果你是男人,不推荐做这行,北京,南京才1000多,如果将来想找老婆么·····就不羞辱你了除了“kittyjimmyy ”的专业回答,我再列举几个政策事实,会让你更加清醒--社区工作者一定不会演变成“事业编制”:请看政策铁证:一、北京:市社工委主任万军和副主任--对“1+4”文件进祥细解答,万军主任及一位副主任都表示:社区工作者决不会被列入“事业编制”系列。至于定什么身份日前还不会定,他本人倾向NGO(非营利的非政府组织)。二、广东:事业单位发展专职社工的做法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其思想认识根源仍是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办企业、办事业单位,包办社会一切事务的惯性思维。源自:富有实践工作经验的资深官员—广东省民政厅政策法规处处长王先胜同志的署名文章;《社区》2009年第13期,42-44页,三、上海:对待原事业编制社工的“处理办法”:原事业编制的社工,其岗位合同终止后,可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也可转移到社区中介服务组织中去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或采取卖断工龄的办法,办理辞职手续,自找出路。对新聘用的社工,一律不再办理事业编制录用手续。源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方网站铁证如山,你就快点醒过来吧!!!!不要再意淫了!!!!

282 评论(15)

上海二当家

社工职业身份可能会遇到伦理方面的道德挑战。

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伦理难题一方面反映了人类社会不同文化、心理认知和制度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工作实践中服务对象自决与专业干预之间的张力。伦理难题的原因是目标的冲突、价值观的冲突、利益的冲突、身份与角色的冲突。

简介:

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具备的条件有:除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

应能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

308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