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幽兰
望采纳邓世昌:广东省番禺人,海军名将,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在黄海海战中,虽弹尽舰伤,仍下令加快速度猛撞敌舰吉野,不幸被鱼雷击中,与全舰官兵250人壮烈牺牲。邓石如:清代杰出书法家、篆刻家,其书法以篆字成就最高。篆刻,突破陈规,自开面目,世称"邓派",也称"皖派"。邓禹:东汉大臣。明帝即位任太傅,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芝:蜀汉官拜大将军20余年,曾于刘备死后奉使入吴,说服吴蜀结好共抗曹魏。邓 牧: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元代思想家,自称“三教外人”,表示不列入儒、释、道三教正宗,他有《伯牙琴》、《洞霄图志》行世。邓子龙:丰城(今属江西省)人,明代抗倭名将,1598年援朝抗倭,战死釜山南海。邓析:春秋战国时郑国大夫,是当时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刑名家、法家先驱。他创办私学,以所作《竹刑》(一部写在竹简上的法律)教人,宣传法治。并且是"名辩学"的倡始者。邓 通:蜀郡南安(今属四川省)人,西汉时蜀中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为邓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邓 禹:南阳(今河南新野)人,东汉名将,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后绘图云台,居二十八将之首,为邓氏家族的第四十七世祖。邓 艾: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人,三国时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为邓氏家族第五十四世祖。邓 芝:河南省新野人,邓禹的后裔。三国时蜀国名将。他为将军二十余年,赏罚分明,善恤卒伍,是历史上著名的清明廉洁的军事将领。邓 攸:平阳(今山西省襄汾)人,东晋晋元帝时南迁前后声誉卓著的名臣。邓 韍:字文度,号梓堂,江苏省常熟人,明代学者,工山水,能诗文,好宋儒书,著有《易解》、《常熟志》等。邓 发:广东省云浮市(今云城区)附城乡石塘村人,早年外出广州、香港等地谋生。1925年参加领导省港大罢工,并当选为工人代表。1926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国发党广东省党部北伐青年工作队队长。协助陈延年、邓中夏、苏兆征等组织宣传队、运输队和救护队,且随北伐军出征中原。广州起义失败后转赴香港搞地下工作。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邓发已成为中国工运领袖之一。1931年夏,邓发任中央局委员、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委员、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保卫局局长,并参加了举世瞩目之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结束后,在陕北任粮食部长。1937年抗战爆发,任八路军新疆办事处主任。1939年,赴延安任中央党校校长。1946年4月8日,邓发、王若飞、秦邦宪、叶挺等同志在重庆乘飞机返延安途中,在晋西北兴县黑茶山不幸失事遇难。邓廷桢:江宁(今江苏省南京)人,清代名将,历任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曾率军阻击英舰于厦门,后受投降派诬陷,与林则徐一同被充军伊犁,三年后被重新起用,著有《双砚斋诗钞》。邓中夏: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共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曾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开滦煤矿工人和省港工人大罢工,1933年被捕就义。邓宝珊:甘肃天水人,同盟会会员,曾参加北伐,1949年率部起义。邓军林:湖南祁阳人,国民党少将。邓小平:四川省广安人,少时赴法国勤工俭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归国后,领导百色起义,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赫赫铁师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居攻至伟。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革命者,改革家,总设计师,近代伟人。邓颖超:邓文淑、邓咏通、邓湘君,祖籍河南省光山,生于广西省南宁,她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领导人。中共第八至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书记,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四、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六届全国政协主席。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邓铁涛,中医学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1916年10月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县。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邓超:娱乐明星邓丽欣:娱乐明星邓婕:影视艺人邓丽君:歌手,慈善家邓仲元,(1886~1922),广东惠阳人,原名士元,别名铿。原籍梅县,革命家,烈士。
ly的天空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2、新思想与社团
革新思想在晚清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大量传入中国并影响年轻一族,而在民国初年这种影响随着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以及白话文运动的推动,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从根本上为五四运动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智力来源。
社团组织在中华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3、抵制日货
1928年5月,南京成立了“首都各界反日运动委员会”,痛陈国力衰微,经济绝交乃是阻止日军侵略的惟一方法,号召对日进行经济战。
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运动,在当时执政党的大力推动下,激荡全国。违反抵制日货者,甚至被剥夺一定的公民权。这种经济上的坚壁清野,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悲壮抗战。
4、上海工人罢工
1919年6月5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上海日商的内外棉第三、第四、第五纱厂、日华纱厂、上海纱厂和商务印书馆的工人全体罢工,参加罢工的有两万人以上。
