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5

幸运吧2016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对残联社会工作者的要求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汉朝文帝

已采纳

纯洁的思想素质

这里所说的思想素质,是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角度出发,探讨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素质。作为一名残疾人社会工作者, 应保持纯洁的思想素质,才能真正提升残疾人的权能与尊严。

具体来说,一是以人为本的态度和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应注重服务对象内心的成长, 协助服务对象觉察对于个人、生活及周遭环境的态度,肯定他们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二是保持一颗同理心。站在残疾人立场设身处地思考,体会残疾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残疾人的立场和感受,能让残疾人感觉到你在聆听他的故事、感受他的感觉,从而拉近社会工作者与残疾人的距离。

三是对残疾人无条件的接纳。唯有接纳我们的服务对象,才能让他们放下心中的包袱与芥蒂,接受社会工作者。我曾在工作中看到一些社工害怕看到肢体残疾人,觉得他们很悲惨,所以提出“我不能为他们提供服务”;或是认为精神病康复者非常可怕,以不敢跟他们接触为由拒绝提供服务,类似例子时有发生。我期待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否则你也得不到服务对象的“接纳”。

四是去标签。“残疾人是弱能者”“ 残疾人是社会及家庭的负担”“残疾人是可怜的群体”,这些标签经常被强加在残疾人身上,难以消除。我曾听到一些新入行的社工说:因为我觉得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所以我要做残疾人工作,那可真是“开始就是一个美丽的错误”。社工不仅自己要杜绝对残疾人“标签化”,更要告诉大家,请不要给残疾人贴标签,他们只是“病”了而已。

强大的心理素质

社会工作是一个强调使命感的职业,它需要社会工作者时刻坚守助人自助的理念。有种声音说社会工作已成为“高压”职业,究其原因, 与社工要长期体验和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问题息息相关。在日常工作中,社工更多的是与各种“不幸”打交道,需要感同身受服务对象的负面情绪,长年累月下来容易受到影响,产生职业倦怠。而在残疾人工作中,社工同样会接收到负面信息, 因此,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内心要强大,否则难以应对长期高压的工作状态。

作为专业助人的社工,应该学习一些心理知识,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避免出现正能量枯竭、专业耗竭的情况。比如说,社会工作者应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找到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减压方式;或者当负面情绪积压时,可寻找朋辈支持,如向同事倾诉、学习同事有效的经验等;当遇到棘手的个案时, 积极寻求督导的`指导与协助,避免陷入孤独无助的困境。

过硬的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决定一名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所能达到的高度。我觉得残疾人社会工作者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必不可少:

一是“全科”与“专科”相结合。“全科”与“专科”是相对应的概念, “全科”是指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通用专业基础知识,涵盖了社会工作作为专业、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工作三大基础服务手法、社会工作价值观及伦理守则等, 它是一名合格社会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它不会因服务某个特定领域而改变。“专科”是指特定领域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如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需掌握关于残疾人领域的特定知识及技能,包括残疾人社会工作理论基础、介入模式、实务技巧等。唯有将“全科”与“专科” 结合起来,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残疾人社会工作者。

二是病理与心理知识相结合。 残疾人服务的特殊性在于残疾人身体的残缺性和残疾人独特的心路历程,而这恰恰是很多社会工作者的短处。现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也没有开设系统的课程或培训,极大地限制了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的开展。

我的建议是:首先要认真学习残疾人生理病理知识。残疾人病理基础知识是社工提供服务之前的基础。如,残疾人的类别有哪几种?等级如何划分?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精神残疾及多重残疾有哪些生理特征?残疾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有何区别?不同类别及不同等级的残疾人,需要社工采取不同的专业手法,如果社工对这些基本知识不掌握,怎么能提供适切的服务?我曾多次应邀为广州市残疾人社会工作者进行实务培训,通过互动交流, 我发现部分社工对残疾人的知识及技巧掌握不足。因此我倾向于与他们共同学习残疾人基础病理知识,例如指引他们如何引导盲人定向行走、与聋哑残疾人沟通的技巧、如何正确处理精神康复者病发时的情绪与行为等。只有充分了解服务对象,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世界。

其次,了解及同理残疾人的心理经历。在与一些社工交流时,我发现很多社工容易犯一些小错误, 特别是在评估服务对象需求时,往往忽略了对残疾人当时心理状态的认知及了解。事实上,一名残疾人自意识到自身残疾起,通常会经历5 个阶段的心理过程,社会工作者应充分评估残疾人当前所处的心理阶段及状态,决定采取何种策略,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当案主心理状态尚处在第一阶段时,社会工作者介入过快,反倒会造成服务对象不适, 在此阶段残疾人更需要的是社工的陪伴和支持。

三是政策与服务相结合。由于社会资源的匮乏和社会人士的忽视, 残疾人的困难和需要未必都会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回应,为此,社会工作者应为残疾人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首先要积极进行政策倡导,即为一些受忽视的残疾人争取合理的照顾和利益,更关注残疾人某方面普遍存在而得不到及时回应的需求和行动。如,自2014 年起在广州各区先后成立的“社区精神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正是源于资深社会工作者的呼吁,引起残联系统对精神康复者社区照顾的需求加以重视而设立。此外,社工还应在机构、社区内为残疾人争取更好的服务环境, 向政府争取合理的资源投放等。

