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习谷风
兼职工作的工资一般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进行支付,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兼职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也不能约定试用期,提前三天就能辞职。薪酬的支付最长不能超过15天。兼职劳动关系属于劳动法律关系,因此,也应当受劳动基准法的调整和约束。劳动者可向用人单位主张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制度。第六十九条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兼职,是职工同时从事一个以上的职业或职务。各国法律一般并不禁止职工兼职,但有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并不特别赞成本企业单位职工兼职。职工个人是否兼职,要看各种情况而定。中国有关劳动法规规定:科学研究、教学、医疗、工农业生产等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可以临时聘请中、高级科学技术人员担任顾问或承担讲课、讲学、科研、设计等兼职任务。兼职人员根据自己完成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绩取得一定报酬。此外,中国还有一些兼职是不另取报酬的。如科技人员兼任学术团体领导职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第七十一条【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用工】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七十二条【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报酬】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不合理存在
兼职工资是由双方约定而成的,兼职可以是可以根据计时或计件的形式来确定应发工资的数额。但是兼职工资也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兼职工作的工资一般按照双方约定的时间进行支付,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一般来说,正规的兼职工作都是月底结算,除礼仪或模特。企业一般会通过计算你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计算出你的工资,然后通过公司财务审核后,在统一的时间直接转帐到你们自己的工资卡上。这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至于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发单)这些都是工作完当天就结清的。大学生找兼职注意事项很多大学生因家境不好,为了能够赚取生活费而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这时值得提倡的,因为兼职不仅能够赚到不错的收入,还能让自己增长见识,学到很多知识,得到锻炼。但是怎么找兼职却是一个问题,一部分学生是通过学长学姐介绍的,还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在网上找兼职,但网上找兼职有利有弊,一定不要为了高收入而冲昏了头脑,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损失了自己所有的利益,要清楚的了解所做兼职的性质,对自己是否有弊端等等,不然只有上当受骗了。大学生做兼职的原因基本上都是赚取生活费,在兼职的过程当中,可以学到不少的知识,得到很好的锻炼,为自己以后找工作增加了不少的助力。但是大学生在做兼职的时候,不要对方说什么就是什么,当兼职对于自身有一定的危险时,一定要保障自己的安全,与对方签订合法的用工协议,懂得通过合法的手续来保护自己,免得进入对方的圈套。相信很多大学生都遇到过找到的兼职工作需要你交纳押金的事情,说是工作服和按时上班的押金,当你兼职完之后可以再退给你。之后安排你进行培训,说是培训完之后等消息,会尽快通知上班,可回去等了很久都没消息,这才反应过来是骗人的,这种兼职很多,大学生一定要警惕,不要掉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中。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这也是有利有弊的,不少的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来发布兼职消息,那些思想单纯的学生就会相信,把自己的信息都告诉对方,说交入会费就一下子交几百块钱,当你交过之后又说把你介绍到另一个群里,能够更好的学习,就又要交钱,这时候你才反应过来是骗人的,跟对方争辩,但对方早已把你删了。所以大学生一定要了解网上的一些骗人招数,不要相信那些花言巧语。很多大学生为了能够赚取高额的收入,按照兼职地址到一些偏远的地方去,还没去的时候感觉对方说的非常好,有培训,有地方住,感觉自己赚到了,但当你去了以后,才发现这都是骗人的,自己被骗进了”狼窝”,不仅出不去也逃不了,这种实例有很多,所以大学生一定要保持头脑的冷静,不要上当受骗。如果兼职人员与企业之间签订了劳动合同(一般是短期),存在受雇关系,那么兼职人员的工资应当按“工资薪金”来发放。如果兼职人员与企业之间只存在劳务关系,即个人独立提供各项劳务,那么兼职人员的工资应当按照“劳务报酬”来发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七十二条 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