1919年6月6日、7日、9日,上海的电车工人、船坞工人、清洁工人、轮船水手,也相继罢工,总数前后约有六、七万人。上海工人罢工波及各地,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工人及九江工人都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自此起,运动的主力也由北京转向了上海。
1919年6月6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通过上海的三罢运动,全国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等人到北京前门外闹市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声明如政府不接受市民要求,“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
陈独秀因此被捕。各地学生团体和社会知名人士纷纷通电,抗议政府的这一暴行。面对强大社会舆论压力,曹、陆、章相继被免职,总统徐世昌提出辞职。
1919年6月12日以后,工人相继复工,学生停止罢课。
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5、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五四运动的诠释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
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真善美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一种青春的赞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精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五四运动
晴猫猫天
邓九公--商纣时大将,后从武王伐纣,战死。 邓析--春秋末思想家。郑国人。反对礼治,主张法治。自己拟定了一些刑律科条,刻于竹简,名为“竹刑”。 邓通—汉武帝时宠臣。 邓艾—三国魏大将,263年奉司马昭之命灭蜀,后被钟会陷害,死于军中。 邓牧--宋元之际思想家。浙江钱塘人。宋亡,终身不仕、不娶。著有《伯牙琴》一书。主张君民相安,一律平等,各司其职,安居乐业。 邓石如--清篆刻家、书法家。别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篆刻圆转苍劲,世称“邓派”,也称“皖派”,著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 ),原名永昌,字正卿。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在黄海与日寇海战中为国捐躯。 邓中夏--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湖南宜章人。曾参与领导长辛店铁路工人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省港大罢工。历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职。1933年5月被捕,9月被害于南京雨花台。 邓拓--新闻工作者、学者。原名子建,笔名马南屯。福建闽侯人。曾任《晋察冀日报》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晋察冀分社社长。1949年后,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等职。著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等。 邓散木--现代篆刻家、书法家。上海人。著有《篆刻学》等。 邓颖超--中共早期党员,周恩来妻子。 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邓稼先--著名核物理学家,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邓亚萍--著名乒乓球运动员,先后获得 14 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 8 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茜茜Julie
发扬五四精神 塑造金色年华八十年前的今天,在国家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一大批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高举科学和民主的旗帜,向黑暗的旧制度,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开创了中国历史变革的新纪元,为苦难学生的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开辟了一条胜利的道路。经过“五四运动”锻炼的一大批年轻人,后来大都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和党的领袖,成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就是最优秀的典型代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全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凭证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多少仁人志士盼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梦想,今天全都变为现实。 八十年过去,沧桑巨变。“五四”革命先驱反帝反封建、用鲜血和重合铸就的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和成千上万有志青年的宝贵财富和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巨大力量。我团广大青年官兵继承五四爱国传统,发扬五四革命精神。精忠报国,爱军习武,在绿色军营中谱写了壮美的青春诗篇,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化合物,为团旗增添了光彩。刚才发言的同志们中,既有参加东南沿海登陆学习中的功臣,也有奋战长江大堤达九十多个日日夜夜的抗洪英雄;既有自学成才的典型,也有科技攻关的尖兵;既有朋比武锋利第一名的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也有在后勤工作中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既有长期帮驻地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的“活雷锋”,也有放弃优厚待遇面从军报国的大学生。他们无数的事实说明,新一代的青年军人是五四精神合格的继承者,发扬者,是可爱的,是放心的,是大有作为的,是有无比光辉灿烂的前途的! 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么一个历史变革的伟大时代。我们要无愧于这火热的年代,要完成时代赋予军队青年的历史重任,要不负党和人民的厚望和重托,就必须执著地追求高尚人生,自觉地塑造金色年华谢谢!
