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9

我才是黄蓉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老年社会工作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ENGUODIAN13247606080

已采纳

老年社会工作基本概述

老年社会工作的重点是让老年人获得更好的社会支持,建立更好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积极与社会保持接触,应对好年龄渐长所带来的挑战,乐享晚年。那么,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年社会工作基本概述,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老年的界定

(1)老年的年龄界定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作为老年期的开始,我国政府则多以60岁以上的人为老年人。

①生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 生理年龄指按人的生理状态、生理功能,以及反映这些状态和功能的生理指标确定的个体年龄。生理年龄常常是一个人日常功能发挥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生活安排和生活方式。

②心理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 心理年龄指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程度来确定的个体年龄。心理年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的人格特点、情绪特点和应对问题的方式。

③社会年龄对老年生活适应的影响 社会年龄指根据一个人在与其他人交往中的角色作用来确定的个体年龄,社会年龄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

(2)老年期的划分按照国际标准,我国一般把60~69岁的人称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称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称为高龄老年人。

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的老化老化是指当人的各种器官达到成熟期后,会逐渐地丧失其功能的现象。从生物学意义上讲,老年除了代表生理年龄的增加,也表示人体渐渐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

(2)心理的老化心理学意义上的.老化指老年人个人的感官过程的变化。包括知觉、智力、解决问题、理解过程、学习及再学习过程、内驱力以及情绪等方面能力的降低,并由此而产生的反应迟缓现象。

(3)社会的老化 角色理论是有关较年老的人的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影响的理论。当个体经历老化过程所带来的变化时,他们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这一理论认为成功的老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角色变化和角色丧失的调整适应。

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 老年期是疾病多发期,健康维护、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老年人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要。

(2)经济保障在传统社会中,老年人依靠子女提供经济供养,基本没有后顾之忧。现代社会中,在延期支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下,老年人关心的是有没有资格领取养老金、能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领到的养老金够不够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等。

(3)就业休闲许多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还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和需要,希望发挥专长;也有许多老年人过去忙于事业无暇休闲,现在闲下来打算好好享受生活,因此养花、养宠物、书法绘画、外出旅游等成为他们的新需要。

(4)社会参与 老年人要贡献社会,需要广泛参与社会生活,特别是深度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5)婚姻家庭 老年人有维持和向往美好婚姻家庭生活的权利。伴侣和家庭支持系统对于老年人获得良好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居家安全家居条件的改善、居住环境的安全,是老年人所关注的。

(7)身后事宜安排许多老年人十分关心自己身后事宜的安排,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目的的购置、后事的操办等。

(8)一条龙照顾服务伴随老化过程,老年人在各阶段会有不同的照顾需要,可能需要接受居家养老、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需要不同类型的照顾之间有良好的整合与过渡。

老年社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1)价值观问题社会的价值观可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社会工作者要对年龄歧视问题保持敏感,防止把社会的不当价值观带入自身工作中。

(2)自我意识与督导 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地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可以通过找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咨询和督导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支持小组充电对社会工作者十分重要。困难的个案可以争取通过建立工作小组来解决。

老年社会工作者

80 评论(8)

小小兔121

养老社工的工作内容:一是常规外展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贫困家庭老人、独居和空巢老人,社会工作者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入户探访,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评估,制定服务方案,向居家老人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通常包括为老人洗衣、做饭、巡诊、代购陪诊、精神陪伴等内容。同时,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提升团队工作品质,社工还积极定期为成立的家政服务团队和高校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各方参与人员通过面谈、电话等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双向交流,最大程度的通力合作,争取实现对老年人多需求的整合性满足。二是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定期开展的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较强活动能力的老人。在某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引导组织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兴趣活动小组,在小组活动开展中,社工适时引导老年人自我管理、主动参与,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老年人的生活兴趣,增强了积极情绪,提升了生活品质,更进一步扩大了老年人的社交互动网络,增强了老年人社区支持,提升了老年人的能力建设,从而使老年人发现自我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情感、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实现了“老有所为”。三是组织大型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社区生活,增加社区对于老年人的正向价值认识,降低对老年人的负面标签化理解。社区活动是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的,当社工了解到老年人有走出家门到近郊旅游、亲近大自然的愿望时,组织实施中短途旅游活动,为社区普通老年人与弱势老年人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实现老年人对社区的参与,增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充实了老年人的社区生活。

17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