其次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包括向社区居民直接解释和体验、举办社区教育宣传活动等,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对残疾人正确的认知,提升社区互助、社区和谐。只有注重社区的宣传教育,才能让更多社区居民支持并参与残疾人扶助工作, 从而为残疾人在社区照顾服务中提供便利与支持,也为残疾人顺利融入社区营造了友爱的氛围。

四是助人与自助相结合。提升残疾人的社会功能需要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而现实却是,社会服务机构所能提供的资源相对于残疾人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同时,残疾人自身的增能、赋权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为此,社会工作者要积极构建资源网络,助残疾人走出困境。

何为资源?大到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福利制度,小到残疾人的亲戚朋友、邻里街坊,皆是残疾人的“资源”。如残疾人主管部门、特殊学校、社区居委会、社区设施、社区医院、社区团体等,社会工作者应培养资源挖掘和整合的意识及能力,编织残疾人社会资源网络。

另外,社工要积极提升残疾人“自助”能力。现在很多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给残疾人捐献基本生活物品、改造房子、直接捐款等,他们的行为值得称赞、鼓励。然而, 在我长期跟进的一些家庭,捐赠带来的只是一时改善,家庭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因此,提升残疾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社工应以优势视角来激发残疾人的潜能,协助残疾人自己更好地挖掘资源、运用资源,促进自身的成长, 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

强健的身体素质

近几年,社工行业流传着这样的观点:一名优秀的社会工作者要有“三厚”,一是“嘴皮厚”,意为社工需要锻炼好口才,才能搞社工宣传、上门探访及开展个案等服务; 二为“脸皮厚”,意为即使社会对社工行业认知度还比较低,社会工作者需不怕被拒绝,直到服务对象能够接纳社工;三为“脚底厚”,意为社会工作者应深入社区,不断走访、探访,接触我们的服务对象。

社工不仅仅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残疾人社会工作多采取个案管理的模式,日常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不怕苦、不怕累,进行长期有效探访跟踪,因此,残疾人社会工作者需要过硬的身体素质, 方能练就“三厚”的功夫。

对残联社会工作者的要求

308 评论(10)

爱吃烤鸭的小猫

1、聊残联【2009】24号 2、乡镇(街道)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选聘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鲁发〔2009〕12号),将残疾人就业与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有机结合,为残疾人提供公益性岗位,安置残疾人在乡镇(街道)就业,专职从事残疾人工作,根据中国残联《全国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考核办法(试行)》,制定本实施办法。一、目标任务全省所有乡镇(街道)残联各安排1个公益性岗位,用于选聘乡镇(街道)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并于2009年年底前完成首次集中选聘工作。二、选聘原则、人员条件和管理(一)选聘原则和方式方法乡镇(街道)残联残疾人专职干事选聘,按照“就地就近、公开择优”原则,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进行。选聘工作由各设区市统一部署安排,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实施。(二)人员基本条件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热爱残疾人事业,具有敬业和奉献精神。2、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独立履行岗位职责。3、年满18未满40周岁,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本省残疾人,文化程度原则上为高中及以上学历。4、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聘尚未就业的残疾人大中专毕业生。(三)人员管理1、日常管理。专职干事受县(市、区)残联和所在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双重管理,以县(市、区)残联管理为主,在乡镇(街道)残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由县(市、区)残联会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共同做好日常管理等工作。2、教育培训。市、县(市、区)残联要创造条件鼓励残疾人专职干事参加各类成人教育、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县级残联负责本辖区残疾人专职干事的经常性培训工作,每年业务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3、续聘和补聘。专职干事实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的管理模式。县级残联本着科学合理、简便规范的原则,制定残疾人专职干事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考核合格并经各方同意,签订续聘协议,实行一年一聘。根据专职干事空缺情况,由县级残联及时搞好补聘工作,并于次月做好备案工作。三、经费来源乡镇(街道)残联选聘残疾人专职干事所需经费纳入预算,省、市、县三级分别承担。省补贴经费根据“全面覆盖、倾斜西部”的原则,按《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鲁政字〔2007〕258号)划分的三类地区进行补贴(青岛市除外)。具体补贴标准是:一类地区每人每月130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2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310元。设区市补贴不低于实发工资总额的40%,差额部分及保险费用由县级负责。四、有关要求(一)要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选聘残疾人专职干事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对选聘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残联要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二)严密组织、规范推进,确保选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根据本办法,各地要紧密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选聘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和公开选聘简章,选聘过程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三)要结合乡镇(街道)残联专职干事选聘工作,根据当地实际研究制定本地村(社区)残疾人专职委员选配办法,确保在2009年底前同步完成选配工作。

157 评论(13)

小予乖乖

残疾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考社会工作者。国家对于残疾人的就业状况是比较人性化的,即使是低视力残疾人,也可以申请使用读屏软件完成社会工作者的考试。社会工作者报考条件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满足报考条件即可。

99 评论(9)

相关问答