小小mini罗
宪章运动是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它的目标是要通过实行普选制以和平的方式夺取国家政权。像这样的形式和性质的运动,只有在社会矛盾比较尖锐的时代才可能发展。在30年代初到50年代,英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如1832年议会改革的斗争,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斗争,1847年争取10小时工作制的斗争,1849—1852年资产阶级为维护他们的利益而展开的反攻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宪章运动得以号召群众广泛开展斗争,使运动一浪接一浪地发展。但是自从1848年以后,英国社会历史已开始发生变化,在以后的20年中,英国的经济走向高涨,减少了失业,工人生活得到改善。虽然也发生了1857年和1866年两次经济危机,但持续的时间比以前短,英国很快就从危机中恢复了过来。其次,19世纪中叶英国已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了“世界工厂”,产品行销全球,在国际市场上首屈一指。同时,英国又占领了广大的殖民地,如加拿大、西印度群岛中的一些岛屿、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到1850年时,英国的殖民地已达170万平方英里,人口达亿。此时的英国已具有了帝国主义的两大特征,即广大的殖民地和在世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这样,英国的资产阶级就可以将从殖民地剥削来的超额利润,分一部分改善熟练工人的生活。同时,在这个时期,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引起了英国人大批向这些地区移民。据统计,1851年英国向海外移民的人数已达335966人。1852年上半年6个月中,移民人数更达到365992人。其中有很多是工人或小生产者,这样就缓解了国内的紧张局势和矛盾。另外,宪章运动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它所要求的政治、经济变革,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社会历史条件去加以实现,而工人阶级本身也没有达到足以担当实现这些任务的水平。它缺乏组织性,没有统一的政党,没有先进的科学理论指导。工人队伍中产业工人只是少数,大多数是来自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或破产农民,他们留恋过去的小生产者地位,在斗争中不够坚定,很容易被资产阶级激进主义所吸引。而他们要对付的资产阶级,却正在发展之中,而且富有政治斗争经验和经济管理才能。在1832年议会改革之后,工业资产阶级参加了政权;新老资产阶级联合起来,他们共同与工人阶级为敌。宪章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英国历史及国际工人运动历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的独立的全国性政治运动;宪章运动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在宪章运动的大部分时间里,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在英国,他们同宪章派取得了密切的联系,并研究了它的经验,这对他们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面,发生了重要影响。宪章派的斗争也为当时英国劳动人民争取到一些胜利,如1846年谷物法的废除,1847年的10小时工作制等。而且,由于宪章运动声势浩大,后来的资产阶级政府每当工人运动兴起的时候,为了避免宪章运动的重演,不得不作出一些让步。另外,宪章运动失败后,数以千计的运动参加者并没有完全停止活动,也没有放弃他们的信仰。他们当中有些人迁居到美国、澳大利亚或新西兰,把民主思想的种子带到了这些地方,为这些地方民主运动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里昂工人起义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两次武装起义。里昂是法国丝织业中心。在工场主和包买商残酷剥削下,丝织工人和手工业者生活极为困苦。1831年初里昂工人掀起一场以要求提高工价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工人多次举行集会、请愿、游行。10月间,与包买商谈判达成最低工价协议。但随之在七月王朝商业大臣的支持下,包买商撕毁协议。1831年11月21日工人举行抗议示威,与军警发生冲突,转为自发的武装起义。起义者提出“做工不能生活,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经过 3天战斗,工人一度占领里昂城。起义很快被七月王朝政府调来的军队所镇压。1834年4月9日里昂再度爆发丝织工人起义。起义的直接原因是政府逮捕和审判罢工领袖,发布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这次起义具有更鲜明的政治性质,不仅提出经济要求,还提出废除君主制度,建立共和政体的口号。起义者在旗帜上写着:“我们为之斗争的事业是全人类的事业。”工人组织互助社和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组织人权社、进步社的成员组成总委员会领导这次斗争。起义群众同政府军在里昂郊区和市内进行 6天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被政府军镇压。起义在巴黎和法国许多地区引起强烈反响,推动了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是法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标志之一。英国宪章运动英国是第一个发生资产阶级革命和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19世纪时被称为“世界工厂”。多少年来在这个以实行“议会民主”而闻名的国家里,只有缴纳高额所得税的人才有选举权,广大工人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1842年5月2日,伦敦街头人山人海。浩浩荡荡的工人队伍来到国会下院,宪章派全国协会的负责人向下院递交了全国宪章派第二次请愿书。请愿书上写道:“尊敬的贵院就它现在的组成来说,既不是由人民选出来的,也不是由人民作主的。它只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而对多数人的贫困、苦难和愿望置之不理。”请愿书还指出,在英国“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是164镑17先令60便士,她的丈夫亚尔伯特亲王的收入是 104镑20先令,而千百万工人每天每人的收入只有两三个便士。请愿人员认为,在人民没有获得政权之前,消灭某一种垄断并不能使劳动者从贫困的状况中解脱出来,而在人民获得政权以后,所有的垄断和所有的压迫形式都应该停止。请愿人员所说的“垄断”,指的是当时对选举权和纸币的垄断,对机器和土地的垄断,对报刊和宗教特权的垄断……。这份有300万人(约占英国成年男子的一半)签名的请愿书再次要求把《人民宪章》定为法律。《人民宪章》是1837年由论教工人协会向国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它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都有普选权,选举投票应秘密进行,废除议会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国会每年举行一次改选,平均分配选区。次年5月,这份请愿书公布后,被称为《人民宪章》,1839年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25万人。1840年7月,各地宪章派的代表在曼彻斯特召开了大会,宣告成立全国宪章派协会。它的宗旨是“实现下院的彻底改革,使下院能全面地忠实代表联合王国的全体人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只宜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协会在全国各地设有几百个分会,入会者须交纳会费,它是近代第一个工人政党的萌芽。1848年,在欧洲大陆革命风暴的推动下,宪章运动再度高涨。第三次全国请愿书进一步提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来源,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果实享有优先权。人民是权力的唯一来源。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197万人。伦敦、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城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1848年4月10日,全国宪章派第3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把请愿书装在四套华丽的马车上向国会驶去,途中遭到宪兵的镇压。国会拒绝接受请愿书。接着,政府下令解散全国宪章派协会。列宁评价英国的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宪章运动标志着英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同资产阶级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的序幕。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年 6月普鲁士王国所属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当时西里西亚有发达的纺织业。这个地区从事棉麻纺织的工人和家庭手工业者受到工场主、包买商以及地主的残酷剥削。在40年代,由于资本家把英国机器纺织品冲击带来的损失转嫁给工人,加剧了他们的贫困。1844年6月4日,以争取提高工资被拒绝为导火线,在欧根山麓两个纺织村镇彼特斯瓦尔道和朗根比劳爆发纺织工人自发的起义。起义队伍扩大到3000人,集中打击工人最痛恨的工厂主。起义者以简陋武器迎战前来镇压的包括骑兵和炮兵的政府军。坚持到6月6日,起义被镇压。它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西里西亚主要城市布勒斯劳的手工业者和学徒,柏林、亚琛的纺织工人,马格伏堡的糖厂工人等等,先后举行罢工以及局部起义,响应西里西亚织工的斗争。这次织工起义事件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保路运动:发生时间为1911年5月14日。2、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1920年12月29日。3、陇海铁路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1年11月20日,主要领导者罗章龙、游天洋等。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发动并领导的铁路工人运动。4、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发生时间1922年8月24日,主要领导者邓中夏等。5、粤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时间为1922年9月9日,主要领导者林育南、郭亮等。6、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2年10月4日,主要领导者王尽美等。7、正太铁路路工人运动:发生时间为1922年12月,主要领导者施恒清等。8、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3年2月4日,主要领导者刘少奇、邓中夏等,直接领导者林祥谦、施洋等。9、胶济铁路与四方机厂工人罢工:发生时间为1925年2月,主要领导者王荷波、邓恩铭、王尽美等。10、南浔铁路工人运动:发生时间为1926年10月,主要领导者熊好生。11、徐州铁路工人罢工,发生时间为1943年3月。 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诞生背景政治: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家,国内阶级矛盾加深。(根本原因)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阶级:无产阶级力量思想: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推动了人民思想的解放。国际环境: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导火线) (美、英)过程 地点 主力 口 号 结果 第一阶段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二阶段 上海 工人 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①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体现出五四运动反帝反封性质)“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得到实现)②在中国工人阶级罢工打击下,五四运动斗争取得初步胜利:北京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意义性质: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其彻底性不是指斗争的结果,而是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青年学生(先锋作用);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的舞台)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